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二 哲學主題的根本轉換:從「世界何以可能」轉向「人類解放何以可能」

二 哲學主題的根本轉換:從「世界何以可能」轉向「人類解放何以可能」

2024-08-14 17:45:48 作者: 楊耕

  毫無疑問,馬克思哲學是唯物主義哲學。但是,唯物主義哲學的主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作為新唯物主義,馬克思哲學絕不是舊唯物主義以至整個傳統哲學原有主題的延伸和對這個主題的回答。相反,馬克思哲學實現了哲學主題的根本轉換,並由此建構起了一個新的理論空間。恩格斯甚至這樣表述了新唯物主義的特徵:「這已經根本不再是哲學,而只是世界觀。」[12]這當然不是說新唯物主義不是哲學,而是指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哲學。從根本上說,馬克思哲學屬於現代哲學範疇,是現代唯物主義。

  要真正理解恩格斯的這一觀點,就要弄清傳統哲學的性質和馬克思的世界概念。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傳統哲學」是相對於「現代哲學」而言的,它是指從古希臘時期到19世紀中葉這一歷史階段的哲學形態,包括古代哲學和近代哲學。追溯整個世界的本原或基質是傳統哲學的目標,並構成了其中不同派別的共同主題。從根本上說,傳統哲學是「形上學」,即關於超驗存在之本性的理論,它力圖從一種「終極存在」、「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以及人的本質和行為依據。

  近代唯物主義一開始就具有反形上學的傾向,在培根那裡,唯物主義「包含著全面發展的萌芽」。然而,「唯物主義在以後的發展中變得片面了」、「變得敵視人了」。[13]那種「抽象的物質」、「抽象的實體」成了一切變化的主體,構成了「萬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動因」。在笛卡爾看來,哲學追求的就是把握這個「第一原因和真正原理」,由此演繹出一切事物的本性和原因。近代唯物主義從批判形上學開始,最終又回歸形上學。

  黑格爾把形上學和思辨辯證法結合起來,又建立起一個形上學王國,從而使形上學在德國古典哲學中「曾有過勝利的和富有內容的復辟」。問題在於,黑格爾把一切都還原為「絕對理性」,絕對理性成了一種新的迷信,高高地聳立在祭壇上,要人們頂禮膜拜,人本身成了這種絕對理性自我實現的工具。黑格爾哲學只是在形式上肯定了人的能動性,由於它把人看作「工具」,所以在實際上徹底剝奪了人的能動性、創造性、主體性。這樣,在亞里士多德把「存在的存在」規定為「第一哲學」的主題後,到了黑格爾這裡完成了一次形上學的大循環。

  這就是說,無論是在近代唯物主義,還是在近代唯心主義中,不僅「本體」成為一種抽象的存在,人也成了一種抽象的存在,人和人的主體性失落了。因此,形上學在德國古典哲學經歷了悲壯的「復辟」之後,不僅「在理論上威信掃地」,而且「在實踐上已經威信掃地」。馬克思斷言:「這種形上學將永遠屈服於現在為思辨本身的活動所完善化並和人道主義相吻合的唯物主義。」[14]完成這一時代任務的正是馬克思。換言之,把唯物主義和人的主體性「吻合」起來是馬克思哲學關注的問題,而反對或拒斥形上學同樣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原則。

  在哲學史上,馬克思和孔德是同時舉起「拒斥形上學」旗幟的,馬克思甚至認為,他所創立的新哲學才是「真正實證的科學」。在時代性上,馬克思的「拒斥形上學」與孔德的「拒斥形上學」具有一致性;在指向性上,馬克思的「拒斥形上學」與孔德的「拒斥形上學」卻有本質的不同。孔德把「拒斥形上學」局限於經驗、知識以及「可證實」的範圍內;馬克思提出的是另一條思路,即「拒斥形上學」之後,哲學應關注「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現存世界」、「感性世界」、「人類世界」,「把人們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15]。

  馬克思所說的「現存世界」當然包括自然界,但這個自然界已不是原生態的自然界,而是「人類學的自然界」。按照馬克思的觀點,自然界具有「優先地位」,但「先於人類歷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或者在人的活動範圍之外的自然界,對人類來說是「無」,或者說「是不存在的存在」。這是因為,原生態自然界本身的意義只有通過人的開掘、發現,才能獲得對人而言的現實性;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改造之後,才能構成人們生活於其中的感性世界;通過實踐,人們不僅改造自然存在,而且自身也進入自然存在之中,並賦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社會歷史性。顯然,馬克思所說的現存世界不是作為自然、社會和思維之總和的宇宙,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整個世界」,而是人類世界。自然史和人類史「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16]。在現存世界中,自然和社會相互制約、相互滲透,顯現在人們面前的是社會的自然和自然的社會,或者說是「歷史的自然和自然的歷史」。人類世界就是自然與社會「二位一體」的世界。

  傳統哲學關注宇宙本體,注目於上蒼的「絕對精神」或「抽象物質」,卻恰恰忘記了對人類世界的關懷;馬克思哲學則關注人類世界,注目於現實的人及其發展。對於馬克思哲學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即以人的發展為坐標來重新「安排周圍世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係還給人自己」[17]。這樣,馬克思便把哲學的聚集點從整個世界轉向人類世界,從宇宙本體轉向人的生存本體,從「世界何以可能」轉向「人類解放何以可能」,從而使哲學的理論主題發生了根本的轉換。

  哲學主題的這一轉換是與哲學對象的變革一起完成的。

  從歷史上看,不同時代的哲學以至同一時代的不同哲學派別,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對象。費希特指出:「我們想把每種哲學提出來解釋經驗的那個根據稱為這種哲學的對象,因為這個對象似乎只是通過並為著這個哲學而存在的。」[18]這一觀點頗有見地。縱覽哲學史可以看出,每一種哲學用以解釋世界並構造其理論體系的依據,就是這種哲學的對象。費爾巴哈哲學力圖以「感性對象」為基本原則來解釋人與世界並構造體系,所以,費爾巴哈「將人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然當作哲學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對象」[19]。黑格爾哲學以抽象化的人類理性——絕對理性為依據來解釋世界並構造體系,實際上就是以人類理性為研究對象,所以,黑格爾認為,「哲學是探究理性東西的」[20]。正是按照這種認識,黑格爾建立了一種「科學之科學」的哲學體系。「就哲學被看作是凌駕於其他一切科學之上的特殊科學來說,黑格爾體系是哲學的最後的最完善的形式。全部哲學都隨著這個體系沒落了。」[21]

  當馬克思把目光轉向人類世界時,他就同時在尋找理解、解釋和把握人類世界的依據,並以此作為自己哲學的研究對象。這個依據終於被發現,這就是人類實踐活動。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人類世界中的自然和社會是在人類實踐中融為一體的。實踐猶如一個轉換器,通過實踐,社會在自然中貫注了自己的目的,使之成為社會的自然;同時,自然又進入社會,轉化為社會中的一個恆定的因素,使社會成為自然的社會。人類世界當然不能歸結為人的意識,但同樣不能還原為原生態的自然。人類實踐活動才是人類世界或現存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據和基礎,在人類世界的運動中具有導向作用,即人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為天地立心」,在物質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重建世界。換言之,實踐是人類世界真正的本體。這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不斷生成的本體;人類世界因此成為一個不斷形成更大規模、更多層次的開放性體系。

  實踐不僅是現存世界的本體,而且是人的生存本體。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個人」要存在,首先就要進行物質生產活動,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是人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從根本上說,人就是在物質生產活動中自我塑造、自我改變、自我發展的。「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人是什麼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麼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22]

  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會存在物。換句話說,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會存在物的統一,而這種統一恰恰是在實踐活動中完成的,直接決定人的本質的社會關係也是在實踐活動中生成的。人通過實踐創造了自己的社會關係、社會存在。換言之,人是實踐中的存在,實踐構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者說,構成了人的生存本體。正因為實踐構成了人的生存本體,所以,人的生存狀態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處在不斷的建構和改變之中的。人的生存狀態的異化及其揚棄也是在實踐活動中發生和完成的,「異化藉以實現的手段本身就是實踐的」[23]。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這種人的生命活動的異化使人與人的關係轉化為物與物的關係,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統治人,人本身的活動對人來說成為一種異己的、同他對立的力量。

  馬克思正是通過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揭示出被物的自然屬性掩蔽著的人的社會屬性,揭示出被物與物的關係掩蔽著的人與人的關係,並力圖付諸「革命的實踐」,消除人的生存的異化狀態,「確立有個性的個人」。如果說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是馬克思哲學的理論主題,那麼,「確立有個性的個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就是馬克思哲學的最高命題。

  人與世界處在雙向關係中。一方面,現存世界生成於人的實踐活動中,現存世界中的自然與社會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融為一體的。實踐「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24]。現存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對象化,是人的對象世界。另一方面,現存世界一經形成又反過來制約甚至決定人及其活動,現存世界的狀況如何,現實的人的狀態就如何。要改變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及其異化狀態,首先就要改變資本主義社會;要改變現實的人,首先就要改變現實的世界。所以,馬克思關注的是「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並認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25]在馬克思哲學的視野中,實踐不僅是現存世界的本體,而且是人的生存本體,是改變現存世界、消除人的異化的現實途徑,是「確立有個性的個人」這一人的生存和發展的終極狀態的現實途徑。

  我們應該明白,馬克思哲學不是抽象的人道主義,關懷的不是抽象的人的命運。馬克思發現,如果不能給工人、勞動者這些占人口絕大多數、被壓迫的人們以真實的利益和自由,人類解放就是空話,甚至淪為一種欺騙。所以,馬克思提出了超越「政治革命」的「徹底革命、全人類解放」的問題,並認為能夠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擔當「解放者」這一歷史角色的,只能是無產階級。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無產階級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解放自己的階級,在他身上體現著使人「被侮辱、被奴役、被遺棄和被蔑視的一切關係」,「表明人的完全喪失」;同時,無產階級又是一個「只有通過人的完全恢復才能恢復自己本身」的階級,是一個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的階級。在人類解放過程中,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無產階級則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如果說無產階級是人類解放的「心臟」,那麼,哲學就是人類解放的「頭腦」。「頭腦」不清,就不可能確立人類解放的真實目標,不可能理解人類解放的真正內涵。因此,聯繫經濟學的研究和歷史學的考察,從哲學上探討人類解放的內涵、目的和途徑,就成為馬克思的首要工作。這一工作的成果,就是馬克思哲學,即新唯物主義的創立。馬克思哲學的理論主題就是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

  因此,馬克思把哲學的對象規定為人類實踐活動,把哲學的任務規定為解答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從而為改變世界提供方法論。馬克思哲學是為改變現存世界的實踐活動而創立的,實踐的內容就是它的理論內容。馬克思哲學本身就是對人類實踐活動中各種矛盾關係的一種理論反思,所以,馬克思認為,新唯物主義「是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26],其基本內容就是「從對每個時代的個人的現實生活過程和活動的研究中產生」[27]的。這樣,馬克思哲學便找到了哲學與改變世界的直接結合點,實現了對人的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的統一。這是一種雙重關懷,是全部哲學史上對人的生存、尊嚴和價值的最激動人心的關懷。

  馬克思哲學所實現的哲學主題的轉換和哲學對象的變革,與現代科學的發展是一致的。「一旦對每一門科學都提出要求,要它們弄清它們自己在事物以及關於事物的知識的總聯繫中的地位,關於總聯繫的任何特殊科學就是多餘的了。」[28]馬克思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沒有賦予新唯物主義這樣的特權,即依靠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的成果來建構關於整個世界的綜合圖景。隨著現代科學的產生,「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然獨立存在的,就只有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他一切都歸到關於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29]。到了20世紀,對思維本身的研究也從哲學中分化出去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現代科學表明:企圖在科學之上再建構一種關於整個世界「普遍聯繫」的世界觀的確是「多餘」的,其實質只能是「形上學」在現代條件下的「復辟」。

  馬克思哲學所實現的哲學主題的轉換和哲學對象的變革,與現代哲學的發展也是一致的。從總體上看,現代哲學關注的就是人類的生活世界以及人的存在,用雅斯貝爾斯的話來說,就是「哲學所力求的目標在於領悟人的現實境況中的那個實在」。即使是分析哲學所實現的「語言學轉向」,從本質上看,所體現的仍是對人與世界聯結點或中介環節的尋求,顯示的則是現代哲學對思想、語言和世界三者關係的總體理解。這種總體理解就是:世界在人的思想之外,但人只能通過語言理解世界和表達對世界的理解。人類關於世界的認識成果就積澱並表現在語言中,從語言的意義去研究世界的意義,實際上就是從對人的關係中去理解和把握世界。在我看來,分析哲學實際上是以倒退的形式推進了對人與世界關係的研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