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文化素質是多元開放系統

2024-08-14 17:34:19 作者: 李宗桂

  民族文化素質是一個民族精神風貌的顯現,是該民族在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理想人格、國民品性以及審美情趣等方面的綜合素質的反映。

  民族文化素質中的「文化」,如果從本質上概括,就是「人化」,即人在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踐過程中,人類理性精神的外化和普遍化。這種「文化」,當然包括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為書本知識的多少,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讀書」的多少。但是,從實踐的角度看,這僅僅是問題的一方面,而且不能說是根本的方面。因為,我們這裡所說「人類理性精神」,本質上是指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發展能力,即對精神、價值、信仰、追求等「形而上」的東西的認知、把握和實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讀書」的多少與文化的高低之間,並沒有邏輯的必然性。相反,在實際生活中,只要人們運用掌握的知識,正確反映客觀世界,科學地發揮能動作用,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就是有「文化」的表現。因此,人們在實踐中堅持正確的精神、價值、信仰、追求,並為之竭心盡力,便是有「文化」,否則便是「沒文化」,甚至是「反文化」。

  

  在古代社會,沒有條件讀書的廣大農民、工匠、市民占人口的絕大多數,正是這個「絕大多數」,構成社會實踐的主體,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力量。儘管官修史書像魯迅先生所批評的那樣,沒有載有諸如「泥水匠列傳」「木匠列傳」之類的內容,但正是無數的工匠和農民、商人——傳統的「士、農、工、商」中的後三者——創造了古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構築了古代民族文化素質的長城,成為推動中國文化發展的最為基本的力量。這剛好證明,「讀書」的多少,並不等於「文化」的有無,更不單純決定「文化」的高低。

  我們在探討民族文化素質問題的時候,十分強調廣大人民在整個民族文化素質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實踐的作用,並不是要否定知識分子在民族文化創造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並不是要否定間接知識(書本知識)的作用。相反,我們極其重視這種作用,並一貫認為「思想家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知識分子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是民族文化素質的重要表徵,同時,知識分子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重要力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尤其如此。我們要著力反對的,是那種把民族文化素質簡單化地歸結於甚至等同於讀書多少、學歷高低的片面認識而已。而近年有關民族文化素質的討論,確實存在著單純強調書本知識和學歷學銜的偏向,存在著否定廣大群眾(特別是缺少或者沒有書本知識的群眾)在民族文化素質整體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誤區,因而我們這裡要詳細申論、著力針砭。

  從理論思維的角度審視,民族文化素質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而是一個多層次的開放系統。概略而言,這個系統由知識系統、價值系統和認知系統等子系統構成。其中,知識系統分別由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等要素構成;價值系統分別由靈肉關係、群己關係、心物關係等要素構成;認知系統分別由主客關係、古今關係、中外關係等要素構成。在「文化」即「人化」的規整和提升基礎上,這些子系統及其要素以社會心理為依託,以現實的社會運動為基礎,通過交相滲透,彼此作用,互為發明,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民族文化的發展。當然,正如上文所強調的,民族文化素質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個子系統的構成要素會有所不同,特別是構成要素的內容和性質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中國古代,自然知識停留於經驗直觀的水平,局限於天圓地方、天人感應之類的籠統的、非科學的認識;而在現代,自然知識已經包括了生態平衡、宇宙飛行、星球開發等前所未有的內容。就價值系統而言,古代以被動順應為主導思想的「無以人滅天」的天人關係論,以道德自足為精神追求的天人合一論,在現代則改變為因認識到自然和人類之間的相互依賴,而主動創造自然與人類相互協調的宇宙萬物整體動態平衡論。古代以農立國,社會政治結構是宗法專制的極權政治,重義輕利的本能性的價值取向居於主導地位;而正在奔向現代化康莊大道的當代中國,以文明、富強、民主為目標,以工業化為功力,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前提,重視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講究效益,反對空談道義,義利並舉的價值取向占據上風。誠然,民族文化素質作為一個開放的多元系統,其子系統及其要素會根據時代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但它的總體格局則是相對穩定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比較客觀地認識並不斷有針對性地提高民族文化的整體素質。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