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先打了廷杖再說
2024-05-12 07:44:28
作者: 叫天
他這話音一落,頓時就引來周圍那些人的慷慨激昂聲。
「對,事關重大,就算陛下避而不見,我等也要盡力而為!」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奸邪當道,民不聊生,我輩聖人門徒,須得勇於直諫。此心此志,天地可鑑!」
「忠言逆耳,就算廷杖當頭,我等亦不可退縮!」
「……」
這些人的聲音一個個都很響,慢慢匯聚起來的動靜就更大了。午門城頭上,守衛一個個嚴陣以待,都有點忐忑地看著這些文官。
「陛下,臣等忠心為國,陛下,聽見了麼?嗚嗚嗚」忽然,河南道御史帶頭,撲上去捶著文華門滔滔大哭。其他御史言官,還有部分六部官員也跟著上去,捶門而泣。
這些人都是有備而來,又有嘉靖年間的事跡可以參考,頓時一個個哭得那叫一個驚天動地。就懷著一個心思,想用這個動靜驚動崇禎皇帝。
之所以有這個膽子,是他們都了解崇禎皇帝。知道他不像前朝的皇帝,自己躲在後面,由著文臣之間掐架,最後才出來當個裁判。
如今這位少年天子,一心想中興大明,恨不得第二天起來就是萬國來朝。凡事親力親為,勤政程度,直追太祖太宗。事無大小,都是自己沖在第一線,試圖像太祖太宗一般解決國家大事。
可是,他沒想到他自己有幾斤幾兩,就他那點經歷和經驗,這些文官都有很大的把握,能說得他回心轉意。
他們正鬧得起勁的時候,忽然城牆上的守衛一個個腰杆直立,目不斜視。沒一會,大門緩緩地打開,讓這些文官一時都好奇地看過去,忘記了哭鬧。
他們再是怎麼想,都沒想到門開之後,出來的竟然是幾百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士。特別是為首的那人,金盔金甲,在冬日的照耀下,更
是閃著金光,猶如天神降臨。
「叮,成就值+2,來自河南道御史趙謙!」
「叮,成就值+2,來自山東道御史孫立!」
「叮,成就值+2,來自戶部郎中吳偉!」
「……」
聊天群左下角的成就值,一直到了46才停住。胡廣不由得暗想,看來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這話說得還真是沒錯!
只見他冷著臉,掃視著一群呆子喝問道:「爾等在此鬧什麼?鬼哭狼嚎地,成何體統!」
一聽這話,這些文官便回過神來。他們下意識地轉頭看了下左都御史,見他微微頷首,便猶如開水突然沸騰了一般。
「陛下,臣有本奏!」趙謙立刻跪地,大聲奏道。
孫立也當仁不讓,馬上跪地大聲跟著道:「陛下,臣也有本要奏!」
其他文官也一個個接著跪地,嚷嚷著要奏。
胡廣的嘴角微撇,露出一絲鄙夷,而後指著最靠近大門的那一堆人道:「身為大明官員,卻在宮門外哭喪。你們不要臉,朕還要臉。曹大伴何在?」
曹化淳一聽,當即一躍下馬,來到胡廣面前道:「奴婢在!」
那些文官見了,不由得面面相覷,不知道這是要幹什麼,陛下怎麼不按常理出牌,不是該問要奏什麼事情麼?
胡廣看著曹化淳,一指前面這些人道:「每人賞五記廷杖,讓他們記住大明官員該有的禮儀!」
「是,奴婢遵命!」曹化淳一聽,稍微楞了那麼一會會,而後馬上尖聲回應道。
那些靠前的文官聽了,一個個懵了,這不對啊,不是這樣的劇情吧?回過神來後,靠後一點的文官連忙想往回退一點。
午門這邊,早有錦衣衛在這的。曹化淳一聲令下,當即兩名錦衣衛一個文官,把剛才哭喊的這些,全都拖了下去廷杖。在皇帝面前,這效率是槓槓的。
這一邊,曹於汴尷尬了。
這些文官是聽他的意思做的,本來想著鬧大動靜吸引皇帝注意,然後當面奏事,有理有據說服皇帝。
可沒想到,崇禎皇帝聞聲而至,更為關鍵的是,竟然連事也不問,就抓著在午門哭嚎一事打起廷杖來了。這該怎麼辦?難道對皇上說他們哭嚎有理?
眼看著屁股要挨打了,一名御史終於忍不住了,大聲喊道:「總憲,你要為我們做主啊!」
聽到這話,曹化淳猶如被刺了下,在皇帝面前還要自己做主,難道自己比皇帝還大麼?他連忙轉頭喝斥道:「閉嘴!」
說完之後,他往前走了幾步,躬身奏道:「陛下,他們也是一片赤誠之心,擔憂國事,事急從權,才有此失禮之事。老臣懇請陛下念他們初犯,就饒了他們這一回吧?」
胡廣聽了,盯著他,冷冷一笑道:「朕知道,賞罰必須分明。功是功,過是過。他們的功朕還沒見到,這過卻是親眼所見。難道曹卿想讓朕做一個賞罰不明的昏君?」
「……」曹於汴聽了無言了一會,最終無奈低頭道,「老臣不敢!」
曹化淳見此,把手一揮。於是,隨著一聲聲的廷杖聲音,真正鬼哭狼嚎地聲音迴蕩在午門上空。
「叮,成就值+1,來自皇城守衛甲!」
「叮,成就值+1,來自皇城守衛乙!」
「……」
胡廣聽到系統提示聲,便明白那些守衛怕是也煩了這些文官,看到自己懲治他們而佩服自己,貢獻了他們的成就值。
過了一會後,隨著曹化淳過來稟告行刑完畢,那些文官便一個個被拖了回來。
不知不覺間,午門的形勢便被胡廣所掌控,之前慷慨激昂的氣氛已是蕩然無存。
胡廣掃視著他們這些文官,冷聲喝問道:「有何事要奏,長話短說,朕還有事!」
他的話音落了之後,場面冷清了一點。隨後河南道御史趙謙一咬牙,忍著屁股疼,出言奏道:「臣聞陛下粗言面斥老臣,此非明君所為。陛下為大明天子,為天下人之楷模,一言一行……」
曹於汴聽得心中暗贊,首先提出這事,正好剛才皇上拿禮儀之事行廷杖,可以將軍,看皇上認錯不認錯。只要認錯了,這氣勢下去,其他事情就會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