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歸附

2024-07-18 07:27:20 作者: 黑咖啡少糖

  莽白留下的緬軍投降後,朱由榔發現身邊到處都是俘虜。

  磨盤山之戰的一千多現在都已算是「老人」;蠻莫的五千多以前都是農奴,也還算可控;新抓的緬甸正規軍俘虜就讓人很頭疼了。

  他們不但數量龐大,遠遠超過天威營和三宣土司聯軍,還建制完整,最難處理。

  這些人不儘快妥善安置,就是一個巨大的定時炸彈,隨時有反噬的危險。

  

  幸好朱由榔很快遇到來自下游的友軍哨探,得知不遠處有現成的基地——白文選見大批船隊向下游逃竄,知道緬軍肯定已經潰敗,便派出哨探逆流而上搜索友軍。

  現在白文選率三千多明軍在妙當駐防,糧草充足,又有現成的營地,很適合休整。

  幾個將領商議後,一致決定先將俘虜先帶到那裡,再做詳細的甄別處理。

  白文選是沙場宿將,在劉文秀病死,孫可望叛逃後,他在西營的地位僅在李定國之下。

  由於經常打勝仗,白文選在處理俘虜方面經驗豐富,很有心得。

  首先,他將俘虜隊伍中所有軍官都挑了出來,單獨關押在很遠的地方。普通士兵也全部被打散,特別是老鄉之間更不能聚集在同一個營房。

  白文選告訴朱由榔,把軍官和士兵分開,讓熟人之間難以互相接觸,就能徹底破壞原來的組織體系。這樣俘虜們就算心中不滿,也找不到可以追隨的人,大規模譁變就會失去醞釀的土壤。

  而且軍官掌握大量有用的軍事情報,比普通大頭兵更值得花精力去仔細審查,單獨關押也更容易套話。

  其次,白文選還為俘虜們安排了很多任務,包括建碼頭,蓋倉庫,修望樓,挖壕溝,壘碉堡等等,全都是重體力活。實在沒事幹的,就讓他們找個地方挖坑,再讓另一個伙俘虜填坑。

  為了方便指揮俘虜幹活,他將五十人編成一個俘虜隊,挑選一個普通士兵作為隊長,維持基本的秩序,對付俘虜里的刺頭。

  這些俘虜隊長既沒有威望,和手下的人也不是同鄉,只能聽命於明軍,成為明軍忠誠的狗腿子。

  總而言之,每個人都不能閒著,每天都有活干,才沒時間去其他的事。

  白文選還規定俘虜每天只吃一頓,每頓半碗米飯,讓他們時刻處於飢餓當中。這樣折騰一兩個月,連胖子都會被折磨成皮包骨,就更沒力氣造反了。

  朱由榔對這些管理俘虜的方法嘆為觀止,覺得簡直可算是一門管理學,非常值得借鑑發揚。

  不過這套組合拳也有瑕疵,俘虜們在飢餓和惶恐中度過,心中難免會怨恨,需要一直嚴密監管才能防止他們逃跑。

  而且高強度的重體力活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一直吃不飽飯,他們的身體肯定吃不消,死亡率肯定不會低。

  朱由榔挑選了一些普通士兵來審問,發現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臨時徵召的農奴,打仗不太行,耕地種田倒是一把好手。

  現在明軍不但缺錢糧,也缺勞動力,與其讓這些俘虜變成消耗品,還不如將他們轉化為子民。子民的生產效率會更高,監管成本更低,綜合來看更為划算。

  於是他找到白文選,提出應適當改善俘虜的生活條件,畢竟每天只吃半碗飯實在太慘了。

  「陛下還是太仁慈了啊,這些都是異族,怎麼能當成子民對待呢……」

  白文選覺得天子這個毛病得改改,但俘虜都是對方抓的,理論上都天子的個人財產,自己有什麼立場去反對呢?

  在朱由榔的要求下,俘虜的待遇有了一些改善,只要老實招供,積極幹活,儘量不要打罵。伙食方面也做出了一些調整。

  服從指揮,表現積極的俘虜隊可以適當獎勵,每日增加到兩頓,每頓半碗。表現特別優秀的俘虜隊,還能獲得一些鹹魚、鹹菜之類的小菜。

  在食物的激勵下,妙當很快就變成一個大工地,里里外外幹得熱火朝天。

  孟拱、孟密以及木邦的大小土司們一直在觀望,看到明軍半年內連續打了幾場大勝仗,都覺得大明朝武德充沛依舊,隱約有中興之象,至少在西南站穩腳跟沒有問題。

  他們或派出子侄作為使者,或親自來到妙當,拿出神宗、英宗,甚至成祖授發的印信,表示從來沒有忘記過大明臣子的身份,願意重新歸附朝廷。

  這麼多年來一直屈服外邦,身在曹營心在明的日子過得太苦了,請皇帝千萬不要拒絕。

  朱由榔以君臣之禮接見了這些土司頭領和使者,言辭中透露出讚許之情,盛讚他們識大體,顧大局。

  看到駐紮在妙當的明軍兵強馬壯,孟密宣撫使更進一步,提出讓朝廷派出官吏,接手當地的寶井。緬軍撤退後,緬廷官吏連夜逃跑,現在沒有人在井邊上收稅,他覺得心裡很不踏實。

  孟密原只是安撫司,歸木邦宣慰司管轄,在萬曆三十三年之前,一直是雲南最大的玉石產區。

  當時的萬曆皇帝還專門派出鎮守太監,駐紮在當地收稅,為京師搜集用以進貢的珍品。

  孟密土司靠挖寶石,獲得巨大利潤,實力不斷增強,逐漸超過了木邦宣慰司。後來萬曆皇帝下詔,將孟密升級為宣撫司,正式成為獨立的小王國。

  孟密既然已經決定歸附,對明廷如何向他們徵收寶石稅的問題,特別關心。

  「哦?緬王以前是怎麼定的?」

  「回稟陛下,挖出的普通寶石緬王拿走三成,我們留七成,」孟密土司表現得非常順從,又道:「當然,如果挖出了珍品,他們是要直接沒收的。」

  朱由榔覺得對方的話不盡不實,肯定有所虛報。

  緬王會那麼仁慈,只收三成的稅?他估計緬廷至少也要收六成,品相特別好的寶石直接沒收是應有之義,如果一直挖不到珍品,說不定還要加征。

  他想了一陣,決定同意延續對方所說的稅率,只收三成。

  和其他土司的談話也大同小異,頭領們除了希望朝廷在這裡維持軍事存在,所關心的都是稅賦的問題。

  朱由榔慷慨表示,保護臣民安全,是朝廷不可推卸的責任。三宣六慰本來就是大明的領地,保衛疆土,是軍隊的天職,明軍是不會撤退的。

  不信的話,去妙當的工地看看,朝廷如此大興土木,修築防禦工事,像要走的樣子嗎?

  稅賦方面也不用擔心,珠寶、玉石、柚木、布匹等特產,都按以前的比例收稅,甚至更低。

  但所有貨物必須運到蠻莫或者妙當,向商人出售。朝廷不收實物,只按售價收取稅金或者等價糧食。

  白文選對這個規定有點不理解,柚木就算了,必須通過伊洛瓦底江水運,無論是商販還是土司,都難以逃稅。玉石這種單價高,體積小的東西,根本沒辦法限制。

  土司們隨便派一個人就能將幾十斤玉石偷偷帶到阿瓦售賣,這個規定肯定無法徹底實施。

  「水至清則無魚,有些人一定要逃稅也無妨,太過份的土司教訓一下就是。」

  朱由榔對此很看得開,派幾個太監去看著寶井就能高枕無憂了?沒那麼簡單。

  這個時代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徵稅,大體能過得去就很不錯了。

  只要大部分寶石能造冊登記,並在妙當售賣,就能基本達到控制土司的目標。當寶石商人逐漸被吸引到這裡集中採購,妙當就會逐步變成一個寶石集散中心。

  土司們慢慢會發現,與其跨越重重險阻,偷偷到阿瓦城售賣,還不如在妙當出售實在。這裡稅收更低,出手更快,還更安全。

  寶石、柚木這些東西,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埋在土裡一文不值,只有當成商品賣出去才值錢。

  朝廷控制銷售渠道,在交易環節獲利,錢才賺得輕鬆、長久。

  不過這都建立在伊洛瓦底江能恢復正常通航,商人能自由貿易的前提下。如果一直打仗,是不可能有人敢來做生意的。

  五月中旬,緬王莽達派來使者團,向大明皇帝提出和談的意願。

  領團大使是緬廷主事大臣簡牙變,他隨莽白撤回阿瓦城後,立即被莽達扔進監獄,差點掉了腦袋。不過莽達很快發現,大臣里只有他最了解明國,主持和談非他莫屬。

  於是這個大明通又被莽達從監獄裡撈了出來,不但官復原職,還獲得「對明和談特使」的頭銜。

  朱由榔也不想兩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畢竟清軍才是明廷最大的敵人,背腹受敵非常不利。而且太子朱慈煊還在他們手上,這個問題遲早要解決。

  帶著這樣的心態,他和白文選、靳統武一起接見了緬邦使團。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