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朝謀生手冊> 第九四五章 引火燒身

第九四五章 引火燒身

2024-05-29 00:59:17 作者: 府天

  儘管是站在整個帝國頂點的兩宮皇太后,但李太后和陳太后本質上仍然是婦人。所以,汪孚林爆出這麼一個天大的八卦,李太后不由得愣了一愣,深居慈慶宮,不大過問外務,也沒什麼地方了解這種大臣家務事的陳太后就立時追問道:「到底怎麼一回事?」

  知道今天宮裡發生過一樁什麼樣的事件,汪孚林並不打算把氣氛一個勁繃著,因此掃了一眼張居正之後,他見這位內閣首輔微微頷首,顯然是授意他不妨直說,他就整理了一下思路,直接從妻子小北的身世說起。當他提到自己聽說汪道昆的信使在張家門前那檔子事,一怒之下放話要找張四維理論,張四教這才帶著張泰徵匆匆來負荊請罪,他就假作憤憤然的樣子,也不管是否御前失儀,直接提高了聲音。

  「堂堂次輔,手伸得這麼長,就因為捕風捉影聽到內子一點家世,就在背後倒騰這種名堂?就算真是張泰徵做的,張家這家教也是爛透了,若不是張閣老縱容,會到這個地步?聽說張閣老連兒子都不準備認了,親生兒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曾經重重得罪過他,如今這所謂的和解還能當真嗎?如果他真的兩袖清風全無破綻,那我倒真心服了他,可他自己做著清似水的官,家中兄弟姻親卻是財勢雄霸山西,我實在是看不慣他那裝腔作勢的模樣!」

  國事李太后基本不懂,之前才會悉數交託給張居正和馮保,可對於家長里短那點事,她卻還能夠分辨得清楚是非。既然是張四教急吼吼帶著侄兒張泰徵去汪孚林那負荊請罪,顯然是非已經清清楚楚,而對於汪孚林坦坦蕩蕩地陳述妻子身世,出身小門小戶的她頓時有些感同身受。

  畢竟,她如今的境遇卻也要感謝當年家裡人把她如同賣進了裕王府,可自己飛黃騰達成為貴妃、皇貴妃以及太后的時候,對於昔年舊事就真的沒有怨恨?當然不是,只不過孝道重如天,她縱使真的恨過父母賣女兒,那又怎麼樣,如今還不是要給他們榮華富貴?也正因為如此,小北恨透了兄長薄情寡義,不肯歸宗,她也就不打算說什麼了。

  正當李太后打算評點兩句張家父子時,外間又傳來了李用小心翼翼的聲音:「二位老娘娘,元輔張先生,外間錦衣衛派人來稟告,說是次輔張閣老家走水了。好像……」

  「好像什麼?」這一次開口的卻是張居正。剛剛汪孚林說的這些,他大多知情,因此沒有插話,省得弄巧成拙,但對於這個新消息,他卻沒法保持沉默,「如今次輔張閣老正在伏闕,他家裡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也要給他通個消息,你先把話說清楚!」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說是張閣老的長子張泰徵……似乎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汪孚林不禁暗自舒了一口大氣,心裡知道,劉英那邊已經把事情辦成了。

  這個消息剛剛好好在汪孚林說了和張家那段過節之後送了過來,又說是錦衣衛的人前來稟告,李太后不由得看了一眼帘子外頭的張居正,陡然想起剛剛外間才稟告說,張明招供的同謀之中,除卻司禮監秉筆張維,眼下在這裡的汪孚林,還有張四維,劉守有,相比汪孚林只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御史,劉守有卻掌管著錦衣衛,她不禁立時問道:「是錦衣衛的誰跑來稟告的消息?可是劉守有?」

  「不是,是錦衣衛掌刑千戶劉百川和理刑百戶郭寶到外東廠稟告的,說是劉大帥……劉大帥帶著人在張閣老家幫忙滅火。」

  汪孚林簡直想大笑三聲。劉英之所以能幫著張泰徵從張家跑出來,那是因為有外頭馮保廠衛的人出手相助;之所以會說張泰徵死了,是因為劉英以張四教的身份坐實了這一點,又叫張家人去請劉守有幫忙滅火。有這個聲音混淆視聽,張家人在焦頭爛額之後也不會深思,一定會就此照做;而劉百川和郭寶之所以會到外東廠去稟告這件事,順帶黑劉守有一下,也是因為他讓劉勃去通知陳梁,讓陳梁去告訴的劉百川和郭寶。

  想來劉守有也是因為站在了小皇帝這邊,張四維又在宮中伏闕,已經沒有退路的他不得不去張家。

  立場決定行為,這真是顛仆不破的真理!劉守有聽了張家人報信之後趕去張家,除了幫忙滅火,只怕也有動念去查一查是否背後有人弄鬼,然後握住張四維把柄這一層心思!

  「簡直胡鬧,張家就沒人了?順天府衙和大興縣衙就沒人了,需要他堂堂緹帥去幫忙滅火?」李太后卻不管這些,眉頭倒豎,當即厲聲說道,「張先生,劉守有不該在緹帥的位子上再待下去,這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中旨黜落緹帥,傳揚出去未免不大好聽……」張居正一面說,一面看了汪孚林一眼,隨即用很自然的口氣吩咐道,「世卿最好再送一道奏本。」

  汪孚林躬了躬身,二話不說地應道:「緹帥須不是閣老家奴,臣自當奏本彈劾。」

  李太后頓時面色稍霽,當下就對張居正說:「張先生再推薦幾個可靠的人來掌管錦衣衛。剛剛說的那兩個到外東廠稟告此事的也很好,不妨提拔一下他們。錦衣衛乃是天子親軍,怎可像劉守有這樣任性胡為?」

  聽到李太后這話,汪孚林覷著張居正沒有接話茬,他就再次用誠懇的與其開口問道:「恕臣冒昧,說到天子親軍,二位老娘娘在上,元輔張先生也在這裡,卻不知道皇上緣何不在乾清宮?臣自蒙皇上恩寵,從廣東巡按御史任上回京,升任廣東掌道御史,文書房掌房田公公曾經多次奉御命賜甜食點心,臣一直感恩得很,只恨不能彈劾天下奸邪,推薦天下賢能,以報皇上賞識之恩。」

  此話一出,張居正頓時面色鐵青,當即喝道:「汪孚林,不該你問的就不要問,二位太后既是召見完了,你也該告退了!」

  張居正既是給出了這樣的明示,汪孚林來這兒該說的話全都說完了,當下便訕訕提出告退。可他還沒來得及邁出步子,就只聽李太后沉聲說道:「原來是大郎曾經幾次三番讓田義賞賜你。田義都和你說了些什麼?」

  怪不得張明硬要攀污汪孚林和張四維和他是同謀,敢情是她那個好兒子早早就想著拉攏人嗎?

  這一次,就連之前一直都沒怎麼開口的陳太后都忍不住坐得更直了一些。她想得倒是和李太后不一樣,只希望汪孚林不要再往朱翊鈞身上潑髒水。哪怕小皇帝之前來求她出面,到最後卻表現完全失常,讓她失望透頂,可她畢竟一向很重視這個並不是她所生,在名分上卻也是她兒子的小皇帝。

  「田公公沒說什麼啊?」汪孚林有些訝異地瞪大了眼睛,隨即一五一十地說道,「大概是因為臣曾經幾次踏足文華殿和東閣,有和皇上正面接觸的機會,所以皇上這才知道臣這麼一個人。屢次頒賜,田公公代皇上頗多勉勵,而且還提過臣不妨沉下心來在都察院多浸淫一段時間,不要好高騖遠。臣覺得很有道理,兼且之前已經蒙元輔舉薦,比尋常進士起步高了許多,所以早就知足了,否則若是好高騖遠,怎麼對得起元輔栽培,皇上恩寵?」

  張居正適時補充道:「吏部侍郎王紹芳之前曾經有意舉薦汪世卿為吏部文選郎,他卻主動辭了。」

  李太后沒有說話,心裡卻迅速評估起了田義這個人。宮裡那麼多太監,她當然不可能一個個全都記得,但田義畢竟是後起之秀中的佼佼者,也曾經到她面前露過頭的,她聽馮保和張宏都稱讚過此人忠心耿耿,宅心仁厚,又想到人在張居正病了之後也病了,據說直接求了情在宮外私宅暫時養著,生怕過了病氣給宮中,更不用提見皇帝,她就從心中把人從懷疑清除名單上剔除了出去。然而,張居正想要打發汪孚林走,她卻另有想法。

  她召了張居正來,是想請這位內閣首輔哪怕帶病也至少要代朱翊鈞寫一份罪己詔。可如今先有張四維帶著一大批人伏闕,又有張明招供,再加上張四維家中起火,據說還燒死一個兒子,劉守有堂堂緹帥竟在幫忙滅火,而汪孚林又彈劾了張四維,她心裡不知怎的,竟是生出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

  民間父母可以到官府告兒子忤逆,她堂堂太后之前卻遭到了兒子那樣瘋狂的指責,不但如此,若非張宏馮保攔阻,朱翊鈞甚至幾乎動粗,難不成這還不算忤逆?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竟是直截了當地說道:「汪孚林,你剛剛問皇帝在哪。他身為天子,卻忤逆悖上,如今人還押在慈寧宮!」

  死一般的寂靜……

  汪孚林既然應召來到這裡,他就必須問一問,可沒想到李太后會在這時候揭開這麼一個真相,他非常想誠懇地說,我就是被您緊急召見,立刻就準備走的小人物,您真用不著對我說這些的。您告訴我這些,回頭外頭那些正人君子知道這種時候我居然在宮中,卻啥都沒做,那不得在我身上踩一萬隻腳?我問皇帝的下落,那是因為看見太后占了乾清宮,怎麼也得問一聲,出去的時候也好對外間的官員們有個交待。

  這下完了,引火燒身!

  再看張居正時,他就只見這位內閣首輔同樣臉色發苦,顯然剛剛就已經在面對這樣一個最棘手的問題。而下一刻,帘子後頭就傳來了陳太后的聲音。

  「妹妹,大郎只不過是被人挑唆一時糊塗,日後改了便好,這忤逆兩個字扣在他頭上,他這將來該怎麼辦?咳咳……」也許是因為說話太急,心情也太過於焦切,陳太后忍不住連連咳嗽,一隻手也死死拽住了李太后的袖子,苦苦懇求道,「更何況,他是你的親生兒子……」

  「我不是只有他一個逆子,我還有潞王!」李太后忿然反駁道,臉上露出了深深的失望,甚至可以說絕望,「整整六年,我舍了慈寧宮不住,****在乾清宮陪他讀書,生怕他被人帶歪了,可他呢?他是怎麼回報我的?聽著風便是雨,忤逆母后,甚至悍然動手,若非張宏馮保先後阻攔,其他人又來得及時,別說是你,就說是我,那時候會如何?大明曆朝歷代那麼多皇帝,可有他這樣的?」

  縱使是一向被她用來和萬曆皇帝做對照的英宗、武宗甚至於世宗,也沒有過這樣不孝的行徑!

  陳太后頓時啞然,隨即不禁用求救的目光去看外間一大一小兩位外臣。在她期待的目光下,張居正蠕動了一下嘴唇,而原本要告退的汪孚林卻深深一揖,最終開了口:「兩位老娘娘剛剛說皇上忤逆,此罪名尤大,臣萬萬不敢相信。而且,恕臣直言,當時除卻兩位老娘娘和宮中內侍之外,可還有其他大臣在場?若沒有,外間伏闕的張閣老等人只怕會更加理直氣壯,朝野更會一片譁然。國朝以孝治天下,如果太后指皇上公然違孝道,傳出去豈不是天下恥笑?」

  張居正之前拖延著死活不肯寫罪己詔,至於什麼廢立的詔書那就更不用說了,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此時便離座而起,長跪說道:「慈聖老娘娘,汪世卿所言甚是,忤逆大罪縱使民間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更何況宮中?還請老娘娘三思。」

  眼見汪孚林勸諫了,張居正也勸諫了,陳太后不禁又驚又喜,連忙對著李太后說:「妹妹,事情太大,萬萬三思而後行。」

  「三思?你難道沒聽到那孽畜子虛烏有的指斥!」李太后卻是不肯善罷甘休,可就在這時候,她只聽得面前傳來了汪孚林的聲音。

  「二位老娘娘,茲事體大,動輒要殃及天下,皇上縱使有錯,然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能否容臣去見一見皇上,好歹勸一勸?」

  此話一出,陳太后就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慌忙開口說道:「去,你快去,好好勸了皇上來請罪。」

  張居正何嘗不知道,罪己詔好寫,廢立的詔書也好寫,可接下來他絕對要被千夫所指,這可不是推行別的政令,他寧可千夫所指也無所謂,這種黑鍋他是絕對不願意背的。所以,裝病把張四維給逼了出來,可卻讓自己辛苦教導多年的小皇帝犯了如此大的紕漏,他何嘗不是心力交瘁,可不維護還不行,當下只能把心一橫順著陳太后的口氣說道:「慈聖老娘娘,便讓汪世卿去勸一勸皇上,哪怕不看母子情分,也需得看在天下面上。」

  在一連三人的勸說下,早已心灰若死的李太后方才眉頭一挑道:「好,那就讓汪孚林去!他若真懂事,便去奉先殿跪上三天三夜,誠心誠意自己寫一道罪己詔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