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實踐:人的存在方式
2024-08-14 17:46:51
作者: 楊耕
實踐雖然在古代就進入哲學家的視域,但是,在馬克思哲學產生以前,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沒有真正理解它的內涵、本質和作用等問題。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實踐被看作「行」,是與「知」相對應的範疇,主要是指認識和道德上的行為、踐履等。在《論語》中,孔子就從哲學上論述了「知」與「行」的關係,提出「聽其言而觀其行」。這裡的「行」,就具有踐履的含義。荀子從唯物主義出發,不僅把「行」與「知」對應起來,而且提出了「行」高於「知」的觀點。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王守仁從唯心主義出發,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學說,認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但在王守仁哲學中,「行」只是一種「理念」,「我今說箇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在西方古代哲學中,蘇格拉底就提出過「哲學的實踐」這一概念。亞里士多德區分了理論活動與實踐活動,並認為實踐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內的活動。但是,在亞里士多德那裡,實踐主要是指倫理和政治行為。在歐洲哲學史上,康德正式把「實踐」引入哲學中,提出了「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兩個概念,並認為實踐理性具有行動的能力或功能,即實踐理性通過規範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動,從而使人達到自由。在康德哲學中,實踐沒有超出倫理實踐的範圍,僅僅是一種在善良意志支配下達到自由的善的道德活動。
在黑格爾哲學體系中,實踐一般是指「行動」、「意志活動」、「人類活動」。在黑格爾看來,「人的真正的存在是他的行為」[1],正是通過勞動,人們改造自然,「陶冶事物」,與對象構成一種「否定性關係」,「使得這世界成為應如何」;同時,人使自己從自然界中分離出來,並通過勞動產品覺察到自己的獨立性,達到自我意識。黑格爾的主要貢獻就在於,他把實踐理解為勞動,並把勞動提升到哲學層面上。但是,從根本上看,黑格爾所說的實踐、勞動是抽象的理念活動,現實的人的活動只是這種抽象的理念活動的有限「樣式」。黑格爾的否定性的辯證法只是對現實的人的活動做了一種「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這表明,唯心主義哲學不理解實踐批判活動及其意義,從而抽象地發展了人的能動的方面。
費爾巴哈把實踐同生活聯繫起來,認為實踐能夠解決理論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費爾巴哈並沒有真正理解實踐與生活的關係,他僅僅把理論活動看作真正的人的活動,而把實踐活動看作猶太人的一種牟取私利的行為;僅僅把人看作「感性對象」,而沒有把人看作「感性活動」,不理解「感性對象」是「感性活動」的對象化,不理解實踐是感性世界的現實基礎。同自然唯物主義一樣,費爾巴哈的人本唯物主義也是僅僅從客體的形式去理解「對象、現實、感性」,同樣不理解實踐批判活動及其意義,從而使舊唯物主義對人的能動的方面「望洋興嘆」。
馬克思總結和概括了現代工業實踐的時代精神,批判和改造了德國古典哲學和英國古典經濟學中勞動理論中的合理因素,科學地解答了實踐活動的內在矛盾,即能動性與物質性、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矛盾問題,並對實踐的內涵做了科學規定。
「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2]在哲學史上,馬克思第一次把物質生產活動看作實踐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形式,並把實踐提升到人的存在方式的高度來理解,並認為物質生產活動構成了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決定人類其他一切活動的活動。
實踐是人的有目的的創造性的活動,具有能動性。實踐的能動性,說明實踐不是動物式的消極適應自然的活動,而是一種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動。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在自然成為人化自然,「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在實踐活動中,人們不僅改變了自然物的存在形態,而且在自然物中注入人的目的,創造出按自然界本身的運動不可能產生的事物,創造出屬人的世界。換言之,實踐不僅改造世界,而且創造世界。但是,實踐的能動性離不開物質性,實踐能動性的發揮總是以認識、把握和利用物質運動規律為前提的;實踐能動性的發揮離不開物質工具;實踐能動性的發揮並沒有創造物質本身。實踐是能動性與物質性的統一。
實踐是社會性活動,其對象、範圍、方式都受到社會關係的制約。實踐不僅是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過程,而且是人與人之間活動互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人與自然形成一定的關係,而且人與人之間也結成一定的社會關係。「為了進行生產,人們相互之間便發生一定的聯繫和關係;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繫和社會關係的範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才會有生產。」[3]人們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進行實踐活動的,這種活動總是受到特定的歷史條件的制約。當這種社會關係不適應實踐活動的需要時,人們必然為適應實踐活動的需要而調整或變革社會關係,從而在新的社會關係中、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新的實踐活動。這就使實踐具有了歷史性。實踐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實踐是對象性的活動。所謂對象性活動,是指實踐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現實活動;更重要的,是指實踐能夠把人的目的、知識、能力等本質力量對象化為客觀實在,創造出一個屬人的對象世界。作為對象性的活動,實踐使人們把自身的本質力量外化、物化並凝結在客體中,使其取得客觀實在的形式。同時,又通過這種外化、物化的對象來認識和確證自己的本質力量。正如馬克思所說:「勞動的產品就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物化為對象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實現就是勞動的對象化。」[4]「工業的歷史和工業的已經產生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開了的關於人的本質力量的書。」[5]
作為一種對象性活動,一種能動地改造世界的活動,實踐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6]。這就是說,判斷一個物種的存在方式和本質特徵,就是看其生命活動的形式。動物是在本能地消極適應自然的過程中維持其生存的,所以,動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動。與此不同,人是在有目的地積極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自己的生存的,所以,實踐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實踐改鑄和發展著人的自然屬性。所謂人的自然屬性,是指人的肉體組織、生物性的欲望和需要。毫無疑問,人們之所以勞動,是受人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問題在於,勞動、實踐一經開始就成為強大的推動力,開始支配人類生物進化的方向。「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7]實踐使人的自然需要的對象、內容和滿足方式與動物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賦予它們屬人的社會、歷史性質,從而改鑄和發展著人本身特有的自然屬性,使人成為「能動的自然存在物」。
其次,實踐生成和發展著人的社會屬性。「無論是通過勞動而達到的自己生命的生產,或是通過生育而達到的他人生命的生產,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係:一方面是自然關係;另一方面是社會關係。」[8]在實踐中生成的社會關係反過來制約和規定著人的本質。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現實的社會關係又是在實踐活動中生成的。換言之,人是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關係、社會本質」,從而使自己成為「社會存在物」。
再次,實踐生成和發展著人的精神屬性。人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區別開來,使人成為「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問題在於,人的意識是在實踐中生成、實現和確證的,即使語言也「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因而也為我自身而存在的、現實的意識」[9]。這就是說,實踐使人的生命活動成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使人成為「有意識的類存在物」。
可見,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是在實踐活動中改鑄、生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在實踐活動中統一的。所以,馬克思指出:人「是什麼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的生產什麼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因而,個人是什麼樣的,這取決於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10]。一言以蔽之,實踐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