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文化的合理追求

2024-08-14 17:40:30 作者: 李宗桂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成分,是現代新型文化體系建設中不可忽視的歷史遺產。從文化的民族性的一面來看,儒家文化有其特定的精神價值。

  所謂文化的民族性,是指能夠反映思維精神、民族特性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理想人格、國民品性、倫理情趣等思想文化本質特徵的東西,是文化的民族風格、民族氣派的理論表徵。它的特點是:第一,能夠反映特定民族文化類型的基本特質,具有不同於別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結構;第二,能夠反映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第三,具有超越性,即具有超越時代、階級的內容和精神,與民族存亡共始終。民族文化作為特定民族精神力量的匯聚,必然包含著該民族積極向上的思想因素,因而有不斷發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時,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特定民族精神文明的積累和演化,因而具有世代相繼的連續性。更為重要的是,任何時代的文化創造的主體,都毫無例外地是人民群眾;任何類型的文化發展的最深厚的根源,都是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因而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人民性。這種發展的連續性和創造的人民性,包蘊著特定的民族性。這種民族性,可以不受時代和階級的限制,帶有極強的穩定性和普遍性。

  文化民族性的內涵和特點,決定了我們在創建現代新型文化體系的時候,必須注意民族文化發展的連續性和繼承性,不能割斷歷史,不能妄自菲薄,而要批判繼承,創造轉化,推陳出新;同時,又要注意從辯證發展的觀點考察問題,超越華夏中心主義的民族文化觀,從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以增強民族文化的機體。

  根據這種認識,我認為,即使從現代文化建設的實踐需要審視,儒家文化的思想內容,也有值得重視的合理方面。概括而言,儒家文化的合理追求有:建功立業的價值追求、德業雙修的精神境界、兼容天下的博大胸懷。

  儒家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徵,是認為天地之間人為貴,人生一世,必須建功立業,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的價值。儒家經典《左傳》認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16];《周易》宣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7]。這些,都是激勵人們要有所作為,有所成就。儘管《孝經》宣揚的「立身揚名」論有著今天必須徹底否定的時代和階級內容,但它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是勸誡人們要樹立角色意識,按照社會倫理政治規範行事,爭取有所作為、有所前進的思想。它所宣揚的「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師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故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18]的思想,從文化的時代性和階級性的一面看,當然是為了馴化人們的自我意識,維護專制主義統治。但是,我們透過其表象,通過民主文化心理的積澱的一面來看,卻可以看到這裡面蘊涵著一種建功立業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把這種建功立業的價值追求,批判性地轉化為符合現代化要求的內容,賦予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則可以成為促進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的力量。至於西漢司馬談、司馬遷父子所明確提出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人生理想,更是極為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知識分子的人生觀,成為激勵人們不斷進取的精神動力。可見,建功立業的價值追求,作為儒家文化的基本品格,它不僅是鞭策人們特別是知識分子前進的重要力量,而且是今天推動人們不斷前進的重要的人文傳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新型文化體系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精神資源。

  在提倡並努力實踐建功立業的價值追求的同時,儒家文化特別重視道德理想的引導、規範作用,強調德業雙修。儒學創始人孔子教育弟子要當「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孔子還堅決主張並身體力行其「道」,堅持「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19]的獨立人格。邦有道,自身貧賤,深感恥辱;邦無道,即使自身富貴,卻深以為恥。「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20],便是最好的註腳。西漢儒學宗師董仲舒,一方面,提出一系列文教政治制度方面的建設構想,為統治者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服務,表現出強烈的事功傾向;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著名的「正其義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21]的義利觀,強調道德理想之類形上追求的價值,從而突出了個體修養的意義,兼顧了德與業的雙修並持。他在其《士不遇賦》中,力主:「貞士耿介而自束」,「返身於素業兮,莫隨世而輪轉;雖矯情而獲百利兮,復不如正心而歸一」,便是堅持獨立人格,以義節利、以德導業的明證。實際上,儒家所一再宣揚的「義以為上」的價值觀,是為了凸顯德業雙修的人格追求的文化內涵,是為了高揚儒家人文理想的旗幟,而不是如同某些論者所說,單純是為了貶斥「利」的地位。顯然,儒家文化中這種德業雙修的人格追求,對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對於傳統人文精神的流布,有著積極的意義。兼容天下的博大胸懷,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和基本特徵之一。《周易·繫辭下》主張:「天下百慮而一致,同歸而殊途。」《中庸》倡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原則。事實上,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對內逐漸吸收、容納了本土文化中的道、墨、法、陰陽等諸多流派的思想,對外容留並吸納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外來文化,表明它有很強的兼容性。漢代以後的中國文化,是一個以儒家思想為主導而又多元並舉的複合體。兼容並包、遐邇一體、「民胞物與」、和而不同等思想,對我們民族精神影響至深,幾乎成為一種文化方面的「集體無意識」,便是有力的證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