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 第三百一十三章 穩定的蛋白質來源

第三百一十三章 穩定的蛋白質來源

2024-05-13 15:23:38 作者: 夏侯龍城

  把「喝熱水」這個秘方傳授給了軍醫,李孟羲便離開了。

  上午的時間,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弟弟寫字,今天因為寫醫書寫啥的,耽擱的不少時間,抬頭看看天色,估摸時間有八九點了。

  李孟羲告辭離開,回去教弟弟寫字去了。

  因為有了筆,有了很多的布匹當做書寫介質,教弟弟寫字也更方便了。

  請記住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李孟羲在一匹布匹上,按字從簡單到複雜,把字都寫了下來。

  尤其是李孟羲知道字體演化的那些字,比如木字,是樹杈的形狀,比如火字,是小人兒舉著兩個火把,比如人,就是兩個腿叉開,這些象形字,李孟羲都用簡筆畫給畫了出來。

  這麼段時間以來,弟弟學的字已經有不少了。

  當把弟弟學過的所有字都寫完,李孟羲數了一下,弟弟學會的字已經有三十九個之多了。

  讓弟弟拿著「課本」自己複習一下,李孟羲順便繼續編鎧甲。

  在約半個時辰之後,有游騎前來找李孟羲,說軍醫要找。

  軍中現在不止一個軍醫,但是,跟李孟羲多有交集的是醫師營的副官田卜。

  說軍醫要找,就是田卜要找。

  李孟羲於是再去醫師營。

  看到田卜時,田卜有些手足無措。

  車停在路邊,田卜指著車上正煮的瓦罐給李孟羲看,「軍師,你看這是咋了?溢的車上都是。」

  李孟羲讓把混著牛油和草木灰溶液的放在火上繼續燒一會兒,他的初衷是,想起化學中有通過蒸煮的方法,蒸發水分,從而讓鹼溶液達到飽和的方法。

  於是,李孟羲就想,把瓦罐放在火上繼續加熱一段時間,等部分草木灰溶液蒸發之後,溶液鹼性增強,就能有更多的油脂被皂化。

  理論是這樣。

  然而,李孟羲忘了,水在劇烈沸騰時,皂化的物質,肥皂會在熱水沸騰時,變成很多泡泡,很多的肥皂泡泡。

  於是,就出現了讓田卜手足無措的一幕。

  很多泡沫從瓦罐中溢了出來,流的車上到處都是。

  經驗不足,就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李孟羲撓頭,「停止加熱吧。」李孟羲跟田卜說著。

  當田卜把瓦罐移開,肥皂泡泡依然還不停的從瓦罐中冒出來。

  看水仍在沸騰,這樣不太行。

  李孟羲就提議往瓦罐里再加些涼的水。

  田卜照做了。

  當溫度降下來之後,瓦罐中的鹼性和油脂以及皂水的混合溶液,便不再誕生泡泡了。

  第一次試製肥皂,問題重重。

  李孟羲湊近瓦罐看了看,他看到,瓦罐中,是一些有些泡泡,有些發白,和微呈現淡藍色的液體。

  這分明就是肥皂水。

  好嘛,肥皂沒做成,肥皂水倒是先做出來了。

  用肥皂水洗手,一樣有去污效果的。

  李孟羲微皺起的眉頭舒緩了一些,他告訴田卜,這裡邊煮出來的會冒泡的水,給傷兵處理傷口時,先用這些水把手洗乾淨,此物和烈酒有類似的用途。

  田卜認真記下了李孟羲的交代。

  在田卜眼裡,田卜幾乎就以為,李孟羲身具驚人醫道傳承的奇人了。

  若沒有一身驚人傳承,又怎麼解釋李孟羲會治瘧疾,會治瘋狗病,會治瘟疫等諸多不可思議之處。

  肥皂水不是什麼多厲害的東西,但是,看在田卜眼裡,這已經沸煮,生出五顏六色泡泡的東西,神奇非常。

  李孟羲讓給傷兵用酒精擦拭傷口之時,用這些有泡泡的水洗手,李孟羲既然這麼說,必定有其道理。

  之所以,李孟羲會這麼跟田卜說,是為了使衛生更好,防止感染而已。

  古代又沒有無菌手套啥的,作為負責照料傷員的醫生,肥皂能有效清潔,為何不用。

  ——

  在臘月四日這天,就不得不提游騎商隊了。

  三個游騎並一輛輕快的馬車,離開行軍大隊,四處尋找村落,商隊收穫不菲。

  在接近中午的時候,劉玄德送來了一隻羽毛漂亮的大公雞。

  弟弟見了漂亮的大公雞,歡喜不已。

  可惜車上沒放東西的地方,只得把公雞給送去木工營,讓木匠們做個雞籠啥的,把大公雞放進去。

  今日之收穫,可不僅一隻公雞那麼簡單,下午,游騎商隊又買到了兩隻下蛋的母雞。

  霍,成了。

  再加上本有的一隻蘆花鴨,現在就有了一隻鴨,一隻公雞,兩隻母雞,四隻家禽了。

  也不知雞鴨吃東西多不多,每日捕魚剩下的魚腸魚鰓之類的東西,夠不夠餵雞鴨。

  李孟羲在猶豫著還不要繼續讓商隊買雞鴨的時候,劉備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問李孟羲,還要繼續買雞鴨嗎。

  李孟羲也拿不定主意。

  魚獲不一定每天能有,如果雞鴨養的太多,魚雜不夠吃,就得拿糧食餵了。

  想了又想,「還是買吧。雞蛋,總歸跟糧食是不一樣的。」李孟羲說著。

  李孟羲的意思是,軍中物資匱乏,蛋白類的食物,除了有一頓沒一頓的肉類,除了有時能捕到魚,除了一少部分豆類,其餘沒有任何補充蛋白類食物的來源。

  能產蛋的雞鴨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可以把糠麩之類的餵牲口的料,變成每天的一隻只雞蛋鴨蛋,雖然產量少,但是,是唯一可以穩定獲得蛋白的途徑。

  若是,無有雞鴨,軍中肉食啥的又被賞賜給戰兵們給吃完了。

  此時,要是傷兵需要蛋白質去補充營養,哪裡能找到蛋白質,除非把拉車的牛給宰了。

  用麩子,來換雞蛋,怎麼算都划算。

  綜此考慮,李孟羲本想只靠魚雜,在不增加糧食消耗的情況下養一些雞鴨。

  現在,李孟羲認為,雞鴨多養一些也無妨。

  一個雞鴨籠,長寬高不過三四十公分,一輛板車,可以裝幾十個籠子。

  一輛車可以養幾十隻雞鴨,而雞鴨籠的又不重,一輛裝滿籠子的板車,一個成年人拉著,絲毫不用費力。

  軍中何止能養幾十隻雞鴨了,養幾百隻雞鴨都不算多的。

  而養幾百隻雞鴨,所需的,只是一些糠麩,而換來的,是每日百隻以上的雞鴨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