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迷霧中的大明
2024-05-19 13:19:58
作者: 煌煌華夏
洪武三十一年的大明,就好像一個青春昂揚的少年,各方面都充滿了朝氣。
太祖高皇帝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幅域近八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六千餘萬人口以及年稅高達三千萬兩的老大帝國。
由於明朝實行的實物稅,入庫的稅銀並不多,但卻有成山似海的糧食和絲綢,這才是洪武朝有著一邊養著近一百萬經制之兵的同時,於全國設辦衛所的底氣所在。
京營三十五萬、九邊二十一萬、甘肅六萬、閔浙水師十萬、雲南十五萬,這是兵部與五軍都督府點完兵冊之後的合擬之數,如果算上戰力不遜色正規軍的漠南衛、山東衛,大明可戰之兵近一百五十萬!
至於那些地方上的衛所兵,並不在統計之內,那個數量更加龐大,怕有近兩百餘萬,不過這些衛所兵不吃皇糧,主要任務還是種田,頂天算是民兵,不在朱允炆的注意之內。
至於大明一朝的政治領域,為後世所熟知的便是兩京一十三省,即南北二京、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
但在洪武一朝,還沒有兩京一十三省這個說法,朱元璋攻下集慶路,也就是後世的南京,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大明建立之後,應天府治下稱南直隸,治所稱京師,也叫金陵。
北伐逆元,大都光復,改大都為順天,順天府治下稱北直隸。
而北京這個稱呼,被朱元璋扔到了河南開封的腦袋上。
後來洪武十一年,開封北京稱號被罷,又給到了順天的腦袋上,自此,往後幾百年,就是咱們熟悉的後世首都,北京城了。
朱棣造反,遷都於北京,以金陵為陪都,但在北京皇宮修建的過程中出了紕漏,北京皇宮也就是後世的故宮,修建的藍本就是金陵明皇宮,在修建三大殿的時候,即奉天、華蓋、謹身三殿,被雷給劈了。
三殿焚毀,朱棣因此以為是天怒,是朱元璋怒其謀逆而施加的懲戒,便明發聖旨,仍以金陵為首都,改稱南京,北京仍為陪都,為行在之地。
自此,兩京一十三省之中的兩京才算齊整。
但是朱棣久居北京,文武大臣都在北京,南京這個首都就是個空殼子,這叫什麼事呢?
於是,朱棣又讓南京重新搭建了一套政府班子,北京有的,南京都有,什麼六部、五府、錦衣衛,統統齊活。
所以後來咱們經常在電視劇看到,為什麼明朝一個吏部有兩個尚書,這裡面,其中一個是南京的。
後來朱高熾繼位,朱高熾不喜歡北京,是因為他打小是在南京長大的,他更喜歡江南,所以就打算在帶著朝廷回南京去,讓太子,也就是朱瞻基去南京修繕皇宮,還沒等朱瞻基這邊把裝修好,朱高熾就死了,朱瞻基又回到北京即位。
跟他爹不同,朱瞻基是在北京長大的,所以就存了把首都改到北京的念想,要不然,人家該說,朱家三代祖孫都在行在里待著,不回首都,這叫什麼事啊?
但是遷都回北京,那三大殿就得修好,可是也奇怪,三大殿一修就遭雷劈,一修就遭雷劈,朱瞻基沒轍,就問群臣,「此莫不是上天降怒?」
有不怕死的言官就拿朱棣說事,「陛下難道忘了太宗文皇帝篡改歷史之事了嗎?」
原來,當年朱棣做皇帝之後,擔心後世說他造反,存心抹掉這一段歷史,就將建文四年並進了洪武年號之中,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
但是史官是什麼人?那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歷史絕不容篡改!」
朱棣一發飆,「汝等欲學方孝孺,請誅十族嗎?」
史官也硬氣,別說十族,一百族都行,歷史就是不改。
朱棣到底沒敢濫殺史官,濫殺史官,必有不詳。但是朱棣還是把這群史官給趕回了老家,另找了一批心腹來編撰歷史,稱自己是正統繼位,朱元璋一死他順位繼承。
朱瞻基想明白了,於是就又把歷史改了回來,稱朱允炆才是正統皇帝,朱棣確確實實是造反謀逆奪來的天下。
歷史一改回來,三大殿就陸續開始著手修復,這次倒是沒遭雷擊,但沒等修好,朱瞻基也嗝屁了,等他兒子朱祁鎮登基之後,謹身殿完工,從那刻開始,北京,才算是正統的大明首都。
老朱家的事亂七八糟,也直接導致明史於後世引起眾說紛紜,加上一堆漢奸、滿清學子編排抹黑,以至於有明一朝總是讓人有一種霧裡看花之感。
就好比明朝稱皇帝到底該怎麼稱呼一般,萬歲?皇上?陛下?
眾所周知。明亡之後是為清,後世對於清宮劇的拍攝有種病態的熱衷,以至於逐漸讓人有了一種錯覺:皇上是滿清的專屬稱謂。
滿清起於通古斯,他們最初的首領稱謂汗,這是基本常識,後來立國,朝堂上的一切對於他們都是空白的,所以明朝的所有都照搬了過去,甚至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連最初的情報總局剛開始也叫作錦衣衛。
皇上這個稱呼在明朝時成為主稱謂,古時候百姓多在家中為皇帝設長生牌位,寫的就是「當今皇上萬歲」牌位。
既然盛於明,這個稱呼也並非禁忌之詞,為什麼不能提呢?
這就是因為後世滿大街的清宮劇導致,一提到皇上就想到通古斯,從而打心裡厭惡,憑什麼他們用的次數多了,這個稱呼就屬於他們了呢?
這就好比棒子天天喊著孔子是他們的,難道有朝一日韓劇里,一群棒子讀書人給孔聖人磕頭,咱們從此就把孔子讓給他們了?
矯枉過正了。
不提後世張廷玉、蔡東藩等通古斯士子所著明史、野史,明實錄中,稱皇帝為皇上,是有出處的。
儒士沈世榮上疏拍朱元璋馬屁,多次用到這個詞彙「皇上翦伐群雄以武功定天下,拯生民於水火之中,奠四海於枕席之安,驅夷狄復中夏。」
官場之中,欽天監曾有奏本,其中,有這麼一句話「皇上承運以來,歷雖以大統為名。」
明實錄是明朝解縉等人所編著,以充分說明,稱皇帝為皇上是確有出處的。
之所以大家於明史多有紛爭計較,都是因為老朱家的事太亂。
朱允炆腦海里對於明朝的認知,只有當他這三個多月,看了如此多的各地奏章之後,才有淺顯認知。
真是,迷霧中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