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 第554章 吃飯的人真多

第554章 吃飯的人真多

2024-07-12 16:23:49 作者: 明鏡要高懸

  大夥之所以沒聲音,一是朱高煦權力日漸穩固,二是後來基層官員都是從小學,中學,大學一級級上來的,整個思想已經和以前不同。

  他們願意遵守次序,既然選擇當官,就得按大明律來。

  除非你辭職不干,想怎麼吃,想和誰吃都行。

  你拿了朱高煦給你的錢,你就得按朱高煦的要求來辦事。

  如果你真的問心無愧,和誰吃飯,什麼原因吃,花了多少錢,誰付的錢,都可以如實上報。

  上報一下只要幾分鐘時間,寫幾十字而已,這有多難?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總之朱高煦時代,尤其這幾年,對官員的管理越來越嚴。

  當初朱高煦奪取天下時,很多官員都拍手稱慶,因為當時給天下官員加俸一倍。

  沒想到,現在朱高煦坐穩了江山,不但用新學校培養的年青官員大量替換他們,而且對他們要求越來越嚴。

  說實話,前幾年辭職不乾的前朝官員相當多。

  很多洪武和永樂時的進士都不幹了。

  真干不下去,不能隨便在外面吃飯,吃個飯還得上報,很多人受不了。

  所以宋柯到了現場也不敢吃飯,說完話轉身拍拍屁鼓就走。

  其他官員紛紛眼巴巴看著秦漢。

  這要換成以前,大夥都搶著要為新知府接風洗塵。

  但現在誰敢啊。

  秦漢左右看看,道:「既然大家都來了,暫時多留一晚,明天辰時一刻開會,本官說下如何改制。」

  眾官員驚訝,這麼快?

  新知府剛來,第二天就搞第一把火了?

  但知府說了,大夥也沒辦法,都只能留下,等明天開會。

  打發走眾官員後,秦漢帶著家人,跟著幾個貼身護衛(俱是皇帝所派),走進知府衙門。

  大明現在所有縣官,府官,省官(三司和巡撫總督等)都是就近住在自己的衙門裡。

  秦漢家就在知府衙門後院,他進去時,後院有點亂,有人正在打掃,因為前任知府也剛走沒多久。

  秦漢也沒辦法,暫時先把隨身的東西找個房間放下,等著他們打掃。

  然後叫人請來知事。

  但有人道,王知事家中有事,上個月剛回杭州,假期到後天才到。

  秦漢只好叫一名吏員。

  吏員姓周,平時在知府衙門是王知事隨從,負責衙門裡的內勤事務。

  周偉比較年輕,前年大學剛剛畢業,然後考官是第三名,當時那職位只取前兩名,他被聘為吏員,目前是蘇州府吏房司吏。

  大明地方州府和各縣,都有六房,對應六部,但朱高煦先後在京師中樞增設的幾部,到目前只有省級才有,州府縣都沒有對應的。

  這次改制就要全盤對應,從上到下,理順關係。

  周偉也就二十歲不到,看到秦漢後,態度非常恭敬。

  秦漢問他,蘇州府和各縣,現在大概都有多少人員?包括官、吏、雜職。

  秦漢還真問對人了,周偉立刻道:「蘇州府轄一州七縣,有編制的下官都記的,沒編制的,要去查下典冊。」

  秦漢笑道:「你先說有編制的。」

  周偉說,蘇州有編制的九十六人,各縣有編制的從七十多到八十多不等,七縣一州共計在編六百三十五人。

  蘇州比較富,在編人員比大明大部份州府縣都要多,普通的上縣在編人員也就五六十。

  當然,其中大部份都是吏員,官員只占少數。

  像知府衙門在編九十六人,官員只有一個知府,三個同知、三通判,一個推官、一個知事、一個照磨,還有醫官、醫生,教授、老師等,加起來也就三十幾個人。

  其中醫生和老師都是洪熙朝開設醫院和學院後才納入官員編制,另有些工匠享受官員待遇,但算吏員編制。

  這還是蘇州大州,小的府州同知和通判只有一個或兩個。

  朱高煦登基後,為了鞏固基層統治,先後增編了幾次吏員,現在已經超過洪武時期,但總體州府的架構還和洪武建文永樂差不多。

  這次他是想進行一次大的改正,上下統一協調,更利於管理。

  不一會,周偉拿來一個典薄,查問了七縣一州不在編的雜職,包括三班(皂、壯、快)、馬夫、門子、牢子、巡攔、鋪設、渡夫、齋夫、掃殿夫、鼓夫、更夫、糧衙、匠衙、屯衙、捕衙、倉斗級庫子、仵作、弓手等,剛報各種稱號就報了半天,秦漢在雲南當過同知,大部份都聽過,還有少部份都沒聽過,可見雲南那地方,都不配備的。

  包括在驛站新增的通信塔和郵吏員,雖然有吏字,也算在雜職里。

  七縣一州最後統計各種雜職加起來,約有兩千四百六十八人,基本每個縣都有三四百,有的五百多。

  也就是說整個蘇州府,在洪熙朝,吃財政飯的(當地錦衣衛還沒算),超過三千人。

  還有各縣以下村長,大保長,保長,皆沒有算,因為明朝以前的里長等現在都改成村長,大保長,保長,以前沒有薪水,現在拿薪水,都是吃公家飯的,只不過這批人工資很低而已,如果全加上,估計得好幾千了。

  這數字放在後世都算不了什麼,隨便找個縣都是幾千甚至上萬吃財政房的。

  但在古代王朝已經破紀錄了,更是遠超洪武永樂時。

  大部份都是朱高煦登基後,下面要辦的事多了,不停的擴照人手。

  好在大明現在相當有錢,就算目前的人數再翻兩倍,朱高煦都能養的起。

  但這幾年朱高煦也發現了問題,因為下面的事比以前多了,加上中樞增設新部,下面各州府就瘋狂聘請雜職,反正只要有錢就能請,什麼親戚子侄都往衙門裡塞。

  秦漢手中其實拿著錦衣衛以前的資料,洪熙元年,蘇州府一州七縣所有吃公家飯的加起來才五百多人。

  現在才洪熙十五年,翻了四倍多。

  再不控制下,以後就和宗室一樣,越來越多,上百年後,可能和後世一樣,一個縣裡上萬吃公家飯的。

  「蘇州府一州七縣,現在多少人口了?」秦漢這時又問。

  周偉不是戶房司吏啊,不過這種重要數字,大部份府縣的官吏應該都有點數,只要存心想記的人,肯定會記住。

  我們先看看原歷史上的數據。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蘇州府轄7縣,共491514戶、2355030口,列南直隸所轄18府州第一。人口占江蘇省總數的29.26%,當時山東全省總人口才五百多萬。

  弘治四年(1491),蘇州府轄7縣,共535409戶、2048097口。

  足足過了一百年時間,蘇州反而少了幾十萬人,咱們就不知道明朝怎麼發展的。

  中間的靖難、北伐等重要事情,應該都沒怎麼影響到蘇州,但蘇州人口居然下降了幾十萬。

  之後蘇州的人口一直到明末都基本保持在兩百萬左右。

  當然,明朝人口中統計是相當混亂的,有時候婦人小孩子都不會納入統計,因為到明亡沒多久,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朝統計人口,蘇州就達到七百萬。

  如果從1662年永曆被殺,南明滅亡算明朝滅亡,也就十幾年時間,不可能差這麼多人。

  這麼毛估估的話,原本蘇州四五百萬人應該有。

  而朱高煦治下,鼓勵生育,發展經濟,重視商業,興修水利,僅僅十五年時間,蘇州現在已經有一百多萬戶,六百多萬人。

  第二天新任知府召集各主要官員開會,開會在知府衙門一個空房子裡,七縣加蘇州八地主要官員差不多正好。

  出席的主要官員有,蘇州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知事(王知事還沒回,暫時由周偉代替)、照磨、當地醫官(醫院院長),教授、小學校長,中學校長,稅課大使。

  各縣有知縣、縣丞、主薄、典史、教諭、小學校長、中學校長、稅課大使。

  其中稅課大使在明朝原本只有幾個幾個重要的縣府設有,並不是個個都有,並且是不入流的吏員,但朱高煦在全國徵稅,洪熙朝各地都設稅課大使,縣級的為正九品,也是正兒八經的官員。

  當天現場數十人,分各縣坐好,大家正交頭接耳談這次的會議和新知府,突然外面有人叫道:「知府大人到。」

  嘩啦,現場所有人紛紛起身。

  卻見秦漢和夫人嚴小芍走了進來,在場的除了同知和通判等廖廖幾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秦漢夫人。

  一個女眷突然進來,大夥還是愣了下。

  但好在現在是洪熙朝,學校還有女老師,所以大夥愣歸愣,也沒想到什麼,紛紛向秦漢打招呼。

  「坐坐坐,今天會議可能比較長,大夥不要慌,咱們開一會休息一會。」秦漢哈哈一笑,先調節下氣氛。

  四周一片笑聲,眾人都在想,什麼會要開的比較長?

  等秦漢坐下後,有人發現嚴小芍也坐在秦漢左邊,現場頓時有人竊竊私語,得知嚴小芍是秦漢夫人,大夥更震驚。

  秦漢剛才進來時手上捧著一堆資料,這會他放在身前,打開了部份,然後道:「今天主要講的,重組各級衙門,完善各房功能。」

  四周動容,皇帝登基後,在中樞京師搞了很多事,目前對府州縣還沒有影響,沒想到這天終於來了,很多人也知道,朝廷早晚會這麼幹,而且現場好多官吏都是洪熙朝後從小學,中學,甚至大學後考下來的,所以雖然意外,也沒喧然。

  其實皇帝為了試點,最近幾年先後往蘇州調整官員,今天在坐的幾十人里,有一大半都是經過新的教育後上來的,其中建文和永樂、洪武三個時期靠科舉為官的不到二十人,占三分之一左右。

  秦漢接著道,朝廷早就成立了內閣,還成立了新部,省級衙門在過去幾年不停完善,其本對應了京師內閣和各部,此次改制,江南省為試點,省內蘇州又是第一個試點,全部衙門要調整,配合京師。

  按朝廷規定,蘇州衙門由原六房改為十二房。

  公房、兵房、戶房、吏房、禮房、刑房、工房、學房、科房、醫房、捕房,稅房。

  公房又稱為知府衙門辦公室,設司吏一名(相當於辦公室主任)副司吏兩名、典吏七名。

  主要負責對接知府和兩位同知與其餘十一房的工作,處理知府衙門的所有公文事務。

  按後世來說,司吏是知府的秘書,兩個副司使是兩位同知的秘書,其餘的典吏則辦公室文員。

  有人立刻抓住要點,原本蘇州府有三位同知,剛剛秦漢說到兩位同知,這意味著,有人可能被踢出去?

  「以後天下各府州,都是一正兩副,即一位知府,兩位同知。」秦漢這時果然道。

  刷,現場三位同知聽到臉色大變,三人不由面面相覷,這意味著他們三人中,有一人要麼被調走,要麼就不是同知了?

  但秦漢這時用眼光示意他們先別急,他還要說一會。

  秦漢接著又道,兵房掌管戰備物資、新兵增召、老兵退役、軍事單位建設之職,另外負責與當地駐軍聯繫。

  現場三位同知眼睛一亮,因為以前這是歸同知管的,現在聽起來權利多了很多。

  戶房掌土地統計、戶口統計、當地戰備糧食儲存,夏秋兩季糧稅徵收,上交,留存、本府自用銀的留存,管理和支出(包括所有官員的工資發放),另外負責與當地銀行聯繫。

  洪熙十一年大明帝國第一家銀行成立,之前陸續在各省衙門所在地,即後世的省會城市,又陸續成立銀行。

  目前幾年運行下來,效果一般般,不能說好,但也不差,還有很多人不相信,但隨著使用越來越方便,還能拿利息,目前用銀行的人是越來越多。

  大夥聽秦漢的意思,以後蘇州這樣的重府,也要開設銀行了。

  吏房掌蘇州府各房司吏以下、各縣主薄以下官吏的任免、考績、升降。

  現場頓時好多人眼睛一亮,以前各縣歸各縣,府歸府,現在這意思,各縣主薄以下,都由府中吏房負責,權職又變的強大起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