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2024-05-11 18:04:09
作者: 納川
武德六年(623年),頡利可汗連同劉黑闥、苑君璋等騷擾定、匡、原、朔等州,與守將互有勝負。唐高祖派李建成再度屯守北邊陲,李世民屯守并州,防備突厥入侵。很久後才撤。不久,突厥攻破代州的一屯,進擊渭、豳二州,攻取馬邑。不久向唐朝請和,歸還馬邑。
武德七年(624年),頡利可汗攻打原、朔二州,進入代地,不勝。又與苑君璋合攻隴州及陰般城,分攻并州,李世民與李元吉屯兵豳州道備戰。苑君璋與突厥兵出入原、朔、忻、并州等地,擄掠騷擾,多次被各將驅逐。同年八月,頡利可汗與突厥舉國入寇,從原州連營南下,所到之處都極震恐,李世民、李元吉前往討伐。
當初,關中雨澇,糧運阻絕,李世民等紮營豳州,頡利可汗率領一萬餘騎兵掩殺過來,列陣五龍坂,派幾百騎兵出來挑戰,唐軍大恐。
李世民帶領一百多人馬馳往頡利可汗陣前,大聲說:「國家沒有背負突厥的地方,為什麼背約深入我國?我就是秦王,來與頡利可汗單獨一決雌雄。假若一定要以兵馬相攻,我才一百多人,白白增加戰死者,於事無益。」
頡利可汗笑而不答。
李世民又馳到突利可汗處說:「你過去曾與我有盟約,有急難,相互助。今日不念當日的香火之情了嗎?能出來與我一決勝負嗎?」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突利可汗也不回答。
李世民將渡溝水,頡利可汗見他兵少,又聽見他香火之情的話,暗中疑忌突利可汗,於是派使者來說:「秦王別惱,我本不打算交戰,只是想與王商議事情而已。」說後退兵。
李世民巧用離間計,突利可汗心向李世民,不願再戰。頡利可汗也失去強力不能戰,就派突利可汗和夾畢特勒思摩入朝請和,李淵表示同意。
突利可汗向李世民表示願結為兄弟。
李淵見到思摩,讓人引他上御座。
思摩跪拜辭謝,李淵說:「我見你,就像見到頡利可汗。」思摩才就座。
突厥年年侵擾唐朝邊陲,有人勸說唐高祖說:「突厥多次入寇,是因為這裡有府庫及好女子。如果我們離開長安,突厥的好戰之心就會停止。」
李淵信以為真,於是就派中書侍郎宇文士及翻越南山,到樊、鄧一帶巡察,準備遷都。
眾大臣也紛紛贊成遷都,唯獨李世民慷慨激昂地說:「夷狄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邊患,沒聽說過周、漢因此而遷都。希望陛下能給我幾年的時間,我一定將突厥的可汗擒來獻給陛下。」
李淵看李世民這樣說,心裡也感到有些慚愧,兒子說的確實有道理,於是才打消了遷都的念頭。
頡利可汗見雙方已經言和,又恰好天氣多雨,弓箭都鬆弛毀壞了,也就解圍而去。
李淵於是召集群臣商議邊境防守的辦法,將作大匠於筠提出在五原、靈武黃河邊設置水軍防守。
中書侍郎溫彥博說:「魏國曾築長塹遏止匈奴,此法現也可用。」
李淵於是下詔派桑顯和到邊境大道外挖塹,並召江南船工大造戰艦。
頡利可汗派遣使者到長安,希望唐朝能開放北樓關便於貿易,李淵同意了突厥的提議。
當初李淵統領天下伊始,撤消了十二軍,崇尚文治。至此,因為突厥之患,重新置軍操練。
武德八年(625年),頡利可汗侵略靈州、朔州,與代州都督藺謩在新城交戰,藺謩兵敗。當時李淵派張瑾兵駐石嶺,李高遷兵駐大谷,李世民兵駐蒲州道。
起初,唐朝對突厥是稱臣的。此時李淵憤怒地說:「以前我因天下未定,厚待突厥為紓患。現他背約,我定要殲滅他,決不姑息。」
於是命有司將給突厥的書信全改為詔或敕。不在俯首稱臣。
張瑾還未到達駐地,突厥兵已越過石嶺,既而圍并州,攻靈州,轉而侵擾潞、沁二州。
李淵馬上拿出自己的王牌,命令李靖為行軍總管,統率一萬多江淮兵駐守太谷,與并州總管任瑰等迎擊敵人。
李靖率兵出潞州道,行軍總管任瑰駐太行。張瑾在大谷迎戰兵敗,中書侍郎溫彥博被突厥生擒;鄆州都督張德政戰死。
接著突厥攻廣武,敗於任城王李道宗之手。
突厥欲谷設擄掠綏州後,請和而去。
突厥兵又打敗并州幾縣,進入蘭、鄯、彭州等地。唐軍有時小勝,但總體上還是不是突厥的對手。
不久,突厥又侵犯原州,折威將軍楊屯將之擊敗。
此次和突厥作戰,諸軍多失利,任瑰全軍覆沒,唯有李靖一軍得以保全。顯示了李靖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華,隨時隨地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不久,李淵又調李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成為唐朝專門對付東突厥的大將,為今後徹底消滅東突厥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