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競技> 文娛救世主> 第95章 三顧茅廬的爽點

第95章 三顧茅廬的爽點

2025-03-24 23:16:19 作者: 浙東匹夫

  顧誠很快捋清了孫正意的圖謀:

  對方堵住了自己的很多出路,比如2年後不許拋售股權來套現,不許拿到錢之後窩在手上一部分、不完全投資出去。

  而網際網路圈子裡,很多生意在初創的前幾年,都是隻賺吆喝賺流量、偏偏不賺錢的。

  按照孫正意的打法,顧誠要是不能2年裡面做出40億的毛利,到時候就隻能乖乖看著公司股權的40%,或者至少是差額部分,落入軟銀口袋。

  孫正意是在明知不可能脅迫顧誠直接接受風險投資的情況下,賭了一把——他要強借給顧誠遠遠超出顧誠目前投資規劃消化能力的錢,賭顧誠的盈利能力不足以還清這兩年的本利。這樣,時間一到,他也就能順利進場,成為顧誠未來公司的大股東。

  當然,顧誠也可以選擇不答應這個條件,然後讓蔡重信重新牽線搭橋,找高盛或者IDG、紅杉,少借一點兒、利率高一點兒、掣肘的束縛條件也少一點兒……

  

  關鍵看顧誠自己怎麼想、有沒有信心做到「2年內做出40億毛利」。

  而孫正意雖然賭了這一把大的,實際上就算沒賭中,他也沒什麼損失——畢竟,他借出30億,收回40億,兩年淨賺10億利息,怎麼看都比同期銀行的收益率高得多。

  這些錢拿去投資別的,也很難想像會有更高的收益,畢竟2001年房價還沒開始暴漲呢,就算炒房,2年裡也不一定拿得到35%的漲幅收益。

  賭贏了有股份拿,沒賭贏也有利息拿;孫正意怎麼都不賠,除非顧誠太不爭氣倒閉了。

  顧誠決定問清楚一點:「看來,到時候如果我答應了,合同裏會有很多『不能拿這些錢用於XXX』的使用限制條款了?」

  孫正意惜字如金地回答:「對。」

  顧誠吸了口氣:「那我能問具體點兒麼?」

  孫正意想了想,爽快地說:「必須把所有錢留在網際網路產業和內容創業產業內使用。也就是說不許炒金融產品、不許炒房地產,我有權制止你把借款用於這些高風險項目。」

  如果顧誠拿到錢後、孫正意管不了用法的話,萬一顧誠進股市或者期貨外匯,炒了一把神來之筆,不就直接脫身了麼?萬一賭輸了,說不定傳奇娛樂徹底賠光,到時候孫正意想接手,哭都來不及。

  說句難聽的,進賭-場來一把狠的,都有可能翻本呢。那種對出借方太不負責的資金用途,出借方自然有權堵死。

  顧誠GET了對方的意思:「OK,所以說,隻要我可以在內容產業、網際網路產業,做出40億毛利,到時候就可以甩開你。如果做不到,到時候你就會成為公司的大股東——我總結得對吧?」

  孫正意智珠在握地說:「就這麼簡單。」

  顧誠點點頭:「行,我GET了,不過現在是寒冬期,如果不許我賣股份套現、純靠毛利的話,2年短了點。要不咱談3年50%總利息,你現在借我30億,到2004年9月,我還你45億,我可以給你幾個月的分批到帳延期。如果不答應,我隻能去找別人了。」

  顧誠眼下形勢這麼好,還是有不少備胎的。所以孫正意也不為已甚,斟酌了一下,算是答應了。

  雙方當天草簽了一個框架協議,細節留給法務財務慢慢談。

  ……

  這筆交易雖然意外,但回過味兒來之後,顧誠也覺得孫正意出這個招是順理成章的。

  畢竟顧誠一開始就擺出了「絕不接受風投」的姿態,孫正意如果不想放棄,就隻能曲線出招。

  而這種例子,多了幾十年見識的顧誠,略一回憶,也能找出些先例來。

  比如,另一個時空,12年之後。有倆阿狸馬風手下跑出來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程唯和王剛,搞了個叫滴滴打車的平台。2013年底的時候,這倆貨機緣巧合被馬騰找去喝茶了。

  去深市的灰機上,程唯和王剛還在聊:聽聽馬騰到底準備嗶嗶些啥、包藏了啥禍心,是沒問題的。但咱一定要堅持原則,絕對不能拿馬騰的錢!咱都是阿狸出來的,過年還要回錢塘找馬風打麻將呢!要是拿了馬騰的錢,還怎麼見江東父老?

  路上,哥倆是想得很堅貞不屈的,但走進騰雲總部3701辦公室之後,情況就不受控制了。

  馬騰開門見山就說:我特別喜歡你們,也特別喜歡你們的項目,來,看看老羅(騰雲CFO羅碩韓)給你們開的條件。

  然後,「啪」地一份人類網際網路史上見所未見的投資協議拍了出來。程唯一看,大驚失色:馬騰居然有魄力說「滴滴做盈利了,投資協議照樣有效。滴滴如果完蛋了,騰雲會按照今天估值的80%,無限量回購屆時還在滴滴創始人團隊手中的一切股份」。

  用人話翻譯一下,那就是生意做賺了程唯占七成、馬騰占三成。生意做賠了,馬騰全額把程唯賠掉的本錢還給程唯。

  面對這個人類史上未見過的條件,阿狸出身的程唯沒忍住,變節投靠了馬騰。

  而顧誠是知道這個例子的。

  孫正意今天開出來的條件,無非也就和羅碩韓12年後為程唯開出的條件相若:前者是「賺了全算你,賠了咱分成」,後者是「賺了咱分成,賠了全算我」。

  那都是投資人為了追逐最優質的資產時,把自身放到一個超級低的位置上,隻求一絲進場的契機。

  想明白了這一切,顧誠也就沒一開始那麼震驚了。

  然而,他是穿越者,能夠理解後世資本熱潮中金錢為了追求好項目時的伏低做小尺度,卻不代表別人也可以。

  蔡重信就不是穿越者、也不可能知道後世那些例子。在他眼裡,今天顧誠妥妥就是一台歷史製造機,製造了一個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讓投資方『禮賢下士』的情境。

  那歷史意義,就跟「三顧茅廬」差不多了——為啥諸葛亮被後世讀書人念叨了兩千年,越吹越高?智商其實是其次的,關鍵是諸葛亮的「被三顧茅廬」把兩千年來文人對「君主禮賢下士、主動求賢(我)」的意淫發揮到了極緻。讓兩千年來的華夏窮酸不得志文人找到了一個代入感。

  太特麼爽了!

  蔡重信本來就是馬風的合夥人,在顧、孫之間談不上什麼立場。如今孫正意一走,蔡重信立刻語重心長地站在顧誠的立場上給出謀劃策起來:

  「小顧啊!你今天這事兒,還是風險很大的啊!你想想,你現在的生意,就一個傳奇算得上是現金奶牛。

  好,我們來算筆帳:目前傳奇給你的純利才每個月一千來萬。就算以後你不差錢了,毛利不用再投入宣發成本,100%都轉為純利,每個月最多也就賺三四千萬吧?三年才多少?15億!

  其他圖書、音像、正版遊戲電商,你能掙幾個錢?那些都是小頭。你三年內的毛利最多才20億!還差一倍呢。你去哪兒再找兩頭和傳奇一樣盈利能力的現金奶牛?所以說,今天這條件你還是答應得草率了!」

  不過,蔡重信分析著分析著,表情似乎漸漸變得無所謂,最後甚至話鋒一轉「與有榮焉」地歪樓:

  「算了,也沒啥,大不了就是孫總出4億米元,求你給了他40%股權麼。能拿到這麼高估值,你也算圈子裡的大牛了。」

  那一刻,顧誠從蔡重信身上看到的,似乎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人隻要先把他壓得牛馬都不如、再給一個略等於牛馬的價錢,他們便會心悅誠服」。

  不過,他並不打算解釋什麼。

  蔡重信願意這麼想,正好省得再來聒噪他,也能讓孫正意放鬆一些警惕。

  隻有顧誠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3年裡,賺出40億的毛利。

  當然,細節和策略,還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慢慢微調。畢竟這麼大的手筆折騰下去,歷史必然會被嚴重改變。很多先知先覺的歷史事件,後面就用不上了,他需要見招拆招。

  唯有技術的大勢是永遠不會被改變的。

  ……

  顧誠想借2億,結果孫正意特麼借了他30億。就是想撐死他,撐到他還不出利息最後不得不執行抵押股權。

  關鍵看顧誠的胃口和消化功能如何。

  歷史上,陳天喬從傳奇開始做到最終倒閉,累計賺到的毛利大概也就是15個億,還得算上給東夷方面的分成,而這個數字已經大大出乎了歷史同期其他「預言家」的意料。所以孫正意的開價可以說是非常紮實、並不是隨口亂開的。

  他就是經過精打細算,才認為至少開這麼多,才能很確保顧誠做不到、又讓顧誠自以為有點盼頭,不至於嚇跑顧誠。心理戰之妙用,可謂存乎一心。

  這麼大的交易,自然不可能很快完成。

  首先顧誠需要調整公司股權結構,弄出一個總的控股公司,來作為可轉債的股權出質方。

  他首先把潘潔穎找來,把情況大緻說了,然後讓她近期出一個開家新的控股公司、把傳奇娛樂、叮鐺網和誠品音像三個公司集中控股的方案。

  潘潔穎聽了之後,第一反應是嚇一大跳:「30億?我們不是說好了隻借兩三億的麼?怎麼一下子擴大了十倍?到時候別利息都還不出啊!可轉債的利率比貸款高好幾倍呢!」

  「確實挺高的,借3年,總利息是15個億。」顧誠頭也沒擡,就把數字報了出來。

  表姐腳下一晃,差點暈倒,雙手撐著會議桌緩了一會兒,才嘆出一口氣:「罷了,3年之後,你就等著回家當富家翁吧。至少有30個億了,哪怕把公司賣了也不虧了。」

  她久貧乍富,至今還對顧誠的才能有所懷疑。畢竟傳奇的成功是可一不可再的。

  顧誠本想開導一下表姐,轉念想對方能這麼想,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擔心就統統留給自己吧。

  「你把這事兒儘快辦了,9月份孫正意的第一筆錢就能到帳了。我等著投資呢。」

  「行,這事兒我去辦。」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報錯
    • 手機上看
    關閉
    友情連結:半夏小說|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