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執宰大明>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八更)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八更)

2024-05-28 02:36:04 作者: 小黑醉酒

  正統十六年元宵節過後,太和殿迎來了新年裡的第一次大朝,雖然這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季節,但大殿上的氣氛卻顯得有些不合時宜,頗為緊張和壓抑。

  內廷和文官集團陣營的官員因為江南織造局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令龍椅上的正統帝眉頭不由得微微蹙了起來。

  李雲天不動聲色地立在右側勛貴隊列正前方,他去年一回來就聽說了內廷和文官集團爭奪江南織造局的事情,只不過由於臨近春節雙方暫時偃旗息鼓罷了,現在看來這個矛盾終於爆發了。

  所謂的江南織造局,指的是在江寧、蘇州和杭州設立的三個織造衙門,簡稱「織造」,合稱江南三織造

  明朝時,江南成為最為重要的絲織業中心,為了更好地對宮廷服務因此設立了江南織造衙門,負責上用(皇帝所用)、官用(官員所用)、賞賜以及祭祀禮儀等所需絲綢的督織解送,都是欽工要件,地位重要,責任重大。

  尤為重要的是,織造衙門的提督織造太監還擁有密折特權,向皇帝直接稟報錢糧、吏治、營務、緝盜、平亂、薦舉、參劾、收成、糧價、士人活動以及民情風俗等江南地方情形。

  江南三提督織造太監辦差時可謂造殫精竭慮,為皇帝四出採辦貢品,舉凡彝鼎古玩、秘籍珍本、山珍海味乃至名優特產,都在他們搜羅進貢之列,其嗅覺更是靈敏,密報各種地方情形。

  文官集團本來就對江南織造局給宮廷搜羅奇珍異物感到不滿,認為勞民傷財,再加上織造衙門裡的宦官仗著皇差的身份插手地方事務,監督地方官員,成為了內廷對付文官集團的馬前卒。

  因此,文官集團自然把江南三織造視為心腹之患,要知道江南可是文官集團的後花園,豈能容內廷興風作浪。

  

  自然了,文官集團對付江南三個提督織造太監的殺手鐧自然是貪腐了,製造衙門可是比當年兩淮鹽道都要肥的肥肉,過過手就能沾上一手腥。

  內廷的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通過那些投靠了他們的官員進行反擊,說文官集團的人栽贓陷害,妄圖掩蓋江南官場的黑幕。

  兩派官員在大殿上吵得是不可開交,李雲天見狀不由得暗自搖了搖頭,心中暗道了一聲斯文掃地,要知道這些爭吵的官員可是都飽讀聖賢之書的人,如今卻在殿前如此失態。

  對於內廷和文官集團的這次爭鬥李雲天時一點兒興趣都沒有,很顯然正統帝不可能撤回用來牽制江南官場的三名提督織造太監,事情到了最後大不了將三人撤職重新派三名宦官過去。

  「皇上,臣以為江南三織造為宮中採辦,責任重大,為了避免有人從中漁利,中飽私囊,其貨品的品質應由稅局進行鑑定,稅局負責天下商稅是鑑定貨品的行家,必能不負眾望,以免官帑被貪墨。」

  就在眾人爭吵不休的時候,一名身穿正七品官袍的御史出列沉聲向正統帝說道,嘈雜的大殿立刻安靜了下來,文武百官紛紛望向了正統帝,等待著正統帝的裁斷。

  李雲天聞言不由得怔了一下,隨後有些驚訝地望向了那名奏稟的御史,他知道這個御史是文官集團的人,沒想到為了對付內廷竟然把稅局給拖下去了水。

  大明的商局和稅局由李雲天組建,其人員都出身於講武堂,如果稅局涉入江南織造事宜的話,那麼內廷這次將深受打擊。

  在大明商局和稅局中稅局的權力更大,負責清查商稅的稅收事宜,如果有人偷稅漏稅和逃稅會立刻遭到逮捕訊問。

  為了弄清真實的稅收,稅局的人都是貨品鑑定的好手,會對市面上的貨品進行品質檔次的鑑定,如果市面上出現貨品的品質與價格相差太大的話那麼涉事者就要承受相應的處罰。

  例如,江南織造局在驗收絲綢時以次等的貨物當做優等的貨物來收,那麼就能賺取其中的差價,是江南織造局屢用不爽的把戲,進而從中撈取了巨額的利潤,反正宮裡的那些人也分辨不出優等與次等貨品的差別。

  再或者,江南織造局開一個天價來收購一項物品,然後從中收取巨額回扣,由於江南製造局擁有著貨品的定價權,故而很容易就賺個盆滿缽滿。

  而一旦稅局摻和進來的話,那麼就會對那些貨品的品質和價格進行鑑別,屆時定價權就不會掌握在江南織造局的手裡,這無疑斷了內廷那些宦官的財路。

  「諸位愛卿,爾等如何看待此事?」

  在眾臣的注視下,正統帝沉吟了一下後不動聲色地問道,想要看看大殿上文武官員的意見。

  李雲天聞言嘴角不由得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以他對正統帝的了解,正統帝很顯然並不贊同此事,否則不會詢問百官的意思,擺明了就是等著人來反駁。

  正統帝當然清楚江南製造局裡的貪腐,但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肯定是懂的,那種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只要江南製造局的人盡忠職守那麼給他們點兒甜頭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再者說了,江南製造局並不是大明的地方衙門,歸內務府直轄,屬於奉皇命辦差,文武百官不得干涉。

  故而正統帝自然不希望稅局牽涉進江南織造局的事情,稅局的職責是清查民間的商稅,皇家的事務自然由內務府的宦官來做。

  「皇上,臣認為此事萬萬不可。」果然,正統帝的華裔女落後一名身穿正五品官服的文官站了出來,鄭重其事地奏稟道,「江南製造局屬皇家內務,屬於上差,稅局只不過是京城部院衙門之一,豈能介入到此事中去?」

  隨著那名文官的這番話,大殿上一些官員立刻開口附和表示反對,這樣做很顯然冒犯了皇上的權威。

  李雲天的心中暗暗感到好笑,這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只要正統帝下一道恩旨那麼稅局就有了監督江南織造的資格。

  顯而易見,正統帝並不想這樣做,江南織造局是他監視江南官場的重要途徑,自然不會派稅局去制約他們。

  「既然如此,那麼此事就容後再議。」等那些反對的官員表達外意見後,正統帝面無表情地沉聲說道,不想再在江南製造局的事情上糾纏。

  「稟皇上,臣近來收到消息,倭國的對馬島是倭寇聚集的巢穴,這些倭寇自從被我安明水師趕走後不思悔改,依舊騷擾我大明沿海。」

  見正統帝顯得有些不耐煩,李雲天知道正統帝現在的心情不好,要是再任由內廷惡化文官集團這樣相互攻訐那麼今天的大朝也就廢了,因此李雲天不等現場的官員開口,大步走出隊列,沉聲稟報導,「據臣所知,當年跟著陳光宗進入內陸偷襲臣的倭寇頭子現在是對馬島倭寇的首領。」

  「當年偷襲你的倭寇頭目現在在倭國的對馬島?」正統帝聞言驚訝地怔了一下,隨後提高了音量問道。

  實際上,在此之前正統帝已經知道了李雲天今天在大朝的時候會提到對馬島的那些倭寇,因此故意配合李雲天做出了驚訝的反應。

  對馬島位於朝鮮國與倭國之間,當然了,現在的朝鮮國成為了大明朝鮮行省,是倭國與朝鮮半島交通的門戶,在新羅時代曾受新羅海盜的侵擾。

  雖然對馬島距離朝鮮更近,但對馬島上的宗氏家族一直選擇臣服倭國,是倭國正兒八經的大名。

  對馬島宗氏世世代代統治對馬,郡守以下土官都由島主差任,但地方政權仍然聽命於倭國的幕府,同時因為島上農田不多故而宗氏一直跟朝鮮半島上的國家進行貿易。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對馬島距離倭國本土太遠故而沒有什麼重要的戰略價值,因此元朝兩度東征倭國均攻占過對馬島。

  後來,朝鮮王朝以「討伐倭寇」為目的向命令李從茂將軍向對馬島派出軍隊,企圖占領對馬島,倭國稱之為應永外寇。

  應永事件結束後,對馬島宗氏萬般無奈下接受了朝鮮官職,不過這並沒有否定對馬島和倭國中央政權的關係。

  歷史上,朝鮮王朝領議政申叔舟在十五世紀中後期所撰的《海東諸國紀》亦明明白白地記載對馬島屬於倭國西海道。

  如今,對馬島已經成為了倭寇最後一塊樂土,不過他們的好日子隨著朝鮮國併入大明而到了頭,在大明水師的威懾下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不得不開始劫掠倭國的沿海地區。

  大殿上的文武官員不由得齊刷刷地望向了李雲天,李雲天平常很少在大殿上奏事,如今他既然開了口那麼意味著朝廷將有重大事件發生,十有八九與倭國有關。

  對於倭國,大明朝廷並沒有什麼好感,一提到倭國眾人總是率先想到曾經肆虐海上的倭寇,那些倭寇之所以敢如此囂張肯定離不開倭國征服的縱容。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