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重要的改制
2024-07-12 16:23:50
作者: 明鏡要高懸
禮房掌典禮、上下關係(即上級來人迎接招待,以及本府到縣以下走訪探查)、官員任職來往迎送、驛站和通信。
禮房很多原本的功能被切除,但新增了驛站和通信,管理的人和事又多了很多。
刑房掌刑法、獄訟,包括關押犯人,和問罪斬首等。
工房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包括各類倉庫的建設維護。(軍事倉庫除外)
刑房和工房的功能和以前差不多,只是說的更加詳細。
學房掌科舉、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管理,這塊是從以前的禮房剝奪出來的。
現場的教諭、教授們聽到眼睛一亮,感覺到自己權職似乎也變大了。
本書首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科房掌各種工匠管理、本地科技發明創新、部份軍事工具器械的製作維護(比如西征和北伐時的武鋼車,拋石機、各種冷兵器)、農具建造等。
醫房掌當地醫院,主要負責當地醫生,醫士,護士的培養、管理,當地疾病的治理,包括瘟疫的管理。
捕房由部份衙役和巡檢司併入,掌當地治安、破案、捉拿犯人、處理百姓糾紛,打擊各種犯罪、城門守衛、驛口檢查,並負責與當地錦衣衛聯繫。
稅房掌當地各種銀錢稅收(糧稅和實物稅歸戶房),基本就包括了商稅和海貿稅,有港口的府縣,還要負責港口檢查、進出稅收。
秦漢說完十二個房的功能,現場和官員們紛紛臉露喜色,因為這次擴了很多官,意味著要多很多司吏,很多人可能都在想,可以推薦自己心腹或親屬了。
畢竟現場有一半官員都是本地人擔任的。
秦漢這時又道,縣級以後和州府一樣,設十二房。
每房設司吏一名,副司吏兩名,典吏六名。
現場這下譁然。
因為以前明朝各府,每房為司吏一名,典吏兩名。
沒有副司吏,更不會有六名典吏。
立刻有同知驚問:「六房變十二房,一房吏員從三人變成九人,這要多幾倍吏員,從哪來?要新招嗎?」
秦漢搖頭:「不新招,按朝廷律,有五分之一從今年新退役將士中抽取,另五分之四由原各房雜職中經考核錄取,首先的要求是,都會識字,上過小學,中學的優先。」
現場再次譁然。
以前的雜職沒有編制,都由當縣裡和府里自己說了算,各房司吏都能決定人選,本地人甚至可以安排自己兒子,侄子,家屬親人進來。
很多人還真是沒上過學的人。
現在朝廷改制,由雜職中晉升吏員,經過簡單的考核就能錄取,其實是個捷徑,但識字這關,估計能打掉很多關係戶,特別是本地官吏的親屬,頓時現場有很多臉色不好看了。
洪熙立朝十幾年,下面縣府中其實不少雜職都是三四十歲的本地人,很多甚至是以前的青皮,比如巡檢弓兵就由大量青皮擔任。
更多的都是本地官吏的家屬,而三四十歲這個年紀里,不識字的太多了,都是從洪武,建文、永樂三朝過來的。
從雜職到吏員是一步飛天,這麼好的機會,卻要考核,還要識字,本地官吏意見是相當大。
但蘇州是朱高煦的試點,前幾年調遷了大量官吏,現場的人里,本地只占三分之一,所以雖然之消息讓人不爽,但大夥相互看看,並沒有人敢起來出聲。
而像有的僻遠地區,如雲南、陝西等地縣府,大量基層本地官吏,還保持著,朱高煦要這麼幹,反對的聲音會有很多。
就在這時,秦漢又爆出個重磅炸彈。
「以後朝廷地方沒有官吏之分,改制之後,官與吏一樣,都稱為朝廷工作人員,只分品級和職務,不分官吏。」
「啥」現場頓時炸鍋了。
以前官和吏有區別,是因為官要參加科舉,而吏是大部份科舉失敗後,才得到的機會,還得有人。
現在不分官吏,統稱朝廷工作人員,直接把吏的身份重重的提了上來。
而關鍵是,剛剛秦漢還說了,要用很多雜職中,提拔吏員。
這意味著,很多雜職,可以一步登天成為官員。
這個消息太勁暴,現場反應有點大,有官員臉都紅了,激動道:「如果衙門裡的雜職也能與我們官員一樣,那我們寒窗十年的辛苦何在?意義何在?」
他的意思,老子辛苦讀書十年,又參與科舉,才得到個官身,現在皇帝隨便改改,就能讓人轉身為官,公平嗎?
秦漢知道會有人反應激烈,馬上道:「雜職中還得參與考試,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晉升為吏。」
「官吏本來就是一體,大夥幹的事也差不多,原本就不該分官和吏--」
「自古以來,便是如此。」那官員激動道。
「砰」秦漢猛的一拍桌子,把所有人嚇一跳。
秦漢身材高大,本來看起來就像軍人,現在突然發火,眾人也是驚到了。
「自古以來自古以來,時代在進步,現在已經不是洪武了,是洪熙了。」秦漢怒道:「你跟本官說自古以來?」
「商湯前除了部落頭人,其他都是奴隸,你要不要朝廷按商湯之前來?」
「洪武前你有機會坐著這裡聽本官訓話?」
「自古以來你能拿現在這樣的俸祿?」
「你是要回到以前是不是?」秦漢最後厲喝,瞪著那官員,你和我說自古,是不是想回到以前?
現場一片安靜,那官員被噴的一言不敢出,憋紅著臉,低著頭,也不敢看秦漢。
「天下剛開始有文明,類似的官員都是頭人們直接任命,都是親屬心腹。」秦漢緩緩道。
「然後就是勛貴王族統治天下。」
「隋朝時正式開啟科舉,才給你們這些普通人一些機會。」
「現在你們自己參與科舉了,當官了,就不給別人機會了?看不起別人了?」
那官員頭更低,大氣也不敢喘。
「如今大明盛世,威加四海,遠超諸朝。」
「陛下不計成規,唯才納舉。」
「不管什麼人,只要真心為了百姓,為了大明,都可以為官為吏。」
「你是嘉定主薄是吧,本官記著你,將來你要是干不過一些雜職升上來的人,我看你沒有臉繼續當這個主薄。」
秦漢把他痛罵一頓後,見眾人沒了聲音,又繼續道:「這次改制之後,主要是人員可能會有增減。」
按他剛才的說法,僅知府衙門,現在有十二房,每房九個官吏,這就有108個人。
加知府,兩同知,衙門裡官吏現在達到111人,這已經比秦漢剛過來時還多了些。
有人已經開始盤算,怎麼從雜職中提拔自己心腹或家人,成為官吏。
另外蘇州原本還有五百多雜職,雜職的稱號前面周偉都報過一遍,亂七八糟又多又亂。
秦漢則把他們細分,原三班和巡攔、捕衙、弓手等分歸刑房和捕房。
其中刑房分了二十多人,捕房分了二百四十多人,捕房一下子變成人最多的一房。
但他們還兼著以前巡檢的功能,所以這些人也是必須的。
公房分了十二人,兵房、吏房、禮房都是二十人左右,戶房有五十人多人,其餘的分到學房,科房,稅房等。
蘇州人員總體相差不多,大概比以前少了三十人。
也就是說,後續要裁減三十人。
用秦漢的話說,優先裁減年紀比較大的,不識字的,家中條件比較好的。
最後這句話說的很多當地官員嘴角一抽。
因為之前的雜職里,基本都是沾親帶故,都是衙門裡的各種親屬,或蘇州城裡的鄉紳商賈請託,普通百姓也有,但真的少。
接著秦漢又爆出個重磅炸彈。
雜職以後也稱朝廷工作人員,還可以經過考核,晉升品級。
這就意味著雜職以後也能升官。
有過剛才的震憾,大夥這次也不意外,也就是說,以後大明沒有官、吏、雜職三種之分,都是朝廷工作人員。
差別也就是品級和俸祿。
秦漢當天把各縣的人數也定了下來,基本與原來相差不大,蘇州全府經過改制後,保持在三千人左右。
但秦漢最後道,這次改制之後,全蘇州編制就固定了,以後呼州縣,按每增兩千人口,加一個編制的原則,人口沒有增加兩千時,按退休一個,遞補一個的原則。
眾人再次譁然,以前縣令主簿們有點小權,還能為身邊人和親戚安排安排,現在是退一人進一人,滿兩千人加一人,這權是越來越小了。
會議散後,各縣令要回去到本縣去召開會議,決定人選,然後報上來,秦漢和兩位同知會到各縣一一查看,然後決定。
各縣的人先紛紛離去,留下蘇州府的一些官員在現場。
此時有位姓劉的同知和三個通判已經等不及。
因為這次改制把三同知改成兩同知,另三個通判乾脆沒看到。
劉同知問:「敢問大人,還有一位同知和三位通判去哪?」
秦漢道:「現在就是和諸位說這件事。」
「府中十二房,由本官和兩位同知各管四房。」
「公房、戶房、稅房、吏房,由本官負責。」
秦漢把另八個房分給兩位同知,三人各管四房。
然後多餘的一個同知和三個通判要去當房司吏,這個多餘的同知人選,也早就選定,他拿出從省府帶來的任免文書。
刷,幾人頓時滿臉通紅,這不是降級了嗎?
那個任命為司吏的,正是劉同知。
劉同知年紀最大,是洪武年間的進士,他是預感自己要被降,所以才問。
秦漢道,沒降,你們的品級待遇還在,這也是照顧你們,以後朝廷沒官吏,原本各房司吏就和你們差不多。
保留待遇和品級聽起來不錯,但當司吏管一房,肯定沒有同知管四房爽,現場好多人垂頭喪氣。
接著秦漢開始任命十二房司吏。
當聽到公房司吏嚴小芍時,現場有人驚呆了。
一個女的,而且是知府大人的妻子,當司吏?管一房?
這是朱高煦正式在大明任免女官。
秦漢沉聲道:「有何不可?武則天還當過皇帝。」
「。。」大夥直接無語。
秦漢報完司吏,又把各司吏和幾位通判留下單獨一個個見面,談話。
當天散會後,各官回到自己衙門,消息傳出去,立刻整個蘇州府都震動了。
現在蘇州要多出好多官吏,並從雜職中挑選,人人都想一步登天。
而且以後雜職還能晉升官吏,這可不得了。
通判顧河是附近松江府人,永樂初進士,先在浙江當官,後調任蘇州,到當地後任職後,他家中是舉家遷移,也來到蘇州定居。
此次他從通判降為司吏,權責小了很多,但秦漢也夠意思,讓三位通判先選,除了公房、工房、學房、科房、醫房幾個專業比較強的外,任他們先選。
三人最後向簽決定順序,顧河第一個選,選了捕房司吏。
現在捕房就想當於後世敬查局,據秦漢說,不但有獨立的衙門,還有獨立的經費和人事權。
他房裡編制兩百多,直接好比原來的一個知縣,頓時原本不滿的心,又終於平衡了點。
但秦漢說,捕房現在事務煩多,也不好干,希望他能幹好。
顧河是永樂時的官員,自然不在意,心中還是以為和以前一樣,沒什麼難事。
不過散會之後,還是有很多事情等他解決。
按編制,捕房有司吏一個,副司吏兩個,典史七名。
其中一個副司吏要管巡檢的事。
大明以前在各要道,關口,港口高巡檢司,基本由當地青皮村中悍民等招募成為弓兵,負責巡檢之事。
現在洪熙朝不這麼幹了,原巡檢司所在地都撤除,巡檢分派到各村,各保,成為片敬,每天都要下鄉巡查,不再是去路口河道,而是去各村、各保。
大明現在二十戶為一保,二百戶為一大保,大保之上設村,取消了原來的里長制。
保長五年一任,任期到後,由同保二十戶重選保長,保長沒有俸祿,但保長家免稅一成,免稅等於就拿了俸祿,所以百姓趨之若鶩,都想競爭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