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天不生杜預,萬古如長夜!
2024-06-06 18:34:57
作者: 泡泡泡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噗·····」
皇帝被譏諷地一口老血,噴出三丈多高,倒在地上,嘴角抽搐,含糊大叫:「別念了,別念了····」
他已然看到史官,拿起筆來,在飛速抄寫杜預給他寫的【三吏三別】,心痛如絞。
被杜預科場寫詩一罵,自己這千古一帝令名,怕是保不住了。
倒是桀紂之君、昏君暴君的名號,要史筆如鐵,落在自己頭上了。
周圍重臣,一片譁然。
皇上讓杜預寫歌功頌德御製詩,結果杜預反手就寫【三吏三別】?揭露朝廷黑暗,痛罵皇帝昏庸?給老百姓造成巨大的痛苦?
要是旁人會試敢這麼膽大妄為,會試寫詩罵皇帝,只怕馬上就三族消消樂,被投入詔獄中嚴刑拷打。
但····
寫詩者,杜預?
那沒事了。
杜聖人寫詩,罵皇帝,這太正常了呀?
連妖神長生天都被杜預一首【正氣歌】,屠神滅妖,爆體而亡。
你一個區區皇帝,能跟妖神比嗎?
林如海發揮穩定,又吟誦杜預寫給皇帝的【無家別】。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淒。
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盪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皇帝如遭大錘,五雷轟頂,倒在地上,進的氣少,出的氣多,已然氣若遊絲,被氣地翻了白眼。
「反,反啦,杜預謀反了····」
皇帝翻著白眼。
「垂老別!」
杜預的聲音已然傳入宮廷:「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皇帝急怒攻心,用盡全身力氣,大吼一聲:「傳位,傳位與武貴妃所生之幼子李顯·····」
武則天抱著襁褓中的李顯,來到彌留之際的皇帝身邊,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嫵媚聲音,低聲道:「陛下,只管放心大行。我和杜顯,自有杜聖照拂,無需您擔心呢。」
「好····什麼?」
即將閉上眼的皇帝,驟然睜大眼睛。
垂死病中驚坐起。
綠帽竟是我自己?
「你說什麼?杜顯?」
皇帝用盡全身力氣,吃力道:「這,這是誰的孩子?」
武則天嫵媚一笑,看向不遠處微笑而立的杜預:「自然,是我替陛下·····託付的託孤大臣杜預杜聖人生的孩子啊?」
「他起名為杜顯。」
「你,你?他?」皇帝用盡全身力氣,想要叫喊反賊,賤/人,但終究沒有一絲力氣。
他所有的力氣,都被杜預【三吏三別】,給徹底打消了。
皇帝,終究死了。
死不瞑目。
眼睛睜大。
但他所知道的最後秘密,也隨著他被埋/入了墳墓,葬入了帝王陵寢之中,再無人知曉。
大唐,雖然表面依舊,已然換了血脈。
辛丑年九月,按照大行皇帝遺詔,杜預兒子杜顯在長安繼位,改元嗣聖。
嗣聖這年號,引起了朝野乃至十國熱議,無人知道武則天為何要將年號定為嗣聖?
從字面上分析,嗣,繼承;聖,乃是聖人、先聖、聖王、聖帝。可以指先帝,「嗣聖」即繼承先帝遺志的意思。
但也有好事者指出,大唐如今只有一個真正的聖人,便是至聖杜預。
嗣聖,難道暗示皇帝李顯,其實是至聖杜預之子?
有趣的是,杜預在隨後,被太皇太后王姪和太后武則天,同時欽點為辛丑恩科第一甲第一名會元。
在接下來,第二年開春的殿試中,又被欽點為狀元。
杜預,童生、秀才、府試三科案首,成為了小三元,又連中鄉試、會試、殿試三科的解元、會元、狀元,成就了名垂青史、震古爍今的杜六元偉業。
在隨後的十國狀元、國試中,杜預深孚眾望,又毫無爭議、力壓群雄、脫穎而出,成為了亘古未有的杜柒元。
他20歲封聖,被譽為至聖先師。
杜預隨即被大唐朝廷,任為內閣首輔,執掌大唐朝政國柄百年。
在杜預主持下,大唐成為聖元當之無愧的第一強國。
在杜預籌劃下,人族各國不再征戰,統一在大唐調度下,人族越發強大,妖族崩潰,成為人族附庸。
魔族遠遁,逃離聖元。
仙佛兩家,不敢深入大陸,敬畏有加。
在杜預統治大唐二十年後,九國君主相繼上表,向大唐稱臣,禪讓皇位,聖元大陸在大周分崩離析千年後,重歸一統,車同軌書同文,重新成為統一的人族國度【巨唐】。
統一後,巨唐風雨調順,國力強盛,從未贏得過如此愜意、幸福的生活。
巨唐數次組織出海,擴展領土,將詩詞才氣遠播異域他鄉,巨唐建立起橫跨大洋、跨洲帝國,強盛無匹。
巨唐崇尚詩書,文事昌盛,至聖杜預之下,更有亞聖數十(林星河、弄玉、公孫大娘、裴旻、文鷹、王文昭等),半聖上千(宋佳霖、裴十二、牛賀、趙明/慧等),強盛無比,仙佛神魔,無人可擋。
百年之後,杜預攜眾美不顧皇帝和朝廷挽留,辭官而歸,遊歷江湖,只留下一個流傳萬世、至聖先師的傳說。
千年之後。
巨唐,洛陽府。
兩小兒正以【舌戰】辯論,題目是【何為至聖】。
這種舌戰,需要引經據典,引用先人對杜預評價,來相互詰難。對不上者,便落敗。
小兒甲:「文鷹亞聖曰:杜預,至聖先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小兒乙:「商家宋聖(宋佳霖):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
小兒甲:「蔡文姬亞聖: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杜夫子,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小兒乙:「王文昭亞聖:天不生夫子,聖元萬古如長夜。」
小兒甲語塞,尋思良久道:「裴十二半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自天子王侯,聖元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小兒乙苦思冥想,道:「曹丕曰:昔杜預資大聖之才,懷帝王之器,文起八代之衰,武定安史之亂,誅長生天以救世,建巨唐以養人族,千載之後,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聖以成謀,可謂命世之大聖,億載之師表者也。」
小兒甲搜腸刮肚:「陸機陸聖:杜聖睿聖,配於弘道,風扇玄流,思探神寶,明發懷周,興言謨志,靈魂有行,言觀蒼昊,清歌先誡,丹書有造。」
小兒乙:「中宗李顯曰:朕今所好者,惟有至聖先師杜預之教。以為如鳥有翼,如魚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暫無耳。」
小兒甲絞盡腦汁:「楊雄半聖: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像著明,莫大乎日月,備物致用,莫大乎至聖。」
小兒甲:「彼大儒者,雖隱於窮閻漏屋,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爭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國莫能與之爭雄,笞棰暴國,齊一天下,而莫能傾……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之能立,杜預是也。」
小兒乙:「杜預抱聖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遙乎無形之鄉,倚天理,觀人性,明始終,知得失,故興仁義……」
小兒甲:「立言不朽,垂教無疆,昭然令德,偉哉素王。人倫之表,帝道綱。」
小兒乙:「至如杜預同,道如日月之明。」
小兒甲:「額,惟我先師杜預,道高如天,德厚如地,教化無窮如四時。」
他記不住這話的出處,只能勉強答出,很是狼狽。
小兒乙也頗為艱難:「至聖之道與日月並行,與天地同運,萬世帝王咸所師法。」
小兒甲越發艱難:「嗯,額,杜預學問、文章、政/治、事業,朗如日月,燦如星辰,果足為萬世師表。」
小兒乙:「杜預者,聖元文化之中心也。無杜預則無聖元文化。自杜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杜預而傳,自杜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杜預而開。」
小兒甲:「夫子之德實為超邁群聖,夫子之道高於天地。」
小兒乙:「杜預者,偉人中之偉人,聖人中之聖人。」
至此,兩人都沒詞兒了,齊刷刷看向老師。
老師是一位老儒,聽弟子背誦舌戰杜預的功績,頗為讚許笑眯眯道:「好孩子。你們都記得很清楚,劃重點,這個童生試肯定要考,還要大考特考。」
兩小兒很是興奮,童生試如今難度不低,要考上童生也頗有難度。
「你們要記住。」
老儒仰望天空,目光矍鑠道:「杜預不獨為我巨唐一國之聖人,實為萬國之聖人。他是無冕皇帝,是萬世師表,是至聖先師。」
「他的功績,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過去如此說,今天如此說,以後萬年還會如此說。」
「天不生杜預,我人族萬古如長夜!」
「老師!我們記住了。」
兩小兒目光炯炯,小拳頭攥緊。
「我們,也要追隨至聖先師,止於至善!」
(全書完,深深拜/謝各位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