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留下張三
2024-04-28 19:56:04
作者: 裊裊佳人
「噓——」寶寶示意阿文小聲點,然後喜滋滋的來到書桌前,打開《易筋經》一看,果然是少林寺的武功秘籍。
剛才那個人為了減小自己的存在感,緊緊的貼著寶寶,寶寶當時覺得他身上有一個書本一樣的東西,咯的慌,於是趁著手腳並用推開他的時候,做了一個小手腳,把這個小冊子給偷了出來。
阿文也驚訝的合不攏嘴,在寶寶的示意下,兩人一起翻看這本武功秘籍。
還沒有翻幾頁,就聽到外面叮叮噹噹的一陣兵器相交的響聲,寶寶和阿文仔細聽著,等聲音小了一些的時候,阿文才說道:「是那個人被抓了。」
寶寶深深皺著眉頭,沉思了片刻,說道:「剛才那個人肯定是個賊,你去門口守著。」
阿文立刻聽話的去門口守著,寶寶則一邊快速的翻看《易筋經》,一邊在心裡默默記憶。
中間有下人來敲門,都被阿文以寶寶已經休息了的藉口打發走了。
又過了一會兒,寶寶終於把整本書都記了下來,李文茵又來敲門。
寶寶這才把《易筋經》揣在懷裡,打開了門。
李文茵看到寶寶,先是把寶寶渾身上下檢查了一遍,才問道:「剛剛那人沒有怎麼著你吧?」
寶寶搖搖頭,還沒有開口說話,就聽到剛剛那人大聲嚷嚷著,「一定是這個娃娃偷走了!」
那人的旁邊站著墨亦琛和幾個和尚,院子裡一片燈火通明。寶寶一看,便已心中了悟,從懷裡掏出來《易筋經》,說道:「你說的是這個嗎?」
在火光的映照下,眾人又都是習武之人,目力也比一般人好,所以很清楚的看到了那個小冊子上的「易筋經」三個大字。
「對,沒錯,就是這個《易筋經》!你什麼時候從我的身上偷走的?」
那幾個和尚一看到「易筋經」三個字,立刻神色動容,上前一步,就要搶奪,不過被墨亦琛和手下的暗衛攔住了。
其中一個領頭模樣的和尚說道:「這位施主,《易筋經》乃是我們少林寺的鎮寺之寶,還請歸還。」
寶寶在李文茵的帶領下來到了眾人的面前,然後把《易筋經》交給了墨亦琛。
少林寺的和尚看到寶寶沒有把《易筋經》直接給他們,而是交給了墨亦琛,立刻又非常警惕的看著墨亦琛。
墨亦琛翻開易筋經,看到確實是一本少林寺的武功秘籍,便鄭重的向那個領頭的和尚說道:「大師確定這是貴寺的鎮寺之寶?」
那和尚早在墨亦琛翻看的時候,就已經瞥見了裡邊的內容,確實就是他們少林寺的《易筋經》,於是非常肯定地說道:「這就是我們少林寺的鎮寺之寶《易筋經》,還請施主歸還。」
墨亦琛把手裡的《易筋經》交給了那個領頭的和尚,然後說道:「既然是貴寺的鎮寺之寶,還請大師派人嚴加守護,你們丟失了鎮寺之寶事小,但是打擾了夫人和我兒子的安危,那就是事大了。」
那和尚被墨亦琛說的面紅耳赤,不過看在《易筋經》確實是在墨亦琛和李文茵的幫助下,才回到了自己的手裡,只得忍下了這口氣,悶悶的說道:「此事不勞煩施主關心,敝寺今後一定派人嚴加守護。」
那和尚說完又狠狠地瞪著那個偷《易筋經》的人。
不過此人的注意力,卻一直放在了寶寶的身上,不停的問寶寶是怎麼從他的手上偷走《易筋經》的。
那和尚見飛賊一點也不把他們少林寺看在眼裡,心中更加的憤怒,對著墨亦琛說道:「還請施主把此飛賊交給我寺。」
墨亦琛還沒有說話,寶寶就先開口了,「不知道大師想按照官府的規矩了斷,還是按照江湖的規矩了斷?」
他們江湖人一項不合官府打交道,因此那和尚毫不客氣的說道:「自然是按江湖的規矩了斷。」
寶寶說道:「如果是按江湖的規矩了斷,那這個飛賊是我們抓到的,此人應該歸我們。」
「可是他偷了我寺的《易筋經》,我少林寺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那大師一聽寶寶要把這個飛賊留下,立刻怒容滿面地說道。況且寶寶不過是一個幾歲的小娃兒,他也沒有把寶寶放在眼裡。
寶寶毫不畏懼的說道:「他偷了你們的《易筋經》,是他和你們之間的恩怨,你們如果能抓住他,和他進行了斷,我也管不到。不過此時此刻,他在我的手上,是我的人,我和他之間還有事情沒有了結,不能把他交給你。」
那和尚見寶寶一個幾歲的小娃娃說話這麼硬氣,還條理清晰,不由得心聲憤怒,不過他到底做不到和一個幾歲的小娃娃辯論,而是直接看著墨亦琛,說道:「還請施主把此飛賊交給我少林寺處置!」
李文茵和墨亦琛見寶寶要留下這個飛賊,雖然不知道寶寶是出於什麼原因,但他們肯定是站在寶寶這一邊的。
墨亦琛說道:「我兒子說的對,既然此人落到了我們手上,他就是我們的,而我們家裡的事情,一向都是一家人共同決定,既然我兒子想留下這兒飛賊,恕我不能把他給你。」
那飛賊本來以為墨亦琛一定會把他交給少林寺,任憑少林寺處置,沒想到寶寶竟然開口把他留了下來,而墨亦琛竟然也沒有反對。
那飛賊心中得意,不由得對寶寶說道,「沒看出來你這個小娃娃還挺講義氣的,只要你這一次保下我,我神偷張三以後就唯你是從。」
那和尚禪杖往前一杵,滿臉的白鬍子無風自動,聲音裡帶了內力,聲如洪鐘的說道:「施主一定要和我們少林寺為難嗎?」
墨亦琛無視和尚的侍示威,淡淡的說道:「這個飛賊我們就留下了,大師還請回吧。」
墨亦琛說完,身後的侍衛和暗衛也都上前一步,和少林寺的人形成了對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