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風流> 第738章 虹吸

第738章 虹吸

2024-07-06 21:03:59 作者: 隔壁小王本尊

  當然沈烈心中十分明白,這知府衙門不可能無限期的空著,純粹的無政府主義自然是不可行的。

  倘若大明處於北美洲那樣的孤立大陸,這麼幹是能行的,可大明如今邊患四起。

  這萬曆朝徹底的無政府狀態所帶來的只會是異族的坐大,還有更加嚴重的土地兼併。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最終會在極短的時間裡造成惡劣的後果,而這件事在沈烈已知的歷史上已經驗證過了。

  不過這時候皇權加上武勛的組合,和天下文官集團正在角力,短暫的無序狀態是難免的。

  而如今。

  沈烈社會實驗只是想驗證一件事,倘若離開了這些科舉制度培養出來的讀書人。

  這富甲天下的蘇,杭各府到底能不能維持昔日的繁華,然後再考慮要不要大興教育。

  開民智!

  沈烈這樣做的最終目的,自然是為了廢科舉!

  而沒人做官是這世上最好笑的事,這蘇杭之地想做官的人那可真是太多了,為了一個知府的位置。

  多少人要爭的頭破血流!

  沉吟著。

  沈烈便提著雙手大劍走到了亭台之上,看著那湖光山色之中的秋意盎然,好似看穿了什麼,卻又有些抓不住重點。

  張簡修也徐徐走來,想了想,才輕聲道:「穀物所的事籌備的差不離了,可響應者寥寥無幾。」

  此事早在預料之中。

  稍停。

  張簡修又道:「秋糧已經收上來了,堆滿了各地穀倉,可如今海路走不通,走陸地又曠日持久,你說當如何做?」

  沈烈想了想,便輕聲道:「這麼大宗糧食還是得走漕運。

  張簡修點點頭。

  「聚兵吧。」

  隨著沈烈沉吟著,輕聲道:「不能再耽擱了。」

  張簡修咬了咬牙:「也只能如此了。」

  二人都知道這一趟押送漕糧,還有上億兩金銀財寶進京的旅途不會太順利。

  不出三五日。

  隨著松江府兵馬再次集結了起來,才剛剛沉寂了不到一個月的江南各府,便再次喧囂了起來。

  軍兵往來其中,輕騎飛出。

  於錦衣衛衙門重賞之下,新上任的糧長帶著本鄉本土的勞役,在校尉和幫閒們的看管下忙碌了起來。

  漕糧終於開始裝船,京城百萬人等米下鍋。

  這時誰也不敢怠慢。

  就算是鬼門關也得闖一闖了!

  因為此去路途十分遙遠,從這杭州府的運河最南端,走運河前往京師的通州碼頭,距離到底有多遠吶。

  三千多里!

  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中,萬餘錦衣衛兵馬沿著運河兩岸鋪開,預備著水陸並進向京城進發。

  又一個清晨來臨。

  杭州北。

  一片火紅。

  清一色的高頭大馬,增加到三千騎的指揮使親軍換上了新衣,大軍正經八百的擺開了陣勢。

  瞧著那火紅的緹騎,來來往往的行人,戰戰兢兢的商賈自不敢停留,只是在遠處指指點點。

  這一幕……

  兩百年沒出現過了。

  大概從大明太祖在這江南之地征戰時,曾經鼎盛一時的錦衣衛,終於在這萬曆朝再一次膨脹了起來。

  有心人在一旁細細揣摩,很快便琢磨出了一點門道,和憲總,武宗朝也急速膨脹的廠衛比起來。

  這萬曆朝的錦衣衛人數其實並不多,不過裝備之精良便叫人髮指了,當然更加非同一般的是軍紀!

  兩百年了。

  誰曾經見過軍紀如此嚴密的廠衛呀,而在這嚴明的軍紀背後,似乎又能看到戚家軍的影子。

  微風徐徐。

  秋日裡的杭州府又下起了綿綿細雨。

  隨著沈烈披上了蓑衣,戴好了斗笠,便向著左右低喝道:「出!」

  隨著護兵馬隊開拔,沿著運河兩岸徐徐而行,而那寬敞的運河中,則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糧船。

  陸地上。

  卻是用大量牛,馬拉拽的四輪大馬車,被三千緹騎牢牢護衛著,從那深深的車轍印記,可想而知裡面裝載著什麼。

  是價值上億兩的金銀財寶!

  此時氣氛有些凝重。

  此事到也在常理之中,任誰押送著大明朝廷幾年的財政總收入,只怕是心裡也輕鬆不起來。

  這沉寂中。

  沈烈卻騎著馬,與常念秀,李朝花,清風道人等人談笑風生,倒是看不出來半點憂心。

  「這運河呀,從隋朝時起,雖因黃河,淮河幾次改道,經過歷次變遷和大規模修建,可終究是占了隋煬帝的便宜。」

  在細雨中侃侃而談。

  沈烈笑道:「世人都道隋煬帝是曠古昏君,可若是隋煬帝沒修這運河,那中原的朝廷又當如何?」

  「只怕是那幽雲十六州丟了之後,便再也取不回來啦,可世人為何偏偏不念隋煬帝的好吶?」

  這問題自然無人能回答。

  沈烈卻幽幽道:「罪在當今,功在後世呀。」

  這八字箴言讓眾人心神一顫,隱隱明白沈烈今日所為,是存了魚死網破之心的。

  軍心為之肅然。

  刀十三忙道:「大人英明。」

  沈烈卻揮了揮手,率領馬隊徐徐離開了杭州城,瞧著細雨朦朧的運河兩岸長滿的蒿草。

  又笑著道。

  「早在元朝時,這運河曾一度荒廢,後來雖說是恢復了,可也是水陸並用,河道曲折,著實難走。」

  「是元太祖忽必烈,叫人開鑿了東平路,安山至臨清的會通河,引汶水北流集中於臨清御河。」

  「自此,會通河便成為連接海河支流衛河,與淮河支流泗河之間最近的路線。」

  眾人忙附和了幾句。

  「大人真博學。」

  在沈烈有意挑起了話題之中,氣氛果然輕鬆了許多,輕輕鬆鬆的走了一天,到了傍晚時分。

  前隊來報,為了保證漕糧船隊順利同行,前頭要打開水閘放水,來將水位抬高一些。

  「哦?」

  沈烈聞言便提起了興致,帶著百餘名護兵前去觀瞧,卻未曾見到預料中的河水奔騰狀。

  只是在無聲無息之中,那運河水位便悄然漲了起來,這神奇的一幕讓沈烈大為讚嘆。

  叫來一個河工問過之後,才知道這河道下面是挖掘了暗渠的,而這水閘採用的竟然是虹吸原理。

  一陣啞口無言。

  沈烈吃驚之餘倒也釋然了,只是在心中咒罵了幾句該死的韃子,到底毀掉了大明多少好東西。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