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沒有人選
2024-05-30 01:51:58
作者: 肉肉肉圓子
今日的綏安伯府有些熱鬧,自打城門下了禁令,已經許久沒這樣熱鬧過了。
姜萱在松濤苑聽著那熱鬧,不覺有些好笑。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這下可好,老夫人可要氣壞了。」
銀簽叉了一片桃,入口是香甜綿軟,好吃的讓人連眼睛都要眯起來。
還未入秋,便已有桃子吃,可謂是人生一大奢侈。何況如今正值旱災,許多人家連水都要省著用,何況是這鮮嫩多汁的香桃。
姜萱對這桃子的來歷並沒有表現出多少在意的情緒,那人既然能把這桃子送到她的面前,必定是有什麼辦法。她有的是吃就很好,可懶得過問這蜜桃的出處。
碧荷正捧著個笸籮,挑著繡線,打算給姜萱繡一塊帕子。
「今早聽林家有些響動,好似是他家老太爺仙去了。」
松柳打了珠簾進來,恰恰聽到這句,忙說:「林家老太爺昨日摔了一跤,家人們本是擔憂,要請個大夫來。林老爺子非說不用,而且一直到今晨都行色如常,喝的了茶,吃的了飯,言談舉止都不見有異。聽說是剛吃過午飯,突然就從凳子上摔下去,臉都漲紫了。沒等把大夫喊來,人就咽了氣。」
碧荷聽完很是唏噓:「林老爺子一輩子都過得吝嗇,也不知道後不後悔。」
姜萱咬著銀簽,忽然想到,夢裡周老夫人便是摔了一跤後,身子骨大不如從前了。又一場急病後,雖是緩過來了,可人也漸漸的憔悴,沒堅持兩個月,便撒手人寰了。
夢裡只知道人大約什麼時候沒的,卻並沒有說她如何摔倒。況且,夢中的預兆與現實雖然可以對應,但也有一些出入,不好全部當真。
夏日暑熱,姜萱的胃口又不太好,約莫是有些苦夏。吃了點簡單的飯蔬,只飲了幾口酸梅湯,便推說不用了。
她有些睏倦,但昨夜睡的沉,唯恐夜裡睡不著,便讓人奉了茶,撿了本遊記看。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院子外面的熱鬧也一點點的停了下來。
直到,碧荷從外間進來,一張臉帶著幾分憤慨。
「又是誰招惹你了?」姜萱放下書冊,好笑的問。
「婢子能受什麼委屈。還不是……十三娘!」碧荷又急又氣,「郎主要給崔郡守捐糧,打開糧倉打算取用了一些。老夫人卻不許他拿許多,郎主覺得沒面子,二人就在屋裡吵了一通。最後郎主氣極而去,半道遇見了十三娘。她一聽此事,竟說娘子守著小庫房,裡面不知道有多少好東西。拿個一兩件出來換成銀子,肯定能買許多糧食。還說回頭在郡守面前,捐了這麼多糧食,簡直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姜萱一聽,笑了。
姜若要是不給她惹一點事,她才要覺得有哪裡不對勁。也難為她思來想去,還得想出這種迂迴的法子惦記著她庫房裡的寶貝。
「這些年她和蕭莘惦記阿娘的嫁妝,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年年都要來上一回,她們不膩,我都要煩了。」
「難道娘子就要這麼算了?」
「我看著像好欺負的?他姜延波要拿阿娘的嫁妝去做臉,也要看他自己夠不夠格。正巧,田地的事也該拿出來了。」姜萱捻了一塊糕,咬了一口輕輕咀嚼後,說:「就讓老夫人好好敲打一下,省的他不知天高地厚,忘了自己是誰。」
「那就好。」碧荷鬆了口氣,「可這十三娘也未免太壞了。」
「她啊,從來都是又蠢又壞。」
*
騎士從驛站一路換乘,終於抵達上京。
那封染著汗水和血跡的急信,最終擺上了仁孝帝的案頭。
在他手邊,這樣類似的信箋已經有好幾封。有從并州來的,也有從鄆城來,更有建康崔文親手寫得。
這一個月來,江南旱情一再嚴重的消息讓朝堂上的氣氛愈發沉默。這種情形下,誰也不敢擅自發言,唯恐要被抓去充壯丁。
李常悄悄在案頭放了一杯清雅的花露,「陛下先飲一盞花露潤潤喉吧。江南事大,不好處置,依奴才看,還得慢慢來,可急不得。」
仁孝帝抿了口花露,感覺喉間的乾渴稍顯緩解,才道:「我記得仁德皇帝在時,應天曾遇過一場旱災。具體是哪一年,我已記不大清了。」
「回陛下,應當是慶元三年的事。那時陛下還未出生,估計是聽了哪位宮人提及。」
「那時的旱災又是怎麼個情形。」
「奴才那會兒還只是個小小內侍,只能在殿外伺候。據說應天的旱災嚴重,十室九空,百姓流離失所。好在先帝任用賢才,旱情處理及時,才未釀成大禍。此後,應天用了十餘年修水渠,拓河道,引白水河水入城,以應對旱情嚴重時城中無水可用。」李常提及那一年,也是唏噓不已:「當時流民一路北上,已經到了距離上京不足百里的地方。倘若不是災情控制得當,上京也要受牽連。」
仁孝帝若有所思,忽的問:「對這旱情,你可有什麼好建議。」
李常一聽,先是無奈,而後是苦笑:「奴才也就是借著比陛下年長几旬,說些大話。奴才如今能在陛下身邊伺候,拼的也是年長。可如今讓奴才想想如何應對旱情,倒是半個字都想不到。」
「無妨,不過是閒聊罷了。比起那些唯唯諾諾的朝臣,我倒是願意聽聽你的意見。」
「以往應對旱情時,多是先安撫災民。一旦災民積聚過盛,就容易引發暴亂。依奴才的想法,還是得先發賑災糧。」
「不失為一個辦法,就是淺顯了些。此次的旱情雖在江南,以并州為首,過鹿城,再到建康。而金陵未受影響,一直到北上其餘州縣也未見旱情。建康郡守崔文當機立斷令人關閉城門,將流民擋在城外,只怕是容易出現暴動。」
李常思索了下,「建康乃是前朝都城,面積廣大,城中百姓眾多。崔郡守這般決定,恐怕也是為了一城百姓好。舉凡有流民入城,必定有災禍。何況,城中糧食緊缺,也得先保證城中百姓們的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