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章 孤家寡人帝王命
2024-05-12 11:11:57
作者: 冰嬸
雖然皇太子冊封大典和大婚都由禮部著手操辦。
但若音身為皇后,大阿哥的生母,前一陣子也一直在忙著張羅。
到了這一日,她更是天沒亮就換上了吉服,頭戴吉帽。
面上,化著端莊得體的妝容。
此刻,若音正和奴才們核對流程,「禮部那邊,都準備好了吧?」
半梅:「娘娘請放心,奴才一早命人去問過了,都準備得妥妥的。」
若音淡淡的「嗯」了一聲,「今兒是大阿哥的嫡福晉富察氏入門,記得督促宮中各部,注意各項事物。另外,三日後是側福晉和格格們入門,叫禮部那邊提前準備著。」
本書首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今年的秀女大選,四爺為大阿哥指婚了三名家室背景強大的官宦.
分別是嫡福晉富察氏、側福晉佟佳氏、格格瓜爾佳氏。
還有一位,是若音打小就喜歡的兒媳婦海晴。
加上采羚也同她說了,海晴打小就喜歡大阿哥。
嫡福晉是必須明媒正娶進宮的。
側福晉屬於一夫多妻多妾制度里的妻,也是要擇良辰吉日明媒正娶。
格格們屬於侍妾,雖不需明媒正娶,也得八抬大紅花轎抬進門。
若音不知道大阿哥喜歡的人,但是在她看來,四爺指婚的女子們,她們沒有見過大阿哥一面。
她們和大阿哥成婚,或許只是聯姻的傀儡,亦或者只是因為大阿哥的皇子地位。
但海晴從幾歲起就一直喜歡大阿哥,是不可能圖大阿哥地位的。
按理說,人只有在年少的時候,才不會把利益看得那麼重。
可王公貴族家的孩子,見慣了王權富貴,大多早熟,一般十來歲左右就知道利益關係了。
而海晴五六歲就喜歡了大阿哥,應當是真心喜歡大阿哥的。
清朝多是父母之約媒妁之言,甭管男女,大家族的婚姻基本上都由不得自個做主。
可能四爺身為皇帝,自然比較理智,指婚時考慮周全,選的都是家族勢力大的官宦女子。
若音就不想那麼多了,她就如同新世紀多數尋常母親一樣,只想給兒子擇選心悅的人。
倘若沒有,真心心悅於阿哥的也可以。
如此,也能和四爺綜合一下。
紫禁城裡太過無情,大阿哥身為太子,孤家寡人帝王命。
往後的路還很長,她還是希望阿哥們身邊有貼心的人。
希望有那麼一個女孩,只是因為喜歡他們,而不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
反正就算她不給阿哥們擇選心儀的人,他們自個也會開口找她要,保不齊也會找四爺要。
再說了,她是阿哥們的母親,她都不給安排,誰給安排?
「好,這事您都說了好幾遍啦,奴才會再督促禮部那邊的。」半梅笑著回。
若音也淺淺一笑,「一眨眼,阿哥們都長大了,可本宮總覺得他們還是孩子,如今頭一回娶兒媳婦,本宮這心裡啊,比他們還緊張興奮似得。」
此話一出,房間的奴才們紛紛都笑了起來。
若音身邊的奴才,都是侍奉她已久的。
那些奴才燦爛的笑容里,有掩藏不住的對歲月的感慨。
半梅笑著笑著,說起了事:「奴才前幾日就去瞧了,內務府的奴才啊,把毓慶宮打掃得乾乾淨淨,裝扮得紅紅火火,可喜慶了哩。」
「那就好,記得賞賜內務府的奴才們。」大喜的日子,若音笑得合不攏嘴。
半梅:「如今大阿哥入住東宮,之前從戶部支銀子正在修建的府邸,已經住不上了,五阿哥聽了後,說是讓戶部繼續修建,他還找大阿哥提前預定了呢。」
「說是等他長大了,待皇上給他封了爵位,第一個搬出去和二阿哥做鄰居。」
「這小子,平時只見他和二阿哥鬥嘴皮子,不成想還這麼黏他二哥哩。」若音輕笑一聲,「不過,也好。」
阿哥們關係好,總比水火不容要好。
倒是大阿哥,身為儲君,得入住毓慶宮。
那毓慶宮,是上一屆太子的寢宮。
儲君之寢宮,統稱為東宮。
古代在方位上很注重等級觀念,他們認為建築中位於中央座北朝南是最尊貴的。
除正殿外,就東西兩方而言,以東為大,這是古代的傳統,民間也是如此。
太子稱為東宮,是因為太子是諸皇子之首和儲君的身份,地位僅次於皇帝。
那麼,理所當然地應該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級最高的地方,而東宮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稱。
只是這樣一來,怕是大阿哥沒那個機會和兄弟們一起在宮外建府邸,也沒機會做鄰居了。
半梅:「對了娘娘,東宮命人過來傳話了,說是大阿哥這幾個月,只寵幸了一個試婚宮女,且每回都是賜了避子湯的。可大阿哥馬上就要被封為太子了,倘若一直這樣下去,恐怕不妥啊。」
若音聽了半梅的話,眸光微微轉了轉。
皇家裡,將延綿皇嗣看得非常重要。
尤其是帝王和太子,有了後人,才能保江山千秋萬代。
而這次秀女大選進入阿哥們後院的,雖說要擇選良辰吉日進宮。
但是在這之前,皇室還給他們安排了八名宮女侍奉他們,是用來試婚的。
這是大清所有阿哥們成親前的必要流程,也是強制規定.
誰,也不容逾越。
且不止是阿哥們,公主們臨嫁之前,皇家也會派試婚格格去額駙家試婚。
即便是帝王在娶皇后之前,也要有人先試婚的。
當年的康熙帝在娶皇后之前,也是這樣過來的。
就連原主嫁給四爺前,府里也已經有了懋嬪和齊妃。
確切的說,她們都是試驗品,也可以說是婚前啟蒙教育。
只當試驗品,走腎不走心。
由於若音是皇后,試驗期間,敬事房會將試驗情況稟告給若音。
這種制度,不止在皇家盛行,在一些達官貴人家也很盛行。
一是因為在這大清朝,若是一個人身體有問題,又沒法做確切的檢查,只能簡單粗暴地試驗。
二是這裡的人們非常看重子嗣,他們對子嗣高度重視,而這一點,是延綿子嗣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