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崇禎八年> 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

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

2024-05-30 18:40:25 作者: 我愛肥豬豬

  「儼兒,你且坐吧。

  為父時日不多,此次或許是你我父子之間今生最後一次長談了!」

  倚靠在軟枕上的溫體仁一改多年來在兒孫面前始終威嚴的模樣,臉上的神情變得柔和起來,看向長子的眼神里透著傷感和不舍。

  

  「父親大人千萬莫要口出此等不詳之言!您身子向來硬朗,此次不過是小疾,過些日子便能痊癒如初!

  前番湖州知府劉松明劉府堂來府上探視時曾言道,他回去後便上本朝廷,稟明父親有恙之事,以聖上對父親大人之親厚,定會遣御醫前來診治,到時自可保父親無恙!」

  溫體仁話音剛落,溫儼便跪倒在地,強忍心中悲痛寬慰父親道。

  自家人知自家事。

  這些時日來到溫府問診的郎中盡皆名滿江南之人,醫術都是相當精湛,日常行醫時也是活人無數,但他們在給溫體仁診治之後,普遍都隱晦地表達了對這位前首輔的壽限不看好之意,溫儼已經暗中著人打造壽材、準備壽衣,以免到時耽誤父親身後之事。

  「痴兒,起來,坐下!」

  溫體仁面帶笑容,用輕鬆中略帶傷感的語氣吩咐道。

  溫儼不敢有違父親之意,遂爬起身來衝著溫體仁施了一禮後,坐在床榻邊的錦墩上。

  「生死乃天理循環,此乃天道不可違也!

  為父今年七十有六,就算身死也是喜喪。

  對了,為父病重之事你可有告知你二弟?」

  溫體仁先是感慨兩句,隨後接著問道。

  「稟父親大人,孩兒只是遣了僕從去到京師,將此事告知三弟,料想這幾日三弟便能趕回烏程。

  至於二弟那裡,孩兒唯恐擾了二弟公務,未經父親同意,故此並未傳信與他!」

  溫儼答道。

  「唔,此事我兒做的不壞!

  不過不僅如此,為父希望身故之後,侃兒也無須回來守制!

  稍後為父口述,你執筆,為父要給聖上去信言明心志,溫家人一切應以國事為重,不可因私情而貽誤公事!」

  溫體仁誇了長子一句後,隨即語出驚人道。

  「父親,這。。。。。!

  要不要與母親大人相商?」

  溫體仁的這番話讓溫儼驚異不已。

  若有一天正是父親離世,按朝廷的規矩,溫侃是要卸任官職,回家守孝三年,這才是人倫常理,可父親的意思,竟然是不讓溫侃回來發喪,這種事雖說歷朝歷代也不少見,但發生在自家身上的話,溫儼還是覺得有些接受不了。

  哪有老子死了,兒子不回來守孝的,這還不得叫鄉鄰們背後戳脊梁骨嗎?

  再說,官員要不要回家守孝,這得看皇帝的態度,這可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自家父親難道要在信里明說讓皇帝奪情?

  自家老爹這是豁出去不要臉了不成?

  「為父將來身故之後,數十年內,溫家之興衰,全寄於侃兒身上,至於溫佑,能不能成氣候,也要看侃兒前程如何!

  只要今上身體康健,侃兒很有可能於十年後躋身於六部堂官之位,若其不出差錯的話,五十餘歲入閣當無問題!」

  溫侃今年還不到四十歲,已經是大府襄陽府正四品知府了,以他幾年來的功績來看,再往上的空間還有很大。

  溫體仁知道皇帝最喜歡的就是務實肯干、遇事能想出辦法、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親自上陣的臣子,溫侃正是此類中的佼佼者。

  從司農寺到參與移民工程,數年時間,溫侃沒有回過京師,其主持的各項工作也是完成的極為出色,這一點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溫體仁一直以次子為榮。

  因為皇帝不止一次當著他或者其他重臣的面前誇讚過溫侃,並言稱,如果全大明官吏能有一半路溫侃這般,那大治之世定會提前實現。

  對於次子將來的前程,溫體仁一點都不擔心。

  他了解兒子,知道他是一個謹慎務實,不喜歡炫耀的低調性子,有他在,溫家未來數十年的榮華可保。

  至於下一代的長孫溫佑,由於年紀尚輕,目前還看不出前程在何處。但溫體仁曾將其招致近前,特提面命數次,要他一定要多向自家二叔學習,學會踏實肯乾的作風,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有溫侃在朝堂護持,溫佑將來的位子也不會很低。

  「此事無須你母親同意,事關溫家未來之前景,此時你二弟回家守制並非好事!」

  溫侃正處在事業的黃金上升期,要是被迫回家守制三年,那很可能就會從皇帝的視野中淡出,就算三年之後復出,一時半會也不一定找到合適個官位,要是因此耽誤了前程,那溫體仁在地下也不會甘心。

  「為父後事料理完畢,你這長房先留在老家,待到守孝期滿,再搬去京師,之後讓你三弟一家回祖籍守家。」

  溫體仁繼續交代著後世。

  「父親大人,孩兒自小體弱,不耐長途奔波,再加自身更喜本地氣候,而三弟比孩兒更善交際,他一家留在京師,當比孩兒更能排上用場,孩兒以為,還是讓三弟留在京師,孩兒留在老家,奉養娘親和姨娘為好。」

  溫儼看到父親並不忌諱身死之事,於是便向父親坦言,自己不願再次回到京師。

  「也罷,我兒即是想盡孝心,那便隨你吧,想必你那兩兄弟也會知道欠你一份人情。

  即是如此,為父便做主,把多年來攢下那五萬銀幣全數留在老家,另外京師幾家店鋪經營所得,每年也要拿五成給長房。

  好在你兄弟三人向來兄友弟恭,在銀錢上都不太計較,此事也不至溫家不和。」

  溫儼性子有些懦弱,不喜與外界交往,所以溫體仁致仕時便帶著長房一家回了祖籍,而把機靈善言的三子溫佶留在了京師,打的就是讓長房照料祠堂祖墳的主意,現在看到老大如此知情識趣,溫體仁更是老懷大慰。

  「我兒,現下為父口述,你來執筆,先給你二弟寫封書信,叮囑他,一定要時時處處與天家綁在一起,無須太過關注朝堂上其他人之臉色,此為久盛不衰之道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