一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
2024-08-14 17:48:29
作者: 楊耕
資本主義制度從它確立的第一天起就受到來自不同立場、不同方面的不同批判,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是形影相隨的。尤其是19世紀初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可謂淋漓盡致,「提供了啟發工人覺悟的極為寶貴的材料」。然而,從總體上看,這種批判是激情多於理性,幻想壓倒科學,針對的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沒有解決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及其客觀依據問題。而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科學,從根本上說,就在於它以社會發展規律為基礎,以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內在矛盾的經濟學分析為依據,從結果到原因,揭示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及其客觀依據。
社會發展有其內在規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從歷史上看,儘管每一代封建君主都被教導如何進行統治,被告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甚至專門編撰了《資治通鑑》之類的書供他們閱讀,希圖封建王朝萬世一系,可是歷史上照樣發生農民起義,照樣發生改朝換代,照樣發生資產階級革命。「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1]
這表明,某種社會形態的盛衰興亡是一個規律性的現象。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資本主義社會本身就是生產方式一系列變革的產物,具有歷史必然性,所以,資本主義「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種社會形態都不可能永恆存在,如同希圖萬世一系的封建王朝最終走向崩潰一樣,在歷史中產生的資本主義社會也必然歷史地走向滅亡,為新的社會形態所代替。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就根植於歷史過程本身,根植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矛盾的本性之中。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就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家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實際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表現形式,它構成了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中的基本矛盾,並造就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經濟規律,即剩餘價值規律。「資產階級生存和統治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裡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殖」,而資本形成和增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剩餘價值的不斷生產和實現的過程。對剩餘價值無止境的追逐正是資本的本性。
因此,對剩餘價值的追逐和貪婪構成了資本家這「人格化」的資本不斷擴大再生產,無限發展生產力的內在動力。「勞動生產力的發展——首先是剩餘勞動的創造——是資本的價值增加或資本的價值增殖的必然條件。因此,資本作為無限制地追求發財致富的欲望,力圖無限制地提高勞動生產力並且使之成為現實。」[2]反過來說,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生產力要受到資本的價值增殖這個規定性的限制。
從根本上說,資本的價值增殖或剩餘價值的實現依賴於生產過程向流通過程的轉化,而資本離開生產過程重新進入流通過程時,立即就受到兩種限制。
一是資本作為生產出來的產品受到現有消費量或消費能力的限制。資本的生產和積累本質上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生產和再生產,它必然造成兩極對立,即一邊是為數較少的人不斷積累財富,一邊是為數眾多的人不斷陷入貧困;一邊是發達國家越來越發達,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越來越難以擺脫貧困的狀態。這就造成了極其有限的消費能力,造成了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之間的巨大反差,以及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深刻對立。
二是作為新的價值,資本生產出來的產品受到現有等價物的量的限制,首先是貨幣量的限制。剩餘價值的實現需要「剩餘等價物」,正如產品作為使用價值受到的限制是他人的消費,產品作為價值受到的限制是他人的生產。由於資本主義的生產都是以追求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生產,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世界市場弱組織性的對立,因而在交換總體上,就沒有實現所有剩餘價值的等價物,這就必然導致使用價值的生產受交換價值的限制。所以馬克思指出:資本首先受到「貨幣量的限制」,「剩餘等價物現在表現為[對於資本的]第二個限制」。[3]
從根本上說,這兩個限制就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對生產力無限發展趨勢的限制,而資本總是力圖在不斷發展生產力和不斷變革生產關係的過程中突破這些限制。「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係,從而對全部社會關係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4]問題在於這每一次「創造性破壞」都使資本陷入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機之中。資產階級不理解或者說忘記了,無論是消費量的限制,還是「剩餘等價物」的限制,歸根到底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對生產力無限發展趨勢的限制,這是資產階級無法突破也不願意突破的「大限」。因此,資本主義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經濟危機。
以1825年的經濟危機為開端,之後反覆出現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及其所造成的社會危機使資產階級意識到,不變革生產關係、社會關係,不改變經濟運行機制,不建立反危機和預防經濟危機的社會機制,就不能生存下去。資本主義由此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其特徵在於,國家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和控制,國家干預與私有企業並存,壟斷與競爭並存,生產資料占有方式出現某種社會化趨勢,資本主義生產的計劃性有所增強。有的西方學者由此認為,這樣一種經濟制度實現了國家的權威和私有企業的策動力相互作用,既保持了自由資本主義的優點,又克服了其缺陷,體現了資本主義的永恆性。
我並不否認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強化了資本主義的社會適應能力,並不否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能力尚未衰竭,但以此否定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趨勢卻是不能接受的。恩格斯早就提出:「由股份公司經營的資本主義生產,已經不再是私人生產,而是由許多人聯合負責的生產。如果我們從股份公司進而來看那支配著和壟斷著整個工業生產的托拉斯,那麼,那裡不僅沒有了私人生產,而且也沒有了無計劃性。」[5]
在資本主義社會,不管國家對經濟是採取自由放任形式,還是採取計劃干預形式,其基礎都是私有企業制度,政府的經濟活動主要是在私有企業活動的基礎上安排的,國家干預經濟的目的是為了私有企業的經營活動能夠在全社會範圍內正常進行,是為了資本積累能夠得到可靠的保證。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壟斷形式,資本主義都不可能改變資本對剩餘價值的貪婪,都不可能消除生產資料資本家私人占有制及其對生產力無限發展趨勢的限制。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主義生產的真正限制是資本自身」[6]。
當然,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可以通過從發展中國家獲得的高額利潤來緩和社會矛盾,可以通過各種社會保障政策調節階級關係,可以通過「體制改良和改善緩解」「制度危機」並獲得「延緩衰老之術」,但這種「緩和」、「調節」、「延緩」仍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歷史框架中進行的,仍受到「資本本身的限制」,因而也就不可能根本消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及其所造成的經濟危機。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80年代的滯脹危機、結構危機,90年代的金融危機,以及21世紀初的全球金融危機……這一系列危機,一方面表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採取了新的表現形式;另一方面又體現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在不斷積累和加深。它表明,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就像白晝跟隨黑夜一樣,非來不可。「兩個必然」理論就是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為客觀依據的。當代西方著名學者海爾布隆納公正地指出:「只要資本主義存在著,我就不相信我們能在任何時候宣布他(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內在本性的分析有任何錯誤。」[7]
的確,在資本主義國家中,至今「沒有產生出任何一種可被認為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米爾斯由此斷言,「兩個必然」是一種「虛構」,應當修正「馬克思的理論和預言的巨大歷史框架」。[8]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僅僅根據一定地區、一定時間內的資本主義狀況否定「兩個必然」,不是「近視」,就是偏見。這種觀點不理解「兩個必然」理論不是發現一個歷史事件,而是揭示一種歷史趨勢。作為一種歷史趨勢,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在實現過程中會遇到「實際的阻力」,會有「相反的趨勢」阻礙其實現。正如馬克思所說:「在整個資本主義生產中,一般規律作為一種占統治地位的趨勢,始終只是以一種極其錯綜複雜和近似的方式,作為從不斷波動中得出的、但永遠不能確定的平均數來發生作用。」[9]隨著社會關係、階級矛盾的歷史變化,隨著世界歷史的形成以及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矛盾對東方國家的衝擊、滲透和影響,隨著東方國家社會矛盾的激化,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首先在東方國家開啟了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