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世紀的展望

2024-08-14 17:40:09 作者: 李宗桂

  在21世紀,中國哲學的研究,將會出現新的氣象。

  首先,中國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其體系將逐漸完善,逐漸嚴謹,學科特點更加鮮明。什麼是「中國哲學」將不再成為問題。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史這兩個概念,至少在專業研究工作者的頭腦中,將成為區別明顯的下意識,而不用時時辨析、提醒。中國哲學的研究和中國哲學史的發展,二者之間的關係將辨析得十分清楚,並成為所有中國哲學研究工作者的集體意識和個人理性。

  

  其次,通過全體研究者的努力,中國哲學的民族性將會詮釋得相當充分,從而凸顯出中國哲學的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而不會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被沖洗掉。

  再次,中國哲學研究的觀念和方法將進一步多元化,學術見解也會更加多元,「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傳統理想,將成為現代化條件下的生動現實。無論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無論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只要能夠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促進中國哲學的發展進步,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生命的提升,都將受到應有的尊重。

  最後,中國哲學的研究將更加世界化,世界對中國哲學的研究將更加深入、充分,在相互交流中,中國哲學的研究水準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就未來的研究進路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其一,參與生活,干預現實。按這個進路研究的學者,無論是對現實持充分認同態度,還是持嚴厲批評態度,都將以精神文明建設、當代文化建設為切入點,以中西對比、古今觀照為基本方式,闡釋自己的中國哲學觀,推動社會的進步。其二,注重學理,提倡用「全球眼光」看問題,把中國哲學研究納入國際學術研究的規範之中,重視與國際學術界的「接軌」。按照這個進路研究的學者,既可能強調純學術,強調學術與政治的分離,也可能通過學術闡發政治見解,為一定的政治「服務」;甚至不排除依靠政治而推行自己的學術見解的可能。其三,倡揚主體意識,提出獨特的哲學見解,建構自己的哲學體系。按照這個進路研究的學者,大致會以馮友蘭、熊十力、牟宗三等哲學家為榜樣,努力會通中西,融貫古今,以最終「成一家之言」為滿足。無論按照哪種進路研究的學者,都富有歷史擔當感和時代責任感,都將為建立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現代新型哲學體系而盡力。從總的趨勢考察,未來的中國哲學研究,將是多元並舉、千帆競發。過去那種以政治取代學術,以一種模式規範研究行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同樣,過去那種帶有明顯自戀情結的孤立、封閉的研究方式和心態,也將被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所衝破,而轉變為開放的、相互聯繫的、遵守共同規範的研究。總之,未來的中國哲學研究將是百花齊放、氣象萬千的芬芳園地,是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合、文化更新的自然歷史過程和邏輯結果。

  [1] 《論語·衛靈公》。

  [2] 《論語·為政》。

  [3] 《墨子·非命上》。

  [4] 《老子》第七十八章。

  [5] 《老子》第三十八章。

  [6] 《老子》第十八章。

  [7] 《老子》第五十九章。

  [8] 《韓非子·解老》。

  [9] 同上書。

  [10] 同上書。

  [11] 《韓非子·問辯》。

  [12] 《莊子·齊物論》。

  [13] 《淮南子·要略》。

  [14] 《史記·孟荀列傳》。

  [15] 《古希臘羅馬哲學》,240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16] 《古希臘羅馬哲學》,119頁。

  [17] 《古希臘羅馬哲學》,121頁。

  [18] 《論語·陽貨》

  [19] 《孟子·盡心上》

  [20] 《莊子·齊物論》

  [21]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2。

  [22] 《史記·孔子世家》。

  [23] 《史記·太史公自序》。

  [24] 《史記·呂后本紀》。

  [25] 《史記·平準書》。

  [26] 《史記·呂后本紀》。

  [27] 《史記·儒林列傳》。

  [28] 同上書。

  [29] 《漢書·藝文志》。

  [30] 同上書。

  [31] 《史記·太史公自序》。

  [32] 《漢書·食貨志》。

  [33] 《史記·平準書》。

  [34] 《漢書·董仲舒傳》。

  [35] 參見《後漢書·陳蕃傳》。

  [36] 《難自然好學論》。

  [37] 《聲無哀樂論》。

  [38] 《與山巨源絕交書》。

  [39] 《難自然好學論》。

  [40] 《魯迅全集》,第3卷,504頁。

  [41] 《晉書·樂廣傳》。

  [42]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43] 《晉書·范寧傳》。

  [44] 《晉經·總論》。

  [45] 《論語·泰伯》。

  [46] 《論語·微子》。

  [47] 《論語·泰伯》。

  [48] 《論語·先進》。

  [49] 《論語·衛靈公》。

  [50] 《論語·季氏》。

  [51] 同上書。

  [52] 同上書。

  [53] 《論語·泰伯》。

  [54] 《論語·泰伯》。

  [55] 《論語·公冶長》。

  [56] 《論語·學而》。

  [57] 《論語·里仁》。

  [58] 同上書。

  [59] 同上書。

  [60] 《論語·學而》。

  [61] 《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

  [62] 《論語·衛靈公》。

  [63] 《論語·里仁》。

  [64] 《論語·衛靈公》。

  [65] 同上書。

  [66] 《論語·里仁》。

  [67] 《論語·學而》。

  [68] 《論語·里仁》。

  [69] 《論語·泰伯》。

  [70]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拙文:《民族文化素質與人文精神重建》,載《哲學研究》1994(10)。

  [71] 《論語·泰伯》。

  [72] 《論語·季氏》。

  [73] 《論語·八佾》。

  [74] 同上書。

  [75] 《張載集·朱軾康熙五十八年本張子全書序》,396頁,北京,中華書局,1978。

  [76] 《淮南子·要略訓》。

  [77] 《論語·陽貨》。

  [78] 《論語·陽貨》載:「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79] 《論語·陽貨》。

  [80] 《論語·季氏》。

  [81] 《論語·子路》。

  [82] 《仁學》。

  [83] 《春秋繁露·玉英》。

  [84] 《孟子·公孫丑下》。

  [85] 同上書。

  [86] 《荀子·王制》。

  [87] 《河南程氏遺書》卷四《游定夫所錄》。

  [88] 《論語·學而》。

  [89] 《論語·子路》。

  [90] 《呂氏春秋·恃君》。

  [91] 同上書。

  [92] 《呂氏春秋·恃君》曰:「君道何如?利而物利章。」俞樾認為,「物」當為「勿」,古字「物」「勿」相通。陳奇遒認為,「章」通旃,而「旃之言焉也」,故「利而物利章」即「利而勿利焉」。

  [93] 《呂氏春秋·貴公》。

  [94] 《呂氏春秋·知度》。

  [95] 《呂氏春秋·貴當》。

  [96] 同上書。

  [97] 《呂氏春秋·勿躬》。

  [98] 《呂氏春秋·用民》。

  [99] 同上書。

  [100] 《呂氏春秋·貴公》。

  [101] 《呂氏春秋·去私》。

  [102] 《呂氏春秋·貴公》;

  [103] 同上書。

  [104] 《呂氏春秋·懷寵》。

  [105] 《呂氏春秋·愛類》。

  [106] 《呂氏春秋·長利》。

  [107] 《呂氏春秋·士節》。

  [108] 《呂氏春秋·務本》。

  [109] 《呂氏春秋·君守》。

  [110] 《呂氏春秋·任數》。

  [111] 《呂氏春秋·貴因》。

  [112] 《呂氏春秋·務本》。

  [113] 《呂氏春秋·士節》。

  [114] 《呂氏春秋·當染》。

  [115] 《呂氏春秋·上德》。

  [116] 《呂氏春秋·務本》。

  [117] 《呂氏春秋·用眾》。

  [118] 《呂氏春秋·決勝》。

  [119] 《呂氏春秋·順民》。

  [120] 《呂氏春秋·愛類》。

  [121] 《呂氏春秋·適威》。

  [122] 《呂氏春秋·精通》。

  [123] 《呂氏春秋·愛類》。

  [124] 《呂氏春秋·孝行》。

  [125] 同上書。

  [126] 《呂氏春秋·愛士》。

  [127] 《呂氏春秋·為欲》。

  [128] 《呂氏春秋·振亂》。

  [129] 《呂氏春秋·開春》。

  [130] 《呂氏春秋·用民》。

  [131]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132] 同上書。

  [133] 同上書。

  [134] 《荀子·勸學》。

  [135] 《荀子·君道》。

  [136] 《荀子·議兵》。

  [137] 《荀子·禮論》。

  [138] 《荀子·天論》。

  [139] 《漢書·賈誼傳》。

  [140] 《漢書·叔孫通傳》。

  [141] 同上書。

  [142] 同上書。

  [143] 同上書。

  [144] 同上書。

  [145] 同上書。

  [146] 《漢書·高帝紀》。

  [147] 《漢書·文帝紀》。

  [148] 《漢書·武帝紀》。

  [149] 同上書。

  [150] 《漢書·武帝紀》。

  [151] 同上書。

  [152] 同上書。

  [153] 《漢書·武帝紀》。

  [154] 《漢書·昭帝紀》。

  [155] 同上書。

  [156] 同上書。

  [157] 《漢書·昭帝紀》。

  [158] 同上書。

  [159] 《漢書·宣帝紀》。

  [160] 《漢書·宣帝紀》。

  [161] 《漢書·儒林傳》。

  [162] 《漢書·宣帝紀》。

  [163] 限於篇幅,此處不再贅論,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見李宗桂:《董仲舒道德論的文化剖析》,載《孔子研究》,1991(3);《論董仲舒對封建制度文化的整合》,載《學術研究》,1994(1)。

  [164] 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73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165] 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3冊,90~13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6] 參見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史料學》,81~82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

  [167]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卷),164~16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8] 參見華友根:《西漢禮學新論》,135~173頁,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

  [169] 《文獻通考·選舉八》,引劉攽:《送焦千之序》。

  [170] 漢代博士制度問題,學術界有相當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此處不再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看黃開國:《漢代經學博士與建置變化》,載黃開國:《經學管窺》,37~60頁,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顧頡剛:《博士制度和秦漢政治》,載顧頡剛:《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728~753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張漢東:《論秦漢博士制度》,載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上冊),409~491頁,濟南,齊魯書社,1984。

  [171] 《後漢書·章帝紀》。

  [172] 《後漢書·章帝紀》。

  [173]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上冊),133頁。

  [174] 關於《白虎通義》的性質,學界有說是經學,也有說是法典,還有說是禮典。參見王四達:《〈白虎通義〉與漢代社會思潮》第八章(《述堯理世:從理論指導到制度落實——從〈白虎通義〉是「法典」還是「禮典」談起》),200~218頁,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175] 《後漢書·章帝紀》。

  [176] 《尚書·璇璣鈴》。

  [177] 《後漢書·曹褒傳》。

  [178] 同上書。

  [179] 同上書。

  [180] 同上書。

  [181] 同上書。

  [182] 同上書。

  [183] 《漢書·五行志》。

  [184] 《後漢書·曹褒傳》。

  [185] 皮錫瑞:《經學歷史》,101頁,北京,中華書局,1959。

  [186] 皮錫瑞:《經學歷史》,101頁。

  [187] 同上書,124頁。

  [188] 《禮記·中庸》。

  [189] 據邵懿辰《禮經通論》補。

  [190] 《春秋繁露·基義》。

  [191] 限於篇幅和主題,此處不詳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見李宗桂:《相似理論、協同學與董仲舒的哲學方法》,載《哲學研究》,1986(9);李宗桂:《秦漢醫學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載《哲學研究》,1987(9)。

  [192] 《黃帝內經》成書時期,素有爭議。有人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有人認為是秦漢時期作品,還有人斷定成書於東漢甚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甄志亞主編的《中國醫學史》認為,此書「非一時一人之手筆」,大約是戰國至秦漢時期,許多醫家進行搜集、整理、綜合而成,其中甚至包括東漢乃至隋唐時期某些醫家的修訂和補充。張岱年在其所著的《中國哲學史史料學》中認為,《黃帝內經》成書於西漢。我們大致同意以上兩說,認為《黃帝內經》是秦漢時期的作品,反映了該時期的思想風貌。

  [193] 《素問·陰陽離合論》。

  [194]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95] 《素問·寶命全形論》

  [196] 《素問·生氣通天論》。

  [197] 《素問·五運行大論》。

  [198] 《春秋繁露·陰陽義》。

  [199] 《春秋繁露·同類相動》。

  [200]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201] 《春秋繁露·如天之為》。

  [202]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203] 《春秋繁露·如天之為》。

  [204]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205] 《春秋繁露·基義》。

  [206] 《春秋繁露·五行逆順》。

  [207]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208]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

  [209] 同上書。

  [210] 《春秋繁露·五行對》。

  [211] 《春秋繁露·五行對》。

  [212]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213] 《素問·天無紀大論》。

  [214] 《靈樞·邪客》。

  [215] 《素問·金匠真言論》。

  [216] 《素問·咳論》。

  [217] 《素問·八王神明論》

  [218] 《春秋繁露·同類相動》。

  [219] 同上書。

  [220] 同上書。

  [221] 《春秋繁露·陰陽義》。

  [222]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223]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224]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

  [225] 《素問·五藏生成》。

  [226] 《素問·示從容》。

  [227] 《素問·疏五過》。

  [228] 《素問·示從容》。

  [229] 同上書。

  [230] 同上書。

  [231] 同上書。

  [232] 《春秋繁露·天文訓》。

  [233] 《靈樞·口問》。

  [234] 《春秋繁露·同類相動》。

  [235] 同上書。

  [236] 《素問·陰陽離合論》。

  [237] 《靈樞·邪客》。

  [238] 《春秋繁露·陽尊陰卑》。

  [239] 《淮南子·人間訓》。

  [240] 《淮南子·要略訓》。

  [241] 《漢書·董仲舒傳》。

  [242] 同上書。

  [243] 同上書。

  [244] 《淮南子·泰族訓》。

  [245] 《淮南子·要略訓》。

  [246] 《淮南子·泰族訓》。

  [247] 《淮南子·本經訓》。

  [248] 《淮南子·要略訓》。

  [249] 參見《淮南子·天文訓》。

  [250] 參見《淮南子·齊俗訓》。

  [251] 《淮南子·時則訓》。

  [252] 參見《淮南子·天文訓》。

  [253] 《淮南子·說山訓》。

  [254] 《淮南子·同類相動》。

  [255] 《春秋繁露·如天之為》。

  [256] 《春秋繁露·基義》。

  [257]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

  [258] 《春秋繁露·五行對》。

  [259]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

  [260]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261] 《春秋繁露·四時之副》。

  [262] 同上書。

  [263] 《淮南子·繆稱訓》。

  [264] 《淮南子·主術訓》。

  [265] 《淮南子·要略訓》。

  [266] 《淮南子·泰族訓》。

  [267] 《淮南子·精神訓》。

  [268] 《淮南子·汜論訓》。

  [269] 《淮南子·說山訓》。

  [270]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271] 《春秋繁露·天地陰陽》。

  [272] 《春秋繁露·玉杯》。

  [273] 《淮南子·高誘敘目》。

  [274] 《淮南子·兵略訓》。

  [275] 《淮南子·原道訓》。

  [276] 《淮南子·俶真訓》。

  [277] 《淮南子·泰族訓》。

  [278] 《春秋繁露·玉杯》。

  [279] 《淮南子·詮言訓》。

  [280] 《淮南子·主術訓》。

  [281] 同上書。

  [282] 《淮南子·精神訓》。

  [283] 同上書。

  [284]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285] 《淮南子·齊俗訓》。

  [286] 《淮南子·俶真訓》。

  [287] 《淮南子·覽冥訓》。

  [288] 《淮南子·泰族訓》。

  [289] 《漢書·食貨志》。

  [290] 《春秋繁露·仁義法》。

  [291] 《春秋繁露·離合根》。

  [292] 《春秋繁露·俞序》。

  [293] 《魯迅全集》,第6卷,9~10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294] 《春秋繁露·楚莊王》。

  [295] 《春秋繁露·楚莊王》。

  [296]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

  [297] 《春秋繁露·楚莊王》。

  [298] 同上書。

  [299]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

  [300] 《春秋繁露·王道》。

  [301] 《春秋繁露·楚莊王》。

  [302] 《春秋繁露·楚莊王》。

  [303] 《春秋繁露·五行對》。

  [304] 林麗雪:《董仲舒》,載《中國歷代思想家》,第2冊,66、67頁,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

  [305] 《漢書·董仲舒傳》。

  [306]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307] 《春秋繁露·玉英》。

  [308]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309] 《春秋繁露·順命》。

  [310] 《春秋繁露·精華》。

  [311]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312]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313] 同上書。

  [314]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2卷,366、367頁,台北,學生書局,1976。

  [315] 《墨子·天志》。

  [316] 《春秋繁露·郊祭》。

  [317] 《春秋繁露·順命》。

  [318] 《春秋繁露·求雨》。

  [319]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320] 《墨子·天志》。

  [321] 同上書。

  [322]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323]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324] 《墨子·尚同》。

  [325] 同上書。

  [326] 《漢書·董仲舒傳》。

  [327] 《春秋繁露·玉杯》。

  [328] 《春秋繁露·玉杯》。

  [329] 同上書。

  [330] 同上書。

  [331] 同上書。

  [332] 同上書。

  [333] 《春秋繁露·玉杯》。

  [334] 《春秋繁露·竹林》。

  [335] 《春秋繁露·精華》。

  [336] 《春秋繁露·天道無二》。

  [337] 《春秋繁露·陰陽義》。

  [338] 《春秋繁露·天容》。

  [339] 《張載集》,62頁,北京,中華書局,1978。

  [340] 參見《中國古代哲學家評傳》,第3卷(上),109頁。

  [341] 《西銘總論》。

  [342] 同上書。

  [343]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癸末垂拱奏札二》。

  [344] 《張橫渠集》卷一。

  [345] 《西銘解》。

  [346] 《朱子語類》卷六。

  [347] 《朱子語類》卷九十八。

  [348] 同上書。

  [349] 《朱子語類》卷六十八。

  [350] 《性理拾遺》。

  [351] 《朱子語類》卷九十八。

  [352] 《三朝北盟會編》。

  [353]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癸未垂拱奏札二》。

  [354]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

  [355] 張岱年:《近百年來的中國哲學史研究》,載《文史知識》,4~7頁,1999(3)。

  [356]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357] 梁啓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358] 該書成書於1928年。譚戒甫在其《公孫龍子形名發微》一書的「後記」中說:「1928年,《墨辯發微》和《形名發微》都已成書。……1932年,(在武漢大學)加授形名學,印為講義。」(173頁,北京,中華書局,1963。)

  [359] 北京大學講義,1922年撰成,北京大學1923年印刷。

  [36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上海,神州國光社,1931;《中國哲學史》(上、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新一版,1961。

  [361] 方授楚:《墨學源流》,上海,中華書局,1937。

  [362] 李石岑:《中國哲學十講》,上海,世界書局,1935。

  [363] 范壽康:《中國哲學史通論》,上海,開明書店,1936。

  [364] 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中華書局,1936。

  [365]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366]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367] 呂振羽:《中國政治思想史》,上海,黎明書局,1937。

  [368]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

  [369] 容肇祖:《魏晉的自然主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370] 容肇祖:《李卓吾評傳》,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371]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平,私立中國大學講義,1943;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新一版,1982。此書完成於1936年,商務印書館已經排版,準備印刷,但不久因抗戰爆發而沒能印出來。

  [372] 杜國庠:《先秦諸子批判》,上海,作家書屋,1949。當時署名杜守素,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於1955年10月重印時,書名改為《先秦諸子的若干研究》,署名杜國庠。

  [373] 郭沫若:《十批判書》,重慶,群益出版社,1945。

  [374] 楊榮國:《孔墨的思想》,上海,生活書店,1946。

  [375] 楊榮國的《中國古代思想史》一書,是繼其《孔墨的思想》一書後,於1946年下半年開始寫作,寫成於1948年年底,其時著者在桂林師範學院講授中國思想史。該書於1954年由人民出版社(北京)正式出版。

  [376] 趙紀彬:《古代儒家哲學批判》,上海,中華書局,1948。

  [377] 熊十力:《新唯識論》,重慶,商務印書館,1944。

  [378] 侯外廬:《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上海,生活書店,1947。

  [379] 侯外廬:《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重慶,文風書店,1944。

  [380]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上海,新知書店,1947。

  [381]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成都,路明書店,1949。

  [382] 賀麟:《當代中國哲學》,重慶,勝利出版公司,1947。修訂再版時改名為《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由遼寧教育出版社於1989年3月出版。

  [383]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開明書店,1941。

  [384] 姜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中國哲學史》(上冊),9頁,北京,中華書局,1991。

  [385] 同上書,10頁。

  [386] 同上書,19頁。

  [38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14頁。

  [388]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389]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248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

  [390] 馮友蘭:《新理學》,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391] 馮友蘭:《新事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

  [392] 馮友蘭:《新世訓》,上海,開明書店,1940。

  [393] 馮友蘭:《新原人》,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

  [394] 馮友蘭:《新原道》,重慶,商務印書館,1945。

  [395] 馮友蘭:《新知言》,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396] 馮友蘭曾將這六部書統稱「貞元之際所著書」。他解釋說:「所謂『貞元之際』,就是說,抗戰時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時期。……這次抗日戰爭,中國一定要勝利,中華民族一定要復興,這次『南渡』的人一定要活著回來。這就叫『貞下起元』。這個時期就叫『貞元之際』。」——馮友蘭:《三松堂自序》,281頁。

  [397]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274頁。

  [398] 賀麟:《當代中國哲學》,35頁。

  [399] 如果要精確計算,則從1949年到1978年,包括起止年份在內,確是30年;但從1979年到2000年,則不止20年,這裡的20年之說,是概數。同理,本文以1949年劃界,說20世紀中國哲學的研究大致分為前後兩個五十年,也是取其概數。

  [400] 參見李宗桂:《唯政治思維的危害及其產生原因》,載《文匯報》,1992-9-23。

  [401] 《哲學研究》編輯部編:《中國哲學史問題討論專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402] 林可濟:《要以階級鬥爭為綱學習和研究中國哲學史》,載《福建師大》,1976(2)。

  [403] 張捷:《孔子——反動階級復辟的工具》,載《浙江日報》,1973-9-24。

  [404] 姜濤:《戳穿孔子反革命兩面派的醜惡嘴臉》,載《遼寧日報》,1973-12-29。

  [405] 鍾哲文:《儒法鬥爭是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載《南方日報》,1974-7-17;楊榮國主編:《簡明中國哲學史(修訂本)》,「序言」第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06]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等人著作的《中國思想通史》,共五卷。第一卷署名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著,於1947年由上海新知書店出版,人民出版社1957年再版;第二、第三卷署名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邱漢生著,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0年初版,人民出版社1957年再版;第四卷(上、下冊)署名侯外廬主編,上冊由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下冊由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第五卷署名侯外廬著,由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

  [407]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冊出版於1963年7月,第2冊出版於1963年12月,第3冊出版於1964年10月,第4冊出版於1979年3月。參加這套教材編寫工作的有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王明、尹明、孔繁、石峻、鄧艾民、盧育三、任繼愈、莊卬、孫長江、吳則虞、李炎、容肇祖、湯一介、楊憲邦、樓宇烈。

  [408]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第1冊「再版說明」,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09]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根據該書的說明,參加此書編寫工作的是孔繁、汝信、任繼愈、李澤厚、林英、鍾肇鵬、樓宇烈。

  [41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1冊(1980年修訂本)「自序」第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1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41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41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414]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15]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署名「宇同」。

  [416] 熊十力:《原儒》(上、下),上海,龍門書局,1956。

  [417] 熊十力:《體用論》,上海,龍門書局,1958。

  [418] 熊十力:《明心篇》,上海,龍門書局,1959。

  [419] 任繼愈:《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北京,三聯書店,1963。

  [420]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421]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422] 杜國庠:《先秦諸子的若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5。

  [423]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

  [424]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425] 楊榮國主編:《簡明中國哲學史(修訂本)》,「序言」,1、2、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26] 金春峰:《唯心主義在一定條件下起進步作用》《對唯心主義要具體分析》《作為哲學思想發展前進的一個環節的唯心主義》,載《讀書》,1980(1、2、3);方立天:《評唯心主義在社會史上的作用》,載《人民日報》,1980-7-17;王樹人:《關於唯心主義在一定條件下起進步作用的問題》,載《人民日報》,1980-8-18;包遵信:《再談歷史上哲學唯心主義的評價問題》,載《哲學研究》,1980(9)。

  [427] 蕭箑父,李錦全主編:《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28]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北京,中華書局,1983。

  [429] 蕭箑父,陳修齋主編:《哲學史方法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

  [430] 李宗桂:《馮友蘭「抽象繼承法」理論的省思》,載《哲學研究》,1998年增刊。

  [431] 李澤厚:《秦漢思想簡議》,載《中國社會科學》,1984(2)。

  [432] 李宗桂:《相似理論、協同學與董仲舒的哲學方法》,載《哲學研究》,1986(9)。

  [433] 張紹良:《研究中國哲學史上的範疇和重要概念》,載《光明日報》,1981-4-30。

  [434] 湯一介:《論中國傳統哲學範疇體系的諸問題》,載《中國社會科學》,1981(5)。

  [435] 岳華整理:《關於研究中國傳統哲學範疇問題的討論》,載《中國社會科學》,1982(1)。

  [436] 《中國哲學範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37] 《筆談中國哲學史範疇研究(一)》,載《求索》,1984(1);《筆談中國哲學史範疇研究(二)》,載《求索》1984(2)。

  [438]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439]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

  [440]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441]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42] 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443]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新編》「自序」中說:「哲學史有各種的寫法。有的專講狹義的哲學,有的著重講哲學家的身世及其所處的政治社會環境,有的著重講哲學家的性格。……在《新編》裡邊,除了說明一個哲學家的哲學體系外,也講了一些他所處的政治社會環境。這樣作可能失於蕪雜。但如果作得比較好,這部《新編》也可能成為一部以哲學史為中心而又對於中國文化有所闡述的歷史。如果真是那樣,那倒是我求之不得的。」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1冊,2~3頁。實際上,應該說馮友蘭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新編》確實是一部以哲學史為中心而又對中國文化有所闡述的有特色的哲學史著作。

  [444]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445] 楊國榮:《王學通論》,上海,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

  [446]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447] 李宗桂:《文化批判與文化重構——中國文化出路探討》,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

  [448] 張岱年主編:《國學叢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1996。

  [449] 湯一介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論著輯要叢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450] 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51] 龐朴:《良莠集》。

  [452] 湯一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275~277頁,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

  [453] 張岱年:《文化與哲學》,「自序」,1頁,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

  [454] 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

  [455]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

  [456]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1。

  [457] 李宗桂著,李宰錫譯:《中國文化概論》,漢城,東文選出版社,1991。

  [458]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459] 同上書,487頁。

  [460] 呂希晨主編:《中國現代文化哲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461] 馮天瑜:《中華元典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62] 李中華:《中國文化概論》,北京,華文出版社,1994。

  [463] 許蘇民:《文化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64] 司馬雲傑:《文化價值哲學》(多卷本),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1995。

  [465] 陳筠泉,劉奔主編:《哲學與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466] 方克立,李錦全主編:《現代新儒家學案》(上、中、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467] 方克立,李錦全主編:《現代新儒學研究論集》(一、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1992。

  [468] 方克立,李錦全主編:《現代新儒學研究叢書》(24冊),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近年分別出版。

  [469] 方克立,張品興主編:《現代新儒學輯要叢書》(15冊),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1996。選取對象為梁漱溟、熊十力、馮友蘭、賀麟、方東美、錢穆、馬一浮、張君勱、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余英時、杜維明、劉述先、成中英。

  [470] 方克立:《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471] 郭燦:《中國人文精神的重建》,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472] 李錦全:《人文精神的承傳與重建》,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

  [473] 李宗桂:《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

  [474] 王曉明編:《人文精神尋思錄》,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

  [475]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1~6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989。

  [476]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1~4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77]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已經出版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94)。

  [478] 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中、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985。

  [479] 蕭箑父,李錦全主編:《中國哲學史》(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83。

  [480] 蔡仲德:《校勘後記》,載馮友蘭:《中國現代哲學史》,278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481]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82] 錢遜:《先秦儒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483]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484] 孔繁:《魏晉玄談》,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485] 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87。

  [486]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487]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488] 蒙培元:《理學範疇體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89]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490] 石訓等:《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91] 蔣國保等:《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492] 馮契:《中國近代哲學的革命進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93] 呂希晨:《中國現代哲學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4。

  [494] 張豈之主編:《中國儒學思想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

  [495] 趙吉惠等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496] 龐朴主編:《中國儒學》(1~4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

  [497] 熊鐵基等:《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498] 方克立:《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99]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90。

  [500]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1991。

  [501] 夏甑陶:《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1996。

  [502] 丁偉志,陳崧:《中西體用之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503]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504]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505] 李志林:《氣論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506] 祝亞平:《道家文化與科學》,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5。

  [507] 辛冠潔,蒙登進等主編:《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3卷4冊),濟南,齊魯書社,1980。

  [508] 辛冠潔,蒙登進等主編:《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續編,4冊),濟南,齊魯書社,1982。

  [509] 辛冠潔,蒙登進主編:《中國近代著名哲學家評傳》(2冊),濟南,齊魯書社,1982。

  [510] 匡亞明:《孔子評傳》,濟南,齊魯書社,1985。

  [511] 蔡尚思:《孔子思想體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12]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513]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514]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15] 周桂鈿:《虛實之辨——王充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16]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517]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518]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19] 張立文:《走向心學之路——陸象山思想的足跡》,北京,中華書局,1992。

  [520] 郭齊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521] 邱漢生:《四書集注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522] 辛冠潔等主編:《中國古代佚名哲學名著評述》(3卷),濟南,齊魯書社,1985。

  [523] 牟鍾鑒:《〈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7。

  [524]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525]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87。

  [526] 張立文:《和合學概論——二十一世紀文化戰略的構想》(上、下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527]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79。

  [528]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

  [529]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1~4卷),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530]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

  [531] 張立文:《周易思想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532] 張立文:《帛書周易註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533]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要》,濟南,齊魯書社,1994。

  [534] 蕭漢明主編:《醫易會通精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535] 羅熾:《中華易文化傳統導論》,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

  [536]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中國哲學史教學參考資料》(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81~1982。

  [537] 方克立,楊守義,肖文德編:《中國哲學史論文索引》(5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1994。

  [538] 方克立,王其水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539] 「當代哲學叢書編委會」編:《今日中國哲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

  [540]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編:《中國哲學年鑑》,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哲學研究雜誌社先後出版。

  [541] 張岱年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哲學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

  [542]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543] 張岱年主編:《孔子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

  [544] 方克立主編:《中國哲學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545] 中國孔子基金會編:《中國儒學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546] 趙吉惠主編:《中國儒學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547] 黃開國主編:《經學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548] 劉建國:《中國哲學史史料學概論》(上、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549]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

  [550] 商聚德:《關於完善「中國哲學史史料學」體系的構想》,載《河北大學學報》,1999。

  [551] 任繼愈主編:《宗教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

  [552]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計劃出版8卷,已經出版第1、第2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1985。

  [553] 方立天:《佛教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554]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55] 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556]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57] 郭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86。

  [558] 郭朋:《隋唐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80。

  [559] 郭朋:《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560] 石峻,樓宇烈,方立天等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3卷),北京,中華書局,1981~1987。

  [561]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62]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563] 卿希泰:《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564] 牟鍾鑒等:《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

  [565]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566] 伍雄武等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哲學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567] 伍雄武主編:《彝族哲學思想史論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568] 伍雄武主編:《納西族哲學思想史論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569] 劉長林:《內經的哲學和中醫學的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570] 李申:《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571]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72] 周瀚光:《傳統思想與科學技術》,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

  [573] 王慶憲:《中醫思維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574] 邱鴻鍾:《醫學與人類文化》,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575]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76] 李經緯等:《中國古代文化與醫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577] 徐儀明:《性理與岐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578] 黃崙:《醫史與文明》,北京,中國中醫出版社,1993。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