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
2024-05-19 02:22:09
作者: 高月
宋軍大軍在三天後抵達上京,范寧見上京城極為高大堅固,便向趙頊建議道:「陛下,雖然我們摧毀了東京和中京,但微臣建議還是保留上京,作為大宋防禦草原的橋頭堡,就像當年唐朝在陰山內修建三座受降城一樣。」
旁邊富弼也笑道:「楚王殿下說得有道理,這座城池如此堅固,拆除有點可惜,可以拆掉違禁宮殿,保留城池作為大宋在草原上的軍城。」
趙頊欣然點頭道:「兩位愛卿都說到朕的心中去了,就按照富相公的提議來處理。」
這時,遼國的一名留守官員來求見,趙頊問了一些情況,城中只有不足千人,都是不願離開故土的老人,再沒有其他人了。
趙頊望著城牆,心中頗有興致,便對范寧道:「朕想上城去看一看,范愛卿可陪同朕走一走。」
「臣遵旨!」
數百名侍衛簇擁著趙頊和范寧上了城,他們遠遠站著,呈半圓形保護。
范寧指著城下道:「耶律洪基就是在那個位置被弩矢射中,最終還是丟了性命。」
趙頊嘆息道:「朕不知該怎麼評價耶律洪基這個人,他早期確實英明神武,把遼國國力帶上巔峰,卻有點像李隆基,使大唐盛極而衰,耶律洪基沉溺禮佛,奢侈縱慾,揮霍無度,加上他重用奸佞,又在重元之亂殺了太多的忠臣良將,遼國焉能不敗?」
「陛下,遼國之衰敗,其實還是在於它人口太少,核心人口不足以支撐那麼廣袤的土地,就會出現乃蠻、烈山、女真那樣的異族異心,耶律洪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便想南侵大宋,占領河北和河東,增強國力支撐,只可惜........」
「只可惜他遇到了太師!」
趙頊看一眼范寧,微微笑道:「朕出征前已經下旨,正式冊封北島為楚王國,那裡是大宋最遙遠的南方邊陲,朕也想去看一看啊!」
「陛下想去,一定會有機會的。」
趙頊忽然笑道:「北島距離南大陸很近吧!」
范寧點點頭,「有點類似泉州到呂宋府的距離,坐三千石快船,五天便可抵達。」
「如果朕讓愛卿幫忙治理南大陸,愛卿不會反對吧!」
范寧愕然,「陛下!」
趙頊微微笑道:「愛卿是大宋柱樑,放棄有點可惜了,但朕已經答應,又豈能反悔,所以朕反覆考慮,愛卿既能照顧北島又能為朝廷做貢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愛卿兼管南大陸。」
范寧心中苦笑,「趙頊還不是不肯讓自己痛痛快快離去,還是要讓自己和朝廷有所關聯。」
他只得嘆口氣道:「臣願為陛下分憂!」
趙頊大喜,只要范寧還是大宋的臣子,大宋遇到艱難之時,就不怕他不來出力。
「好!朕正式封你為南陸道安撫使兼南陸道總督,希望你不要辜負朕的希望,讓南大陸儘快成為大宋的富沃之地。」
「微臣遵旨!」
這時,一名士兵快速奔來,單膝跪下道:「啟稟大帥,遼陽府緊急軍情!」
范寧一怔,這個時候,遼陽府還會有什麼軍情?他接過情報細看,嚴重頓時閃過一絲怒意。
趙頊見范寧神情有異,便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范寧把情報遞給趙頊道:「一支五萬人的高麗軍隊護衛著幾十萬渤海國人越過鴨綠江,前往從前的渤海國舊地。」
趙頊大怒,「高麗這是幹什麼,趁機來搶地盤嗎?」
范寧沉聲道:「高麗和遼國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發生過多次戰爭,其根源是當年契丹滅渤海國時,大量渤海國貴族逃往高麗,他們一心想復國,高麗便想利用他們的復國述求,想將疆域向東北擴展,遼國也針鋒相對,不給他們機會,這次遼國覆滅,高麗估計想趁我們對渤海故地不了解的情況下,占領這片土地。」
「他們的藉口就是渤海復國?」
「應該是!」
趙頊深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凌厲之色,「宋軍陣亡了多少將士才奪取遼東,他們以為說幾句好話就能占地一半土地?」
「陛下,渤海國人先放一放,實在不行,把他們遷到海外去也可以,但對高麗這種無賴之徒,就是要狠狠敲打,就像耽州一樣,把他們打痛了,他才不敢再生妄念。」
趙頊點點頭:「那以愛卿之意,我們該怎麼應對?」
「如果微臣沒有猜錯的話,高麗必然會派使者過來,陛下穩住使者,爭取時間,微臣用圍魏救趙之策,率十萬大軍從海路攻打高麗開京,逼他們回救京城。」
趙頊沉吟一下道:「十萬軍隊是不是太少?」
「陛下,十萬大軍是第一批,一旦大軍在高麗立足,第二批十萬大軍就會趕來。」
「那補給怎麼辦?」
「陛下忘記身彌島了嗎?我們在身彌島存儲的糧食物資,足夠支撐我們發動這次戰爭。」
趙頊點點頭,他還要在上京接受草原各部落的朝拜,無法分身,只能委託范寧去替他教訓高麗。
范寧隨即率領十萬騎兵和十萬步兵趕赴渤海之濱,準備發動對高麗突襲戰。
...........
高麗這次行動很突然,但也是一種必然,高麗人垂涎渤海故地已久,為此三次和遼國發生戰爭。
而這次遼國被滅,高麗看到了機會,趁宋朝還不熟悉遼東的情況,把境內數十萬渤海國人遷過去,重新復國,形成既成事實。
而重新復國的渤海貴族幾乎都是高麗的傀儡,那新復國的渤海國也必然是高麗人的附庸,幾年後就會併入高麗。
高麗天子目前是王徽,他曾幾度派使者前往宋朝,和宋神宗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他年近六旬,一向小心謹慎,這次派兵護送數十萬渤海國人去渤海國故地,其實也並非他的本意,他原本是想先和宋朝朝廷商議,在得到宋朝同意後,再把渤海國人送過去。
但太子王勛和權臣李子淵都反對,他們的理由也很充足,渤海軍隊一向跟隨契丹和宋軍作戰,現在遼國被滅,宋朝怎麼可能再允許恢復渤海國,何況這幾十萬建國的渤海人和高麗關係十分密切,宋朝更不會答應。
如果被拒絕後再建國,反而不好,不如先把生米做成熟飯,除非宋朝把幾十萬渤海人都趕盡殺絕,否則他們也只能接受事實。
王徽最終接受了李子淵的方案,派軍隊護送數十萬渤海人前往故國,讓他們在那裡重新建國,同時,王徽派出使者趕往上京,用極為卑躬的姿態向大宋說明前因後果。
無非是渤海國被暴遼所滅,十萬人逃過鴨綠江,繁衍生殖,已逾五代,人數已達五十萬之眾,但他們百年來望著故國日日號哭,此時遼國已滅,數十萬人日夜思念故國,多次泣血陳情,臣不忍廢其天倫,便准許他們離開遼國,望陛下寬仁厚待之等等。
他企圖以混淆事實的手法,獲得宋朝天子的仁愛之心,以實現遼國吞併渤海國的企圖。
………
【這章有點短,實在是老高病體難支,昨天不小心感冒,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