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無盡悲願與嚴峻現實

2024-08-14 17:43:29 作者: 李宗桂

  梁啓超在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卓絕奮鬥而屢遭挫折失敗之時,寫過一首自勵其志的詩: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

  折起民權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

  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156]

  大概現代新儒家們以梁啓超自喻,故這首詩的末兩句素為其稱道並引以述志立志,成為其表白心跡的典範語言。唐君毅在論著中,多次慨嘆、闡釋。1988年年底,我在香港參加「唐君毅思想國際會議」,看到主席台兩側的聯語即是此二句。牟宗三也多次加以引用、發揮,並寫了《世界有窮願無窮》一文,暢述其志。唐君毅、牟宗三的弟子們,也都懷有這類悲天憫人的願望,可以說,心懷無盡悲願,自認「舉國猶狂」,唯己獨醒,以振衰起頹捨我其誰自負,以「十年以後當思我」自慰,這正是現代新儒家的共同心態。牟宗三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在這方面起了引領「風騷」的作用。同樣,牟宗三、唐君毅及其弟子們,對中國文化精神價值的開掘,對中西文化關係的探研,也是具有知識分子群體的自我批判意識的。因此,我們不妨以牟宗三為中心而說開去。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依牟宗三理論,儒家心性之學是一切價值之源,與現代化並不矛盾。五四以來世風墮落,人心乖戾,關鍵在於道德的理想主義的失落。因此,他循無盡悲願之理路邁出的決定性一步,或者說他的現實追求,便是所謂「儒學第三期之發揚」[157]。質言之,即儒學的復興。第三期儒學擔負的時代使命,是開出「新外王」,「今天這個時代所要求的新外王,即是科學與民主政治」[158]。第三代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蔡仁厚先生,在1990年2月號《鵝湖》月刊上發表了《當代新儒家該負什麼責任》一文,指出:當代新儒家的責任不在「實務層」,而在學術思想的建設,在於「文化心靈的覺醒,文化意識的顯豁;文化生命的貞定,文化方向的抉擇;文化理想的提揭,人文精神的重建」。可見,現代新儒家欲圖復興儒學的深切悲願,是想引生科學與民主的未來,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強烈的現實感。

  然而,海峽兩岸40年來各自發展的社會現實,對現代新儒家們復興儒學的熱情不啻一瓢冰水!大陸以馬列主義為意識形態的指導思想,自然不會給儒學以既往的地位;在台灣,復興儒學的主張也沒有多少市場。它不但為台灣當局所冷落,而且為知識界所批評,頂多不過是大學校園裡某些學術沙龍中的清談而已。

  從理論上看,復興儒學,靠心性之學來融合西方現代科學民主,並不具備外在的可操作的理論架構。而且,在儒學的框架內加進科學民主的方法,正犯了現代新儒學所詬病的文化「加添法」。他們在《文化宣言》中強調,不能把別的文化的價值與理想加入現代中國文化之中。同時,他們也承認,傳統儒學並未開出科學與民主。照此推理,豈不陷入兩難境地,何以自圓其說?而且,他們一方面承認,僅靠道德說教,是無法使專制君主不專權不專位的;另一方面又鼓吹道德良知可以輾轉開出民主科學,這豈非自相矛盾?難怪新儒家在台灣也「長久以來為人所質疑」[159]、所批評。

  有趣的是,台灣鼓吹「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學者中,有人提出了「海洋文化的儒學」。力倡此說者是東海大學的蔣年豐先生。他在1990年2月出版的《中國文化月刊》上發表了《海洋文化的儒學如何可能》一文。他認為,台灣「孔孟學會乃是徹徹底底的『政治化的儒家』」,以牟宗三為首的鵝湖派,「也非是為民請命的道德理想主義的儒學」。這二者都喪失了杜維明所強調的知識分子群體批判的自我意識。現時代需要的是一種新儒學,即作為第三期儒學發展的「海洋文化儒學」。他指出,海洋文化的儒學是與西方文化激盪之後產生的,它包括思辨哲學、價值哲學和社會哲學,而已社會哲學為重點。海洋文化的儒學以「公道」(justice)為第一序列概念,以仁、義、孝為第二序列概念,這「是將古典的倫理思想現代化」。社會體制合乎公道,仁德與禮教自然流暢;家庭之中有公道,則孝道自然保存。「所以海洋文化的儒家事實上可以涵括內陸文化的儒家。」古典的「禮樂之邦」由官吏和聖賢判斷是非禮義,重治道,強調吏治;現代的「公道之國」以民意輿論裁定公道與否,重政道,強調民主。由此,就「巧妙地解決了儒學長期以來所面臨的困境」。

  平心而論,蔣年豐關於「海洋文化的儒學」這一概念的提出,較之現代新儒家第一、第二代反覆申論儒家「怵惕惻隱的道德的心」,企圖以此解決一切問題的老套路,確有一新耳目之感。而且,事實上,它也具有範疇構建之功。但他將一切價值觀念以致民主政治建立於所謂「公道」心之上,其思維構架和理論實質,與牟、唐等人「道德的理想主義」並無二致。

  當然,我們應該承認,現代新儒家對中國文化精神價值的闡釋和開掘,對道德理想和人文意識的弘揚和護持,對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守,對古今的承續和中西的比較融通,對唯科學主義的批評都是獨具特色的,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自有其地位。然而,他們以儒家心性之學等同以至取代中國文化,以道德心包蘊一切,解決一切問題,把複雜的時代問題簡單化為思想文化問題,這就未免脫離當時中國的實際,未免迂執保守。他們的努力是理想主義的,但卻是不現實的。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3卷,717頁。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4卷,257頁。

  [3] 參見[美]愛德華·希爾斯:《論傳統》。

  [4] 參見《文化學辭典》,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

  [5] 《辭海》,242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6] 《孟子·滕文公上》。

  [7] 《春秋繁露·竹林》。

  [8] 《譚嗣同全集》,423頁,北京,中華書局,1981。

  [9] 《論語·述而》。

  [10] 《論語·衛靈公》。

  [11] 《孟子·滕文公下》。

  [12] 《董膠西集·士不遇賦》。

  [13] 《易·繫辭下》。

  [14] 《漢書·司馬相如傳》。

  [15] 《蘇軾文集·刑賞忠厚之至論》。

  [16]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17] 《易·乾卦·象傳》。

  [18] 《孝經·廣揚名》。

  [19] 《論語·泰伯》。

  [20] 《論語·述而》。

  [21] 《漢書·董仲舒傳》。

  [22] 參見李宗桂:《唯政治思維的危害及產生原因》,載《文匯報》,1992-9-23。

  [23] 《史記·貨殖列傳》。

  [24] 《漢書·董仲舒傳》

  [25] 《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十二下。

  [26] 2006年10月18日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決議:《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7]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3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8] 參見李宗桂等:《中華民族精神概論》,76~150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

  [29] 參見李宗桂:《國學與時代精神》,載《學術研究》,2008(3)。

  [30] 參見馬勇:《中國移動廣東公司發布2007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載《羊城晚報》,2008-3-13。

  [31] 《尚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唯和。」《左傳·文公七年》:「正德利用厚生。」《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32] 《論語·為政》。

  [33] 《春秋繁露·陰陽終始》。

  [34] 《春秋繁露·精華》。

  [35] 《春秋繁露·玉英》。

  [36] 《春秋繁露·楚莊王》。

  [37] 《漢書·董仲舒傳》。

  [38] 李大釗:《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載《新青年》,第1卷第4號。

  [39] 陳獨秀:《憲法與孔教》,載《新青年》,第2卷第3號。

  [40] 李大釗:《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載《新青年》,第1卷第4號。

  [41]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載《梁漱溟全集》,第1卷,344頁,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

  [42]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282頁。

  [43] 《文匯報》,1987-11-17。

  [44] 參見《關於儒學與「現代新儒學」》,載《文匯報》,1986-1-28。

  [45] 《理論信息報》,1986-12-29。

  [46] 參見《現代新儒家概念質疑》,載《理論信息報》,1988-2-1。

  [47] 參見李宗桂:《評唐君毅的文化精神價值論和文化重構觀》,載《哲學研究》,1989(3)。

  [48]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494頁,台北,正中書局,2000。

  [49] 同上書,491頁。

  [50] 參見唐君毅:《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載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11~37頁,台北,學生書局,1988。

  [51] 詳見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中國文化與世界》,1958年同時發表於香港《民主評論》和台灣《再生》雜誌。

  [52] 參見李宗桂:《現代新儒學思潮的由來、發展及思想特徵》,載《人民日報》,1989-8-6。

  [53] 限於篇幅,此處筆者觀點從略。請參見拙著:《中國文化概論》第十四、十五章。

  [54] 本文指稱的「現代新儒學」,與中國台港和海外學者所指稱的「當代新儒學」是大致相同的概念。請參加拙文:《「現代新儒家」辨義》,載《學習與探索》,1988(5);《現代新儒學思潮:由來、發展及思想特徵》,載《人民日報》,1989-3-6。

  [55]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208頁。

  [56] 同上書,222頁。

  [57] 同上書,159頁。

  [58] 唐君毅:《花果飄零與靈根自植》,載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43頁。

  [59] 參見李宗桂:《評唐君毅的文化精神價值論和文化重構觀》,載《哲學研究》,1989(3)。

  [60]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22頁。

  [61]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491頁。

  [62] 同上書,494頁。

  [63]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155頁。

  [64] 參見李宗桂:《現代新儒學思潮:由來、發展及思想特徵》,載《人民日報》,1989-3-6。

  [65] 本文所談的「當代新儒學」,實際上就是國內所談的「現代新儒學」,沒有本質區別。那種認為港台使用「當代新儒學」而大陸使用「現代新儒學」概念,是因為大陸學術界「別具深意」的說法,是不了解情況的一種誤解。為了避免誤解,故本文使用「當代新儒學」的概念。參見李宗桂:《「現代新儒家」辨義》,載李宗桂:《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347~355頁;李宗桂:《現代新儒學思潮:由來、發展及思想特徵》,載《人民日報》,1989-3-6。

  [66] 該文全名是:《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1958年元旦在香港《民主評論》和台灣《再生》雜誌同時發表。

  [67] 李明輝:《中國大陸有關當代新儒學的研究:背景、成果與評價》,載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175~192頁,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另請參見方克立:《現代新儒學研究的自我回省——敬答諸位批評者》,載方克立:《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192~209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1997。

  [68] 楊祖漢:《論余英時對新儒家的批評》《牟宗三先生對儒學的詮釋——回應楊澤波的評議》《儒家形上學與意志自由——與馮耀明先生商榷》,載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1~32、33~62、81~106頁,台北,鵝湖出版社,1998。

  [69] 林安梧:《牟宗三先生之後:「護教的新儒學」與「批判的新儒學」》,載林安梧:《儒學革命論》第二章,29~38頁,台北,學生書局,1998。讀者還可參見該書「序言」。

  [70] 1998年9月上旬在山東濟南參加「第五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時的發言。

  [71] 詳見方克立:《略論現代新儒家之得失》《第三代新儒家掠影》《現代新儒學研究的自我回省——敬答諸位批評者》《現代新儒學的意識形態特徵》《評大陸新儒家推出的兩本書》《評大陸新儒家「復學儒學」的綱領》,載方克立:《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46~53、54~63、192~209、210~222、401~419、420~442頁。

  [72] 鄭家棟:《新儒學:一個走向消解的群體》,載鄭家棟:《斷裂中的傳統——信念與理性之間》,121~133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73] 李宗桂:《文化批判與文化重構——中國文化出路探討》第五章第三節(「復興儒學的悲聲」),259~299頁,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現代新儒學思潮:由來、發展及思想特徵》,載《人民日報》,1989-3-6;《評現代新儒家的「返本開新」說》,載李宗桂:《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363~375頁。

  [74] 劉啟良:《新儒學批判》,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75] 馮耀明:《本質主義與儒家傳統》,載《鵝湖學志》,1996(6)。

  [76] 翟志成:《當代新儒學史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3。

  [77] 參見李宗桂:《儒學的現代化與邊緣化》,載《傳統儒學、現代儒學與中國現代化》,85~92頁,香港,新亞研究所,2002。

  [78] 《新學偽經考》由北京中華書局於1953年3月出版,到1988年,已經是第3次印刷;《孔子改制考》也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首版是1958年9月,到1988年,也已第2次印刷。《春秋董氏學》則遲至1990年7月才出版,與前兩書的出版整整隔了三個年代。

  [79] 台灣學者丁亞傑先生在其《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一書中認為,康有為《春秋》學架構由《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構成,這個架構的核心是孔子。詳見該書第144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出版,2002。

  [80]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自序,樓宇烈整理,1~2頁,北京,中華書局,1990。

  [81] 不包括《春秋微言大義卷六下》「夷狄」細目下,康有為弟子徐勤所寫的17條按語。

  [82]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樓宇烈整理,1頁。

  [83] 同上書,2頁。

  [84] 同上書,2頁。

  [85]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樓宇烈整理,1頁。

  [86] 同上書,26頁。

  [87] 同上書,40頁。

  [88]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樓宇烈整理,123頁。

  [89]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樓宇烈整理,208頁。

  [90] 同上書,209頁。

  [91] 《康南海自編年譜(外二種)》,樓宇烈整理,25頁,北京,中華書局,1992。

  [92] 同上書,31頁。

  [93] 同上書,36頁。

  [94]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2頁,北京,中華書局,1958。

  [95] 同上書,28~29頁。

  [96] 台灣學者丁亞傑先生對此有比較細緻的討論,可以參考,詳見氏著之《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一書第六章(「三世理想」)第三節(「康有為理想世界」)之「三世模式」,302~314頁。

  [97] 戊戌變法之前,康有為認為據亂世是君主專制社會,即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昇平世為君主立憲社會,即英國、日本那樣的資本主義社會;太平世為民主共和社會,即美國、法國那樣的資本主義社會。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將其「三世說」做了修正,把據亂世界定為封建專制社會,把昇平世規定為資本主義社會(無論是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把太平世闡釋為大同理想社會,這在其《大同書》里有詳細論述。

  [98] 《康南海自編年譜(外二種)》,樓宇烈整理,253頁。

  [99] 《康南海自編年譜(外二種)》,樓宇烈整理,239~240頁。

  [100] 同上書,268頁。

  [101] 參見李宗桂:《「廣東人精神」漫談》,載《粵海風》,2003(3);《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若干思考》,載《學術研究》,2003(6);《「廣州人精神」的文化學闡釋》,載《廣州日報》,2003-9-15。

  [102]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2頁。

  [103]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樓宇烈整理,203頁。

  [104] 「《春秋》無通辭之義,《公》《》二傳未有明文,唯董子發明之」。載康有為:《春秋董氏學》,樓宇烈整理,203頁。

  [105] 《光明日報》,1957-7-8。

  [106] 《哲學研究》,1957(5)。

  [107]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287頁。

  [108] 同上書,288頁。

  [109] 同上書,290~291頁。

  [110] 張岱年:《論哲學思想的批判繼承》,載《哲學研究》,1979(9)。

  [111] 許抗生:《談談關於批判繼承與「抽象繼承」的問題》,載《中國哲學史方法論討論集》,214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112] 《論中國哲學遺產的繼承問題》,載《光明日報》,1957-7-8。

  [113] 《貞元六書》(上卷),5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114] 同上書,(下卷),844頁。

  [115] 《三松堂學術文集》,433~439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116]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292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117] 《三松堂學術文集》,430~432頁。

  [118] 參見馮友蘭:《三松堂自序》,290~291頁。

  [119] 參見同上書,290頁。

  [120] 唐君毅:《花果飄零與靈根自植》,載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43頁。

  [121] 唐君毅:《中國文化與世界》,載《唐君毅全集》(卷四),14頁。

  [122]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496頁。

  [123] 同上書,416~417頁。

  [124]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218~221頁。

  [125]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220頁。

  [126]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478頁。

  [127] 唐君毅:《東方人之禮樂的文化生活對世界人類之意義》,載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下),208頁。

  [128]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292頁。

  [129] 同上書,297頁。

  [130] 參見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473~474頁。

  [131]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491頁。

  [132] 唐君毅:《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載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11~37頁。

  [133]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493頁。

  [134]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494頁。

  [135]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232頁。

  [136] 同上書,203頁。

  [137] 同上書,135~136頁。

  [138] 同上書,189頁。

  [139]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234頁。

  [140] 同上書,246頁。

  [141] 同上書,260頁。

  [142] 同上書,200~201頁。

  [143] 同上書,5頁。

  [144]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16頁。

  [145] 同上書,22頁。

  [146] 同上書,47頁。

  [147]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47頁。

  [148] 同上書,152頁。

  [149]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152頁。

  [150]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155頁。

  [151]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208頁。

  [152] 同上書,222頁。

  [153]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158頁。

  [154] 同上書,159頁。

  [155]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270頁。

  [156] 《梁啓超文選》,546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

  [157] 《梁啓超文選》,154頁。

  [158] 牟宗三:《從儒家的當前使命說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載《中國文化論文集》(二),14頁,台北,台灣幼師文化事業公司,1986。

  [159] 蔣年豐:《海洋文化的儒學如何可能》,載台灣《中國文化月刊》,1990(2)。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