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昔日王謝堂前燕
2024-04-30 21:14:46
作者: 葡萄君
江寧府衙門,布置精緻的廂房內。
蔡嶷坐在書案旁,借著油燈微黃的光,看著手中的書信。
信是東京汴梁送來的,上面催促著他儘快湊齊今年的稅金和各項攤派。
放下書信,蔡嶷盯著火光,手指輕輕點著桌上的一份公文發呆。
蔡嶷的幕僚蘇三泰就站在他身後,背著一隻手,神態自若地搖著摺扇。
「三泰啊,你看看這個。」
蘇三泰跟隨蔡嶷多年,目前在江州兼著司戶參軍的位置,主管戶籍、賦稅、倉庫等事,是蔡嶷最為倚重的幕官。
接過蔡嶷手中的書信,草草看了一遍,蘇三泰將書信遞還給蔡嶷,皺起眉來,嘆息道:「太師實在是逼人太甚啊。」
蘇三泰口中的太師,便是蔡嶷背後最大的靠山,當朝宰相,魯國公蔡京。
蔡嶷和蔡京乃是同族,本應是蔡京的子侄輩。
崇寧末年,蔡嶷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因有蔡京這一層關係,而考取進士第一名,便去蔡京家拜謝。
蔡京叫兒子蔡攸、蔡無出來接見,蔡嶷見二人於自己年仿,急忙改口道:「叔公大人在上,孩兒拜見兩位叔父大人。」
從此便矮了輩分,成了蔡京的孫子輩。
後來他成了知州以後,多有人以此來諷刺他,背後喚他為「孫兒太守」。
「今年又要多加一成賦稅上繳,不知三泰可有什麼法子?」
江南一帶這兩年並不太平,一是這幾年花石綱等大興,多有官吏以此為由,大興盤剝,不少富戶、工戶等小康之家因此破產。
二是朝廷三易黃河河道,致使這幾十年來,黃淮一帶略受洪災。尤其是引黃入淮以來,洪災更是頻繁,毀壞農田上百萬畝。造成了赤地千里,流民遍地的局面。
這幾年稅賦一日重過一日,巧立名目,百姓負擔的稅賦已是高出了前朝數倍,如今又是壓下來增稅的公文,蔡嶷一時也是想不到,該在何處擠出這十萬貫的錢來。
蘇三泰也是犯愁,賦稅太重,百姓流離,如今的江南,被逼落草為寇的百姓不下數萬,只是江寧一地,能數得上的江匪就有三支。
如今想要剿匪,維護治安已是不易,若是再加賦稅,逼得百姓造反也不是不可能。
蘇三泰沉思了良久,忽然眉頭一松,道:「大人可曾聽說,就在今日,江府已經分家了?」
「是博望公家嗎?他不是只有一個兒子嗎?怎麼會有分家這種事?」蔡嶷問道。
蔡嶷不是江寧本地人,雖然對江南樵很是熟悉,卻並不了解江家的家事。
蘇三泰便將江家的情況向蔡嶷介紹了一二,蔡嶷索然無味地道:「真是家門不幸啊,那江玄可真不是個東西。」
蘇三泰笑了起來,道:「所以,恭喜大人了。」
蔡嶷不解,問道:「何喜之有?」
蘇三泰侃侃道:「如今增稅恐激發民變,可是江家分家,產業落在了江玄的手裡。以往博望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我們總不好對他的產業動手,可是如今江玄已經算是被逐出了江家,和博望公再無關係,他博望公的門生也不會庇護他這個忘恩負義之人吧,所以……」
蔡嶷聞言,眼睛一亮,道:「他能拿出十萬貫錢來?」
蘇三泰搖頭道:「十萬太多,不過三五萬貫,應是能擠出來的。」
蔡嶷先是一喜,之後又是有些失望,道:「三五萬貫雖然不少,可是剩下的稅錢又該如何去弄?」
蘇三泰道:「上元還有五萬畝地,在江凡的手裡,如今那裡不收地租,免費耕種,惹得江寧一帶的富戶大族怨聲載道,如果大人能夠出面,解決這個問題,我想只要大人開口,他們是願意出錢的。」
「可是江凡那人,聽說為人粗魯,很是難以相處,背後又有博望公的蔭澤,他會賣我面子?」蔡嶷遲疑道。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啊,大人。」蘇三泰解釋道:「今日我叫了去江府辦差的差人,了解了一下江府分家的經過。我見那江凡處理分家之事井井有條,步步算計,想來並不是如外間的傳聞那般,倒不像是個魯莽之人。所以大人,咱們便去試一試,總是沒有壞處。」
蔡嶷這人一向謹慎,像江凡這種出身的人,他輕易不會去碰。
正是這樣的謹小慎微,才讓他這幾年來官運亨通,不然毛毛躁躁,不一定就會得罪了什麼顯貴之人,到時說不準會惹來什麼麻煩。
因此蔡嶷也不著急決定,心中自在盤恆,思來想去,自己只是過去試探試探也好。
若是那江凡不好相與,便當是登門結識,他是博望公的後人,自己如此行事也不算自降身份,有損顏面。
若是江凡能夠答應,那就再好不過了。
於是便也點了點頭,道:「明日我便去江府拜訪,你讓人送去我的名帖好了。」
蘇三泰卻是搖頭,道:「偶遇比登門要好,也能多留一些餘地。一次不成,也能為下次登門製造藉口,若是登門,便成了一錘子的買賣了。」
蔡嶷聞言甚是滿意,蘇三泰這人想事最是周全,想了想後,便說道:「那不如你先去試著接觸,餘地也更多一些。你若不行,我再出面,俗話說三入其門,於理當讓,那時便是不成,他也總會做些退步的。」
蘇三泰聞言稱是,也就退了出去,回去想想該如何接觸江凡,化解這次江寧府的財政危機。
想想江寧府衙門內,也就王德海似乎與江凡最熟,因此出了衙門,便直奔王德海家中而去了。
天還未亮,江寧府烏衣巷內的江府別院,便早早的有人推開了側門。
此時正是晨霧渺渺,將整座江寧城籠罩其中。
江凡在門口伸了個懶腰之後,便活動起了筋骨。
擴胸,沉腰,活動開僵硬的關節,等到身子微熱之後,便開始了晨跑。
江凡一向是自律的人,參軍以後,更是養成了晨練的習慣。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
早間鍛鍊的效果最好,因此江凡也就一直如此堅持了。
江凡步伐沉穩,看似不緊不慢的向前慢跑,可是速度其實很快。
他的手腳上都綁著沙袋,背後還有一個背包。
裡面都裝滿了細沙,竟是在負重跑步。
「這副身子,身體素質竟然如此的好。」
江凡昨日回了江府別院,就自己親自動手,做了一副負重裝。
重量比他在軍中偵察連時,五公里武裝越野的裝備還要重上十幾斤。
上一世的江凡雖然也是如此訓練,可是這也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可是今天跑起來卻是毫無負擔,竟然是舉重若輕,毫無負重感。
「這個江凡的力量體力似乎也沒有這麼好啊,只是武藝不錯而已,莫非是我們兩個合二為一之後,身體素質也疊加在了一起?」
江凡心中微喜,身為精銳部隊偵察連出身的他,一向重視自己的身體素質,可是再強的人,身體也是有所極限。
一旦到了這個極限,哪怕再刻苦鍛鍊,也是再難以突破。
可是此時,兩個人的力量、體力等合二為一,江凡竟是有了一種重獲新生般的暢快感覺。
這種感覺很舒服,也很愜意,跑起步來也就更加的輕快。
「回去之後試試增加負重,嗯,加到一百斤試試。」
五公里越野的負重一般都是五十斤,江凡以前在部隊裡格外的刻苦,一直都是自己多加重量,始終負重六十多斤訓練,如今直接增加到了一百斤,足以證明到了大宋之後,身體的蛻變有多大。
一路向前,道路兩旁都是磚木架構的古樸建築,古木也多,不似現代栽種的綠化樹,低矮的沒有味道。
這時街上的行人還少,店鋪也都沒有營業。只是在跑到秦淮河邊時,偶爾能看見江邊的船工或是疲倦的煙花女子出現在船頭。
昔日王謝門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江凡心中感嘆。
這裡原本是晉代王謝兩大豪門的宅邸所在,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由此得名。
南朝時這裡毀於戰火,成為了廢墟,到了本朝才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商品繁盛,民殷物阜。
可是這裡的繁榮又會維持多久呢。
十年後,金軍南下,攻入江寧,這裡還將再一次毀於戰火。
草原民族將再一次肆虐中原。
數百年前,謝、王兩家的子弟便是在此地,守護著漢文明偏安一隅。
淝水一戰,打破苻堅雄兵百萬,方才使華夏國祚沒有中斷。
而十年後,又有誰會站出來呢?
誰還能在守護這一方土地,一方百姓?
是那些朝堂上的王公大臣,還是那些酸腐的讀書人?
他們誰也守不住這方土地,因為江凡知道,百年之後,華夏文明將會完全淪陷在草原民族的鐵蹄之下,億兆漢人將會被屠殺、奴役。
在跑到江寧南城牆附近的時候,江凡看到,在繁華似錦的江寧城內,在這毫不引人矚目的一角。
衣衫襤褸的流民聚集在一起,捲縮著身子擠在一處。
他們蓬頭污面,衣不遮體,卑微的像不配活在這個世上。
他們的臉都是菜青色,用來乞討的瓦盆被舔得乾淨。
有些已是餓死的人,就被扔在了路邊,應該是官府還沒來得及清理。
「今年不是一個好年景啊!」
江凡停下腳步,看著這些饑民良久。
他知道,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青黃不接,總會有流民入城乞討。
好年景的時候少些,年景不好的時候多些,不過終歸是年年如此。
「不知今年又有多少人變成餓殍啊。」
江凡嘆了口氣,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政和七年,夏,宋大旱。餓殍千里,死者無數。」
史書上的字,一個個的映在了江凡的腦中。
那文字是如此的冰冷,沒有溫度。
可是在將文字和眼前的情形連接起來之後,江凡卻發現,那字竟是如此的刺目。
這就是富裕繁華的大宋嗎?
江凡有些不敢相信。
幸虧沒有穿越成普通的百姓,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