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建設

2024-08-14 17:34:50 作者: 李宗桂

  經濟全球化作為當今世界文明發展的潮流,近年日益受到各國政府和學術界的密切關注。就中國總的情況而言,人們對於經濟全球化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研討甚多,同時也對其與國際政治關係、與對外開放的關係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是,對於經濟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建設的關係的探討,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相當不夠。而這個問題的研究,對於我們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態勢中,既順應人類文明發展的潮流,又保持並發展民族文化的特質,建設「中國特色」的文化,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1.經濟全球化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一般說來,經濟全球化是以科技進步為基礎,以知識經濟為依託,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跨國公司為主要動力的世界範圍的產業結構調整,其實質是全球經濟市場化。經濟全球化以數位技術革命為先導,它包括生產、銷售、金融和科技四個方面的全球化,而以生產和銷售的全球化為主要特點。跨國公司通過國際投資形成生產、銷售的全球化,從而形成新的國際關係體制和產業結構格局。以信息產業為軸心的「新經濟」的出現,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徵。發達國家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和受益者,發展中國家則面臨挑戰和機遇並存甚至挑戰大於機遇的艱難抉擇。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和平與發展」這個世界主題的具體表現,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最近二十年的世界經濟發展態勢表明,經濟全球化不僅使得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在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支持下,創造了歷史上少見的經濟繁榮,而且也使發展中國家獲益匪淺。經濟全球化的潮流,越來越將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體制的國家沖刷到相同的經濟河道上,即通過知識經濟、信息產業的渠道,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配置資源,使整個社會經濟市場化,從而迅猛地發展社會生產力。無論人們的主觀意願如何,經濟全球化已經並將進一步使得不同國度之間的經濟聯繫更為緊密,市場經濟的因素日益滲透於社會生活之中。總的看來,經濟全球化對於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當順應經濟全球化的世界潮流,進而推動「和平與發展」的歷史進程。

  應當看到的是,經濟全球化固然極為深刻地對各國的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思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始終還是有限度的。無論如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體制和經濟建設思路,不可能被全球化浪潮沖洗得與發達國家完全一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由於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歷史文化傳統的不同,對於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理解,以及其參與程度和方式,都有重大的區別。中國、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與歐美發達國家乃至東方發達國家如日本、新加坡之間,有著不言而喻的區別,固不用說;甚至,同是發達國家,日、美、英、法、德等國之間,其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模式及其價值追求,也頗為不同;而同是發展中國家,中國、越南、埃及、巴基斯坦,又各不相同。因此,將經濟全球化理解為各國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價值取向的完全趨同,至少是一種誤解,是一種主觀願望。

  就文化的層面而言,經濟全球化最終會影響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影響到各個民族文化的發展。生產、銷售、金融和科技的全球化,以信息革命為重心的科技革命,對於不同民族文化的價值系統、思維方式、倫理觀念、國民品性以至審美情趣,都會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這個影響在於,無論是主動的參與,還是被動的屈從,各民族文化都會認識到世界文明發展的潮流,感受並理性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對於本民族的影響,促使人們去思考如何應對這個歷史潮流,革故鼎新,繼往開來。在這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間,通過交流,會在某些問題上取得共識。比如,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都要面向世界,不能故步自封,孤芳自賞,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而動,而要與時俱進,對外開放,對內改革。曾經自外於世界經濟體系和發展進程的發展中國家的歷史,就是明證。中國幾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實踐,帶來了前無古人的社會迅猛發展;越南近年實行的「革新開門」政策,使本國的經濟社會進步巨大;朝鮮近年來採取的一系列內政外交方面的調整,也使自己的國家產生了新的活力。這些,都是經濟全球化正面效應的體現。又如,以信息革命為強大動力的科技全球化,會大幅度地提高社會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從而進一步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因此,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需要認真對待科技全球化,參與其中,以豐富自身,強大自身。但是,這種共識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技術層面的調整,而不屬於價值系統的變革。換言之,這種共識的出現,並不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改變。

  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個宏富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規、習俗乃至各種習慣,它既是既往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識的積澱,又是當下該民族的時代精神和價值取向的凝結。民族文化反映著該民族成員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理想人格、倫理觀念、國民品性等屬於「深層結構」的東西,反映著特定的人際關係和價值體系。這種深層結構的文化,及其所承載著的人際關係和價值體系,充分地反映著文化的民族性。而所謂文化的民族性,實質上就是一定民族與別的民族在文化特質方面的根本區別。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天人合德、貴和尚中的精神,崇尚整體、倡導協同的精神,人們對它的價值評價儘管見仁見智,但其與西方文化有著強烈的反差,則是不爭的事實。從根本上講,作為價值系統、文化模式集中反映的文化的民族性,只要該民族存在,就不可能消失。中華民族文化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其間經歷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外來文化的衝擊和挑戰,特別是遭受了近代意義的「西方文化」的狂飆式的震撼(亦即人們通常比喻的「歐風美雨」的吹襲),卻依然以其獨特的風貌挺立於世。儘管現在的中華民族文化已經滲入了不少外來文化的成分,特別是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影響甚深,但是,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政府及其人民,絕不會因此而否認中國文化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化類型的存在,「中國人」「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早已是無須論證而客觀存在的一種民族標識、一種文化價值。同理,被稱為「民族熔爐」的美國,無論其外來移民如何增加,無論其具有「亞洲價值觀」的東方移民如何保持並弘揚其民族文化,最終卻沒有也不可能改變「美國文化」的特質,其間的道理十分簡單:「美利堅」民族存在,「美國文化」的價值系統就不可能根本改變。在歐洲,同為歐盟成員國,甚至同為「申根國家」,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之間,其文化價值觀各異其趣,具有強烈的民族特徵,沒有人會認為它們是「一體」的、同質的。可見,經濟全球化絕不可能徹底化掉文化的民族性。甚至,由於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的存在,有時反而會強化文化的民族性。前兩年始自東南亞、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導致中國政府反省經濟全球化對本國金融的影響,採取一系列措施,建立既適應經濟全球化而又符合本國國情的金融體制,防範金融風險,凸顯了中國特色的憂患意識、國情意識、民族意識;韓國不少民眾自發地捐獻美元、黃金給政府,力圖挽救瀕危的經濟,弘揚了民族精神;泰國也有類似情況。這些,都說明經濟全球化並不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