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陶教授
2024-05-25 08:21:22
作者: 深海碧璽
「我的媽呀,這麼多藏品,要是全部都是真的話,豈不是要價值數千萬億嗎?」周小林不由得驚呼了起來。
「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是真的,不過這就是搞收藏的魅力所在,如果能夠從這些藏品中發現真的古董,那就證明你有眼力有運氣有實力,自然會讓人很有成就感的。
而且,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戶戶都願意在家裡擺一些裝飾品,所以哪怕是假的古玩藏品,也有市場的。不信的話你們去看看這些藏品的價格就知道了。」王彪笑了起來說,他對這裡輕車熟路,顯然以前來過多次。
「一般來說,鑑定古董需要藉助一些工具,例如放大鏡,聚光手電筒,看的時候要仔細,每一個部分都要顧及。
用手電筒的時候,要從不同角度觀察,而有些藏品鑑定時有規定的觀察角度。
這些都是初步的手段,更仔細的鑑定,就需要用到一些現代儀器,例如光譜、質譜儀等,來分析確定藏品的成分及年代。」王彪一邊帶路一邊說。
「三位,歡迎光臨。王公子,今天怎麼有空帶朋友過來玩?」這時,一個三十來歲的服務員走了過來,招呼著三人,並且還是認識王彪的。
「彭姐,今天我帶兩個兄弟過來長長見識。你別管我們,我們隨意地看看就是了。」
「王公子,那你們隨便挑吧,我有事就不陪你們了。」姓彭的服務員微笑著點了點頭,就去招呼幾個剛剛進門的客人了。
這時,林凡與周小林已經來到了廳台邊上,看向了那些古色古香古董味道十足的物品,發現它們的價格其實並不貴,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最貴的也才幾萬元。
「這麼便宜,果然不貴呀。」周小林叫道。
「是呀,從價格就可以看出來,這一樓應該沒有什麼好東西吧?真正地古董不可能這麼便宜的。」林凡也點了點頭。
「這一樓大廳展出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藏品,所以價格不太貴。不過,這些藏品裡面倒也確實有一些真品的,只是比例很小,而且即使是真品,年代也不太久遠,升值空間相對較小,主要是為了滿足普通人家裡擺設的目的。
而上面的二樓藏品才更加珍貴,價格那可都是上萬的,甚至還有幾十上百萬的呢。我每次跟大伯來,他都會帶我上二樓去,因為二樓有一個專門的砸寶場。
至於三樓,我也沒有去過,只是聽去過的大伯說,上面全部都是真品,可以交易,也可以交換,不過價格卻貴得離譜,一般人根本收藏不起的。」王彪跟他們解釋道。
「砸寶場?什麼意思?」果然,林凡跟周小林聽了之後都對這個感興趣。
「就是如果你認定一件藏品完全是假的,可以把它當場砸碎,而後店家會陪你全部損失。但是如果砸了真品,則要付給店家雙倍的錢。這個活動其實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眼力和見識,不過真正有勇氣去砸寶的卻很少,但是偶爾也能夠碰到,所以集真館以此吸引了不少客人。」
聽了王彪的解釋,林凡與周小林都有點難以置信,沒有想到還有人這樣玩寶的。不過想必這樣的人要麼是真正的鑑定師,要麼是錢多燒得慌的,只是這個創意倒是借取了華央電視台的一個節目。
就在這時,一個頭髮花白的老者帶著五六個人進來了。令林凡等人感到奇怪的是,老者周圍的那些男男女女都比較年輕,只比林凡他們大二三歲左右的樣子。
「你們來看,這邊是陶瓷藏品,在鑑定的時候就要注意,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窯口出品的陶瓷製品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特色,例如所採用的原料、火候、造型、紋飾、手法等。
即使用現代技術高仿的贗品,只要仔細觀察比對,還是會發現贗品是無法做到完全一致的模仿。
常見的鑑定真偽方法有:看刀法是否流暢自然;釉面無耀眼浮光;用獸皮去擦可見極細小的細紋;真正出土的古董陶瓷上的土鏽是滲入到瓷器里的,而仿製品的土鏽經過反覆擦拭是可以去除的;聽音,瓷器因年代、原料、窯口不同,敲擊發出的聲音也不盡相同。
要注意的是,有時候造假者為了做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會採取「拼接」的手法,就是一件瓷器由真假兩部分拼接而成,通常這發生在一些殘缺的真品上。
瓷器中,元青花、琺瑯彩瓷尤為珍貴,然存世的真品鳳毛麟角,可以說,現在市面上流傳的十件中有九件是贗品或殘缺品。」
聽到老者竟然在講解鑑定陶瓷藏品的方法,林凡三人也在旁邊認真地聽著,而王彪則聽得連連點頭:「這個前輩應該是某個學校的教授,他講得非常中肯。」
「美女,你們是哪個學校的?」這時,周小林竟然開始勾搭站在他旁邊的一位女孩。
那個女孩側過頭來看了看三人,目光在林凡的身上停留得最多,然後臉上露出了笑容說:「我們是華東大學考古系的研究生,今天跟陶教授過來了解一些鑑定古玩的知識。怎麼,你們也是學生嗎?哪所學校的?」
「我們是東州大學的,不過才大三。還是師姐你們厲害,學考古要跟古墓打交道,難道不害怕嗎?」見到女孩的目光一直望著自己,林凡只得硬著頭皮回答她,讓周小林在旁邊暗暗鬱悶,而王彪則掩口偷笑。
「我對陶瓷的了解是最深的,但是對其他古董藏品也多少知道一些,今天就跟你們普及一下最基本的知識。如果你們以後也想成為收藏家,那還是下去努力鑽研才行。
古玉有傳世玉和出土玉,傳世玉即此玉經幾代人的收藏、把玩,一般都保持了原色,這些玉都有一定的歷史可循,我們可以以此根據從玉的種類、包漿、出處、工藝等方面一一印證。
另一種是出土玉,這些玉因為某些原因在近年出土並流入市場,因為它們長期埋於地下,通常會因為地下水、土質環境等影響而產生沁色,沁色分血沁、銅沁、土沁、水銀沁等。
如果真是多年埋藏後出土的古玉,仔細聞,多少會有一些土腥味,而經化學藥水浸泡過的則有一股刺鼻味。
也有特別殘忍的造假者會把玉燒熱,直接戳進牲口體內,形成血沁,這種情況下就要從玉的表面火燒裂紋、紅絲紋理等方面去辨別。
另外,玉的包漿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鑑別要點。古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包漿非常自然漂亮,而人工作出來的包漿難免會有些鬆散,很難做到完全天然渾成,仔細看,總會有種違和的感覺。」
這時,陶教授帶著學生轉到了另一邊的玉器藏品區,指著裡面的一些玉器給他們介紹了起來。而林凡三人本來就沒事,也就跟在後面聽著陶教授講課。
陶教授雖然也看到了他們三個,不過並沒有說什麼,還是繼續講解著相關的古董鑑定知識,因為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可能隨便在書店買本書上面就有的。
「鑑定書畫類藏品,要從紙、墨/色彩、畫風、筆觸的流暢性等方面去觀察識別。
首先,你要對作者的各個時期的風格、功力有相當的了解,最好多看看一些他收藏在博物館等地被確認為真品的作品,了解他的習慣,甚至是他所用的印鑑也要仔細觀察。
有時候,模仿者可能對作者的書畫風格臨摹的相當到位,但是在用章時,因為印泥的緣故而留下破綻。
紙是很容易被造假的一個環節,例如泛黃、破損、折皺等歷史痕跡是常見的作舊手法。
一般來說,古人用墨講究,尤其是大師,都收藏有上等好墨,即使經歷了歷史滄桑,仔細聞一聞,還是會分辨出沉年好墨的令人舒適的清香與現代仿墨的略微刺鼻的氣味。
另外,大家還需要了解書畫用到的一些材料的歷史進程。例如:唐以前只有捲軸、壁畫,唐以後才有立軸;到了後唐五代時期,有了布壁畫(絹面木框)。
而鏡框則是民國以後才傳入中國的。了解這些歷史知識可以幫助你在被賣家忽悠時輕易識破。
還有一種情況是需要注意的,就是「舊紙舊墨作新畫」,這種時候就完全要看你對作家的了解有多少了。」雖然陶教授只是普及了一些古董鑑定知識,但是聽得三人收穫不小,包括王彪在內,同樣感到獲益匪淺。
「今天,我帶你們去二樓看看,這裡可是有個砸寶場的,聽說今天恰好有個藏友要在這裡砸寶呢,我得到他們邀請,便趁機帶你們過來見識見識。」這時,陶教授才突然說出了自己今天帶學生過來的目的,令林凡三人對望一眼,然後目光一亮。
之前王彪才說了,這裡有砸寶場,林凡與周小林就感覺有趣,沒想到偶爾才會發生的事情,今天竟然讓他們碰到了,自然也要去見識一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