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人理念和思維方式的

2024-08-14 17:39:02 作者: 李宗桂

  相似相通《淮南子》約成書於文、景之時,於武帝即位之初獻上。《春秋繁露》由劉向編訂,但其思想和「天人三策」一樣,在武帝時即已產生了重大影響。兩書所宣揚的政治思想,所闡發的天人關係,所顯露的思維方式,都有相同之處。

  「究天人,通古今」「務為治」,是兩書的首要共同點。

  《淮南子·汜論訓》說:「百家殊業,而皆務於治」,表白了自己著述的目的。在《修務訓》中,它表露心聲說,聖人不以身賤為恥,而以道之不行為愧;不以人生短促為憂,而以百姓窮困為慮。可見「為治」心切!它還強調,聖人既要知天,也要知人,否則,既不能「與俗交」,更無法「與道游」。只有「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行」,才能「任於世」[239]。同時,它還論述了自己的主張,是既「言道」,又「言事」,以便「與世浮沉」,「與化游息」[240]。本著這種因任的原則,他自許其可以「統天下,理萬物,應變化,通殊類」,可以「綱紀道德,經緯人事」,具備天地人事之理、帝王統治之道。這充分表明,作者是要為封建王朝提供一套治國治民的理論,為現實政治服務。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思想的集中體現,它與《舉賢良對策》一樣,探討的中心問題是天人關係,古今道理,為統治者提供「大道之要,至論之極」[241]。在對漢武帝的策問時,董仲舒認為,《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以此為目標,他認為百家雜陳,各主其是,是對大一統局面的妨礙,因此他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便一統紀,明法度,使民知所從。這是董仲舒「務為治」思想的典型表現。事實上,圍繞著便於武帝「持一統」的中心,《春秋繁露》全書所著力論證的,無論是天人感應和陰陽五行,還是仁義道德和三綱五常,都是為了使皇位和整個封建統治「傳之無窮,而施之無極」,「永維萬世之統」,實現「天不變道亦不變」[242]的夢想。這當然是徹頭徹尾的「為治」了。亦正如此,漢代劉向稱讚董仲舒「有王佐之材,雖伊呂無以加,管晏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243]。

  承認天人相通,宣揚天人感應,是兩書的又一共同點。《淮南子》以事物的相類來推論天人相類進而論證天人相通相感。它認為,天將颳風,草木未動,而鳥已飛翔;天將下雨,烏雲未聚,而魚已張口吸氣。這是因為「陰陽之氣相動」,因此,「寒暑燥濕,以類相從」[244]。人的精神肢體,都「取象於天」,以「比類其喜怒」[245]。它還說,「天之與人,有以相通也……萬物有以相連」,其表現是國家危亡則天象變化,其內在原因是「精祲有以相盪也」[246]。高誘把「精祲」解作「氣之侵入者」,可見《淮南子》是以性氣象薄來說明天人相類的。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既然天人相類,以類相從,有以相通,那麼,順理成章,《淮南子》引申出天人相副的論斷。它宣稱《時則訓》的旨意是「上因天時,下盡地力,據度行當,合諸人則。形十二節以為法式」。高誘註解「形十二節」說,「一月為人一節」,可見《淮南子》把人體與月令相耦合。在《精神訓》中,則乾脆以人體比附自然:「故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藏九竅,三百六十六節。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在《天文訓》中,它認為人的「空竅肢體,皆通於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竅。天有四時,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節,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節」。這些議論,著重於人體與自然現象在數目上的相同,說明天人一體,天人相副。所以,它的結論是:「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內,一人之制也。」[247]

  說明事物相類、相符,可以「陰陽之氣相動」,自然就可以「明物類之感,同氣之應」[248],天人可以相互感應了。

  在《覽冥訓》中,作者說:「夫物類之相應,玄妙深微,知不能認,辯不能解。故東風至而酒湛溢,蠶咡絲而商弦絕,或感之也。畫隨灰而月運闕,鯨魚死而彗星出,或動之也。……故山雲草莽,水雲魚鱗,旱雲煙火,涔雲波水,各象其形類,所以感之。」因為「物類相動,本標相應」,所以,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方諸見月而津而為水。[249]根據這種類感類動的理論,彈琴也就必然出現「叩宮而宮應,彈角而角動」的同音相應現象。[250]這些大都是自然界的同類感應現象。

  在揭示事物的相類——相副——相感,並論證了自然界的同類感應之後,《淮南子》緊扣其「務為治」的宗旨,把社會政治現象與自然現象聯繫起來,進一步論證天人之間的感應,並藉此闡明政治的清明和昏暗,以及人主從政之道。

  《淮南子》認為,君主的政令與時令相聯繫。如果「孟夏行秋令,則苦雨數來,五穀不滋……」,「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窒;行冬令,則國多盜賊,邊境不寧,土地分裂……」[251]它還說,如果太白星「當出而不出,未當入而入,天下偃兵;當入而不入,當出而不出,天下興兵」,紫宮、軒轅、咸池、天河四星可以司賞罰。[252]這就把君主政令與自然時令、社會治亂與天文現象聯繫起來,為勸導君主適時行政製造了根據。

  此外,《淮南子》的作者還相信「土龍致雨」的迷信。如說:「聖人用物,若用朱絲芻狗,若為土龍以求雨。芻狗待之而求福,土龍待之而得食。」[253]這是天人感應思想的另一種表現。

  《春秋繁露》與《淮南子》最大、最明顯的共同之處,就是在於天人感應的思想以及相應的論證手法,特別是語言方面的驚人相似。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利用當時充塞於社會各個領域的陰陽五行學說,論證其天人感應思想,構建其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系。他將陰陽貫注於天、人和社會。他認為,「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254],人被浸染在陰陽二氣之中,「而以治亂之氣與之流通,相殽饌也」[255]。這就不僅把陰陽注入了天、人,而且注入了社會治亂之中。進一步,他還宣稱:「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256]陰陽有主次之分,陽主陰次,這就把社會上的人際關係固定下來,模式化了。

  為了說明陰陽消長的動力何在以及事物發展的次序怎樣,董仲舒將五行、四時、四方與陰陽相配。在他看來,陰陽消長的原因,在於五行的「相生」和「相勝」。由於五行生勝,才使自然界四時代謝,社會上王者四政(慶賞刑罰)迭用,個人四氣(喜怒哀樂)轉換。而這些變化和發展則是按五行的次序進行的。木是五行之始,水是五行之終,土居五行之中,「此其天次之序也」[257]。在把陰陽與五行熔鑄為一的同時,為了增強宇宙系統得秩序性和穩定性,董仲舒又把四時四方與陰陽五行相結合。他說,五行中「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258],「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259]。同時,他還認為春夏秋冬分別代表愛樂嚴哀「四志」,符合「四時之則」[260]。春夏秋冬分別有生養收藏的功用,而「聖人副天之所行以為政」,故以慶賞刑罰四政副春夏秋冬四時的暖暑涼寒,這是「以類相應也,如合符」[261]。由此,他下結論說:「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262]

  可見,董仲舒將陰陽五行貫注於天、人、社會,是為了從類別上聯結事物,溝通天人,使其以類相感,「人類相動」。據此,他提出了「物以類動」的論點。可以看到,《淮南子》與《春秋繁露》在論證其天人感應思想時,都是以事物類的相似和數的相同為感應基礎,通過天人相類——天人相副——天人相感的邏輯演進,通過由此及彼的類推而論證其思想觀點的,這是時代思潮和社會風尚的反映。

  就思維方式而言,以天地人相互參照,從宏觀著眼,突出整體觀念,並以直觀類推為其構建理論體系的方法,是兩書的第三個共同點。《淮南子》認為,「欲知天道,察其數;欲知地道,物其樹;欲知人道,從其欲」[263]。人君治國,只有「上因天時,下盡地財,中用人力」,才能「群生遂長,五穀蕃殖……」[264]在談到著書是為了紀綱道德,經緯人事時,它表白自己的方法是「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諸理」[265]。它還宣稱,五帝三王蒞政施教,也是「仰取象於天,俯取度於地,中取法於人」[266]。凡此等等,都表明《淮南子》的作者們在考察問題時,是以天地人相參,從整體考察問題的。

  在思維方式方面,《淮南子》長於類比和類推,往往是「舉類而實(明)之」[267]。它在分析當時廣泛流行的鬼神傳說時,認為在位者是借鬼神以「總形推類而為之變象」[268]。從上述《淮南子》關於天人感應的思想中也可以看出,它是利用事物現象上的類同或數目上的相似,由此推彼,以小推大,以微求著的。例如它說:「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懸羽於炭而知燥濕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又如,「見空木浮而知為舟,見飛蓬轉而知為車。……以類取之」[269]。

  《春秋繁露》為了替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製造理論根據,以更加宏大的氣派,貫通天地人,著眼整個世界。《王道通三》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又說:「天地與人,三而成德。」[270]「天地、陰陽、木火土金水九,與人而十者,天之數畢也。」[271]諸如此類,都可看出《春秋繁露》是以整個世界為思考對象的,把天地人看做一個有機聯繫的系統,天和人則是相互對應的兩大參照系統。

  在構造自己的理論體系時,《春秋繁露》是以類比和類推為基本方法的。它沿用《春秋》「伍其比,偶其類,覽其緒,屠其贅」的方法,「貫比而論是非……援比類」,以使「人道浹而王法立」[272]。在具體論證天人感應觀點時,它更是廣泛採用了這種方法,由類同而類感,由類感而類推。在此過程中,它往往利用日常經驗,憑著直觀感覺辦事,雖然有很大或然性,但使人在心理和習慣上易於接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