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萬曆1592> 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

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

2024-05-12 13:52:02 作者: 御炎

  大明朝廷暗流涌動,大明和朝鮮的邊境此時也是風起雲湧,絲毫沒有安穩的跡象,小西行長率領日軍在臨津江之役大破朝鮮軍隊之後,平壤也成了不安全的地方,無奈之下,朝鮮君臣只能在哄走了大明觀察使臣之後連忙撒丫子跑路,六月二十二日,抵達了中朝邊境最後的都市義州。

  而此時,大明軍隊除了祖承訓所率領的主力還未抵達之外,大約一千五百多明軍騎兵已經抵達了義州整頓休息,這是大明援朝軍隊和朝鮮國王李昖的第一次會面。

  這次會面很有意思,明明是大明軍隊先到,可按照禮節必須是朝鮮國王出迎,所以明軍先搬出城去,朝鮮王室搬進去,然後李昖再親自去西門迎接天軍到來,搞出這麼個不論不類的過場。

  而且此時明軍將領們還不知道,李昖這麼殷勤其實是有著另外的心思的,等明軍再次安頓好了以後,李昖圖窮匕見——他想內附大明,做大明的王爺,不想再做朝鮮王天天擔驚受怕了,他只想過安生日子,做個閒散王爺吃喝玩樂打豆豆,不想忙於政務了。

  

  這下子給明軍將領們弄得是外焦里嫩,心想就算是內閣首輔站在你面前都不敢拍胸脯保證一定能成,你對我們這些武將說這些有什麼意思?

  想是這麼想,大家嘴上還是客氣著,給遼東都司帶了個話,把遼東都司官員雷的里焦外嫩,然後果斷把這個事情傳遞迴了京師,遼東不管,只管打仗。

  與此同時,為了再次證明自己的清白,促使明軍進兵,李昖放出了大殺招,把當時日本給朝鮮的國書亮了出來,這一亮不得了,幾乎讓遼東軍爆炸。

  豐臣秀吉的國書是這樣寫的。

  「日本豐臣秀吉,謹答朝鮮國王足下:吾邦諸道,久處分離,廢亂綱紀,格阻帝命,秀吉為之憤激,披堅執銳,西討東伐,以數年之間,而定六十餘國;秀吉鄙人也,然當其在胎,母夢日入懷,占者曰:『日光所臨,莫不透徹,壯歲必耀武八表。』是故戰必勝,攻必取。

  今海內既治,民富財足,帝京之盛,前古無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滿百歲,安能鬱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

  幾個識字的遼東軍軍官先爆炸了,然後祖承訓來了以後祖承訓也爆炸了,傳到遼東都司之後遼東都司也爆炸了,傳到京師以後紫禁城也爆炸了,這封國書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明軍入朝參戰的進程。

  豐臣秀吉有精神病嗎?按照現代學者對當初豐臣秀吉的一言一行的細緻分析,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那個時候的豐臣秀吉的精神狀態真的出了問題。

  李昖其實也差不多,被巨大的壓力壓得快要垮掉,所以才想著內附,大明當然不願意多養一個廢物,一口回絕,讓他老老實實的等著朝鮮光復,另外告訴朝鮮人,要讓大明出兵可以,但是糧草你們必須準備完畢,別指望我們流血又出錢的為你們打敗日本。

  這就讓朝鮮犯了老大的難題,可憐的柳成龍挺身而出要為大明解決糧食的問題,可是一群只知黨爭不知國家的大臣看著明軍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性子居然急了,指責明軍不靠譜,還有人提出要讓明軍被朝鮮元帥金命元指揮,這還得了?遼東軍立刻翻臉。

  遼東軍在國內就是有名的驕兵悍將,連文官大佬的面子都經常不給,到了這裡更是把頭仰到了天上,你們一群亡國之臣還想指揮我們?做夢!

  明軍和朝鮮面臨著鬧掰掉的風險,而在朝廷里,不出蕭如薰所料,文官集團開始把槍口對準葉夢熊了,而且很惡劣的是居然拿蕭如薰和武將們作為幌子。

  說葉夢熊不過是拾人牙慧偶然立功,大功是蕭如薰等武將立下的,對皇帝要晉升葉夢熊為兵部尚書的要求給予了激烈反對,認為石星並無犯錯,沒理由的讓走兵部尚書的職位是不正確的。

  然後一群人把早就被他們折騰的筋疲力盡的魏學曾給拉了出來,可憐的老人家被這些文官先是一頓懟懟的精神幾乎崩潰,現在又被拉出來當槍使,要分葉夢熊的功勞,文官們還要為魏學曾「平反」,這等無恥的行為,不僅讓皇帝厭惡,連某些文官集團的內部要員都看不下去了。

  代首輔趙志皋私下裡聯絡葉夢熊,讓他退讓一步,他好從中調和,看清一切的葉夢熊冷笑不已,然後葉夢熊看到了蕭如薰派人送來的一張字條。

  上面寫著——退一步海闊天空。

  蕭如薰盡了全力,但是大明朝政的確不是一個武將可以玩轉的。

  思忖良久,葉夢熊將這張字條付之一炬,然後提筆寫下為魏學曾爭取功勞而自己不配擔任兵部尚書的摺子,遞給了皇帝。

  朱翊鈞看到,也是冷笑連連,心裡對文官們的無恥有了更深的了解,然後下旨撫恤魏學曾,許其官復原職,葉夢熊加勛位,給予賞賜,晉升南京兵部尚書。

  大明有兩套政治班子,南京一套北京一套,北京的是權力中心,南京的是荒漠,但是荒漠裡也有幾塊綠洲。

  南京兵部尚書就是一塊,文官們很顯然知道這是皇帝以退為進的做法,不予認同,就是不讓通過,顯然對葉夢熊沒有放過,但是對魏學曾沒什麼好說的了。

  因為魏學曾已經以年老為理由上書乞骸骨,說什麼都不要再當官了,趙志皋做出了姿態,為魏學曾遞上了辭呈,文官們不好再說什麼,只好放過魏學曾,但是對葉夢熊依然是窮追猛打,就是不讓他好過,趙志皋的調和似乎沒什麼作用。

  結果就是萬曆皇帝的暴怒申斥聖旨,將那些官員點名痛罵了一頓,把這些官員給罵的心有惴惴,雖然還想窮追猛打,但是不得不考慮到真正惹怒皇帝的下場,對葉夢熊的攻擊才暫告一段落,葉夢熊收拾收拾,留下一首詩,離開了京師。

  幼習干戈未習詩,太平宴飲強留題,江南有福同君享,塞北淒涼只自知;剪髮堪傷騎駿馬,割衣剖腹補旌旗,貔貅百萬臨邊境,哪見先生點筆時?

  敵人百萬大軍壓境之時,你們這些先生提著一支筆能幹什麼呢?

  留下這首詩,在那些文官氣的牙痒痒的目送之下,葉夢熊坦坦蕩蕩的離開了北京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