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寶寶拜師
2024-04-28 19:56:10
作者: 裊裊佳人
但是現在看來,方丈不僅沒有在天機閣主朋友的面前彰顯少林寺的江湖地位的意思,甚至是真的來道謝,而且剛才竟然開口說要收他們的孩子為方丈大師的俗家弟子,這讓他們如何不震驚?
要知道方丈大師從多年以前就開始閉關,一心慘佛,這麼多年以來,從來沒有再收過任何一個弟子,現在竟然說要收俗家弟子,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墨以琛和李文茵聽了,也都很吃驚。李文茵這些年雖然沒有在江湖上行走,不過從天機閣傳來的消息來看,少林寺的方丈慧行和尚是一個得道高僧,多年以前還沒有接任少林寺方丈的時候,無論佛法還是武功修為,在江湖上都找不到對手了。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而這些年,慧行大師更是一心參悟佛法,佛法造詣早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成就,而武學上的修為雖然沒有人見識過,不過從天機閣傳來的消息來看,慧行和尚在三年前有一次突破,不過即使天機閣也沒有摸清慧行的武功深淺,只是從慧行和尚突破時的現象分析,他的武功在江湖上也是難逢敵手,甚至上一任武林盟主的武功,都遠遠在慧行和尚之下。
所以聽到慧行說要收寶寶為俗家弟子,李文茵是十分開心的,寶寶的武功越高強,將來把天機閣傳到他手上的時候,李文茵就越放心。
墨以琛自然更是深知慧行和尚無論是武功還是為人在江湖上都是頂尖級的存在,如果寶寶能夠拜在慧行和尚的門下,做個俗家弟子,對於寶寶的成長,自然是有益無害。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來,他就可以把寶寶扔在少林寺,毫無負擔的和茵兒一起過二人世界了。
如此想著,墨以琛開口道:「能夠得到大師的青睞,是犬子的造化。梓豪,你可願意拜方丈大師為師父,做大師的俗家弟子,在大事身邊侍奉?」
其實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不用和正式弟子一樣,日日都住在山上,不過墨以琛為了自己的小心思,故意加了這一句話。而且,即使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也有的為了表示對師父盡心盡力,而選擇在寺里住下,日日侍奉在師父的身邊的。
所以墨以琛的這話,也沒有說錯。
寶寶原本就十分的傾慕少林寺的武功,本來以為爹爹帶著他去拜訪少林寺,至少也要等到武林大會結束,現在有機會就擺在自己的眼前,而且看爹爹和娘親的意思,也都希望自己拜在方丈大師的門下,他自然也十分的願意。
「我願意拜在大師的門下,日日侍奉大師!」
寶寶說的鏗鏘有力,而且說完,就要行三拜九扣的大禮。
慧行和和尚見李文茵以及墨以琛和寶寶都沒有意見,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笑呵呵的道:「你是我的俗家弟子,不必行如此大禮按照俗家弟子的禮數即可。」
寶寶聽了方丈的話,按照方丈說的,行了禮,拜了師,脆生生的喊了一聲:「弟子拜見師父!」
慧行和尚滿意的點點頭,然後說道:「你這一輩的俗家弟子是慶字輩,你就叫慶宗吧。」
「是,弟子慶宗拜見師父!」
寶寶得了自己的名號,歡喜的說道。
寶寶能夠拜少林寺方丈大師為師,李文茵和墨以琛也十分的高興。
但是少林寺的眾人卻面色各異,對於他們這個小了幾十歲的師弟或者師叔,要說沒有一點羨慕之情,那是假的。
不過眼下事情已經成了定定局,他們只好或真情或假意的互相介紹。
李文茵道:「大師既已成了寶寶的師父,以後寶寶的就拜託給大師了。後廚準備了一些素齋,今日大師就在這裡用飯吧,也算是我們夫妻二人一點小小的謝意。」
慧行和尚笑著應了,於是少林寺的一行人在院子裡留下用飯。
不過少林寺的其他人坐一桌,慧行和尚和李文茵一家人坐一桌。
李文茵為了表示謝意,還親自下廚去燒了兩個新樣式的素菜,繞是慧行和尚不在意口腹之慾,也連連李文茵的手藝好。
慧行和尚不常在外面行走,所以也是只覺得這一桌做齋飯香美可口,沒有其他的感覺。倒是少林寺的其他人,有些吃出來這是醉逍樓的手藝,一個個對李文茵夫婦二人的身份,更是多了一層猜測。
醉逍樓雖然不是江湖上的勢力 不過這些年來,醉逍樓在全國各地的分店已經不下於幾十家 每到一個大城市,幾乎都會找到一個名叫醉逍樓的酒樓。
而且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全國所有地方的醉逍樓,所有的菜色,都是當地最受歡迎的,而且不斷的幾十家酒樓同時推出新菜色,讓其他的酒樓同行望塵莫及。
江湖人雖然不講究享受,但是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也更願意到醉逍樓去消費。
醉逍樓生意做的大,自然就有人想要請醉逍樓的廚子到自己的府上款待客人,以彰顯主人的面子,不過醉逍樓卻從來不派廚子到酒樓之外的地方去,任誰想要吃醉逍樓的菜色,必須到醉逍樓的酒樓。醉逍樓的這個規矩,自從出來,這幾年來從來沒有人能打破,而現在李文茵等人竟然除了是江湖第一大勢力天機閣閣主的朋友,還能讓醉逍樓的廚子到府上下廚,李文茵等人的真正身份不禁讓少林寺一行人又猜測紛紛。
吃完飯,慧行和尚一行人就回去了,寶寶也跟著慧行和尚走了。
親自送慧行和尚一行人走了,李文茵看著寶寶小小的背影,在一群和尚中間根本不顯眼,不由得有些傷感。
「我養了這麼多年的娃,還沒有怎麼享福,他就要去伺候別人了。」
而且一走還不知道多少年。
想到以後不能時時見到寶寶了,想要見一面就要從京城到嵩山,李文茵不禁更加的傷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