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傳統與現代之間: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哲學省思> 3.新儒學文化追求的形上特徵和現代意義

3.新儒學文化追求的形上特徵和現代意義

2024-08-14 17:42:00 作者: 李宗桂

  《易傳·繫辭上》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從整部中國文化發展史來看,顯而易見,追求形而上的精神價值,鄙棄形而下的器物製造和物慾享受,是正統儒家的一貫的精神方向。現代新儒學,作為傳統儒學的現代嫡傳,秉承了這一精神方向。可以說,現代新儒學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的文化追求,處處顯露出形而上的思想特徵。

  概括而言,現代新儒學的價值系統具有如下特徵。

  (1)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場。強調中國文化的「一本性」和優越性,肯定中國文化具有歷久不衰的精神價值和永恒生命,主張以中國文化的價值為基本取向,塑造人格,調整關係,建立中正和諧的社會秩序。

  (2)花果飄零的文化心態。認為中國文化經過五四運動的激烈批判,歐風美雨的猛烈衝擊,已經花果飄零。希望全民能從弘揚民族文化的理性高度,自覺認同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得「共識」,以使我民族文化挺立於世界文化之林。

  (3)我族中心的文化觀念。認為中道高於西器: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和同化力,與現代化並不矛盾,本身蘊涵著發展科技的思想,包含著民主政治的根源,西方科學技術固然好,但也帶來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弊端,而沒有思想根基和道德自我調適機制的科技和民主,是無本之木,只有中國文化才能解決現代化和後工業社會的問題,西方應當向中國文化學習;中國固然應當吸納西方文化中的科學和民主,但必須以中國文化為土壤,以此培育出現代意義的文化。

  (4)多維開闊的文化視野。它立足傳統,面對現實,放眼世界,欲圖把中國文化納入世界文化體系之中,而又保持中國文化的價值和特色。它的思想領袖們,既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又有良好的西學造詣,因而能對世界文化進行多維透視,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

  (5)強烈的主體意識和鮮明的獨立人格。它主張並躬行自信自強、自尊自守的民族文化價值觀,有深沉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使中國文化振衰起頹,煥發出新的光彩。[64]

  由上可見,現代新儒學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固攝人心、存亡繼絕的「本根」的。正因如此,它的思維路向才會是「返本開新」:返回傳統儒家心性之學的根本,開出現代科學民主的新局。

  新儒學這種返本開新的文化追求,是在中國社會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形成的,是對歐風美雨襲擊中國文化園地的積極回應,因而有其產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因應時勢,不是簡單襲用中體西用的主張,而是力主吸納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民主政治,力圖將現代文明的新枝嫁接在中國文化的古樹之上,使中國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它用返本開新的理論概括,來統括中西古今,尋找新的結合點,作為中國文化的思想導向。它反映了強烈的本根意識和文化觀念上的「戀母情結」。這些,都不乏引人思考、催人深省的意義。然而,更為重要的是,返本開新的命題存在著嚴重偏頗。對固有文化的一往情深,同時也就顯露了對西方文化的本能反抗。開新也罷,認同也罷,無不是「從悲憤的絕望之情處起步」,表現出明顯的情緒偏執。同時,力圖從思想文化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納現代科學民主於儒學文化的規範之中,也反映出了在前瞻式的吸納中所深藏的濃厚的戀舊心理和保守態度。

  現代新儒學的返本開新的文化追求,奠基於它所推崇的傳統儒學的「道德的理想主義」。這種道德的理想主義,具有明顯的形上特徵。首先,它包蘊著典型的重道輕器的傾向。無可否認,看重人禽之辨,倡揚道德理性,反對恣情縱慾,要求以道制欲,以理節情,有著積極的思想導向意義。但是,新儒學過分推崇傳統儒學的心性之學,企圖用它來包容並消解現代社會的一切矛盾,這就未免失之褊狹。尤其使人不敢苟同的是,它為了高揚儒家的旗幟,而不惜將現代科學技術和民主政治貶抑為「小事情」,而把堅持並發揚道德的心看成是天下之達道。從新儒學代表人物的諸多論述來看,他們對「文化意識宇宙」的價值原則和精神作用開掘甚深,但對「科學宇宙」的價值原則和精神作用則語焉未詳,對思想文化的范導作用推崇備至,但對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進步的決定性作用則不敢正視。這些,很難令人相信不是傳統儒家「輕自然,斥技藝」的思想傳統在現代社會的流風餘韻。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其次,它堅持並膜拜儒家的「道統」論,把儒家思想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看得高於一切。它認為,統緒意識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傳統和精神方向,悠久無疆的歷史文化,既是對儒家道統論的合理性的佐證,也是道統發展的內在動力,更是當今社會文化凝聚力的思想要素。在現代社會中,只要人們在「道德的心」的統率下,依據儒家思想的理論構架,發揚人文意識,便可繼往開來,形成新的道統,從而延續中華文化的「慧命」。這種道統論,強調文化的繼承性和民族性,有助於人們歷史地、聯繫地看問題,有助於形成人們的文化歸屬感。但是,毋庸諱言,這種道統論的繼承性強於變革性,保守性多於創造性,往往容易形成人們心理上的「因襲的重擔」。

  最後,新儒學把主體精神境界的升華,提到了保持並發展人類理性的高度。它強調,主體價值的追求,精神理念的把握,是人類得以存在發展的前提。個體道德的修養,是調整人際關係的前提,是建立協同的社會秩序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斷地反躬自省,才能在精神發展史上推陳出新,繼往開來,形成新的人類理性精神。應該承認,新儒學的這種「深情的呼喚」,在人慾橫流的現代社會,有著針砭時弊、揚善去惡的文化積累價值和思想警戒作用。

  新儒學的形上追求,並不是為了發思古之幽情,而是有著強烈的現實關注。就文化價值論和文化建構觀的層面而言,在現代發展商品經濟的社會中,這種形上追求有一定的文化積累意義。首先,它強調道德理性的激勵作用,反對陷於片面的物質追求而不自覺、不自拔,突出了中國文化重視理性的一面。其次,它肯定中國文化自身有著不可忽視的精神價值,對於反對民族文化虛無主義,反對全盤西化,反對歐洲文化中心論,有著匡救時弊的作用。最後,它承認並突出了中國文化有著前後相繼的一以貫之的思想傳統,反對割斷文化傳統,在客觀上肯定了中國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弘揚了民族文化傳統的悠久方面。這些,在建設現代精神文明的今天,都是值得我們認真總結,理性揚棄,以為新文化建設的思想資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