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仙鶴延年
2025-03-24 13:31:25
作者: 包小三
從松鶴樓與張澤全分開後,梵羽走街串巷,出沒於城內各大古玩字畫店,準備淘一些文人墨客用的狼毫筆、硯台、墨錠等雅物。
此次來到東平府,肯定要去拜訪章偉年和劉平成兩位學政,況且再過幾天就是章偉年的五十歲大壽,梵羽自然要備一份厚禮,以謝兩位學政的知遇提拔之恩。
章偉年和劉平成兩人在東平府官居秘書丞,掌管東平府古今圖籍、國史實錄、天文歷數等,有點類似於後世的圖書館館長,但手中的實權則要比圖書館館長大太多,起碼人家還兼顧著科舉考試的事情。
梵羽來東平府之前已經打探清楚,章偉年和劉平成兩人性子孤傲,一個愛好書法,一個喜好文學,所喜所好不同,但都離不開一個「雅」字。
既然知道了對方的喜好,那就對症下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是梵羽遵循的行事準則。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梵羽一連逛了數家古玩字畫店,都沒有買到合適的雅物,最後來到一個名為「鶴延齋」的店鋪,這家字畫店的墨錠做的極為講究,很有特色。
梵羽看中了一款玉簪形的硃砂墨,玉簪兩端為如意頭飾,正反內鐫變形龍圖案。
這款硃砂墨錠玉簪正面紋飾為蕉林叢中,樓台側角,立一仙鶴,養鶴人仰首張望,仙鶴頭頂高處懸老槐樹的茂盛枝葉。
在玉簪背面中央陰識篆書「仙鶴延年」,圖案和文字所突出的長壽仙鶴,正好與民間健康長壽的願望相吻合,拿去做賀禮再合適不過。
除卻墨錠本身的寓意,從藝術價值方面來看,硃砂墨錠人物形態樸質,場景生動多姿,畫風也是別具一格,畫作極為精緻。
「掌櫃的,這款硃砂墨怎麼賣的?」梵羽對這款硃砂墨愛不釋手,決心買下來送人。
鶴延齋掌櫃姓王,自從梵羽進門他就暗自留意上了,因為這為公子儀表堂堂,風神如玉,由內而外流露出一股出塵的氣質,想不引起注意都難。
當下王掌櫃聽了,走了過來,笑道:「這位公子好眼力,這款硃砂墨一共隻有三塊,已經售出了兩塊,這是最後一塊,公子看上的話三百兩銀子拿去,就當與公子交個朋友。」
墨錠屬於消耗品,文人墨客必備之物,尋常的墨錠十幾文錢就可以買到,好一點數十文錢即可,而這款硃砂墨卻標價三百兩銀子,說是天價也不為過,即便是富貴人家的讀書人也經不起這樣昂貴的消耗。
不過,梵羽是拿來送人的,要求觀賞性大於實用性,而這款硃砂墨集詩、書、畫、印、雕刻、造型藝術和制墨工藝於一身,貴是貴了點,但是對他來說卻是物有所值。
「幫我包起來,我買了。」
梵羽選了硃砂墨之後,又買了一方古色古香的硯台和幾支西域狼毫筆,這一套東西下來,足足花了他一千兩銀子,這已經是一筆龐大的開支了。
回到客棧梵羽泡上一壺茶,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就那麼悠哉的品著香茗,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安靜下來之後,他鋪開筆墨紙硯,凝神靜氣的抖動手腕,在宣紙上寫道:「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梵羽把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用趙孟頫的行楷寫了出來,書風婉轉流利,外秀內剛,頗有幾分書法大家的味道。
他事先已經對章偉年的脾性愛好做了詳細的調查,並且魏文秋還曾告訴過他,章偉年對理學家周敦頤推崇備至,是他的信徒……
弄清楚了這些之後,梵羽思來想去,決定在他五十歲大壽上送上自己寫的書法作品。
自己固然不是什麼書法名家,但貴在一片赤誠之心,再加上周敦頤這篇性情高潔的《愛蓮說》,這樣的壽禮最起碼顯得真誠不寒酸。
第二天,梵羽寫了一封拜帖,然後找信使送到章偉年府上,言明自己會在壽誕當日為恩師拜壽,這樣到時候才不會顯得唐突。
做完了這些,梵羽又換了身儒生穿的衣服,帶上拜帖和禮物,前往劉平成的府上。
他權衡利弊,決定不在章偉年和劉平成二人之間選擇站隊,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哪怕是最後把兩人都得罪了,也不能選擇站隊。
北宋的黨爭太恐怖了,歷史上那些聲名赫赫的人物諸位範仲淹、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人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蘇軾甚至因為黨爭差點喪命,黨爭猛於虎也!
梵羽總結前人的教訓,決定對於章偉年和劉平成二人之間的矛盾不摻和,反正我把你們視為老師,你們想怎麼鬥都行,隻要別拉我下水。
到了劉平成府上,敲門,遞上拜帖,不大會工夫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走了出來,向梵羽道:「我們家老爺說在陽穀縣發現一位奇才,原來就是梵相公……隻是很不湊巧,老爺前兩天回家探親了,過一段日子才能回來。」
主人翁不在,梵羽也就沒必要進府了,把禮品全部交到管家手裡,說了一番客套話之後便告辭了。
梵羽剛離開劉府不遠,遠遠的看見一人,他愣了一下,開口道:「吳捕頭?」
吳三立一直尾隨著梵羽,此刻聽他叫出了自己,故作驚訝道:「咦,你小子怎麼在這?」
梵羽說道:「在下出門遊學,剛到東平府不久。對了,吳捕頭不是在陽穀縣當差麼,怎麼也來到了東平府?」
吳三立笑道:「家裡邊找人托關係,又使了些銀兩,便從陽穀縣調到了東平府,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老熟人,走,我請你喝兩杯去……」
梵羽與吳三立交際並不多,但交情還是有的,因此沒有拒絕,他鄉遇故知的確值得喝兩杯。
三杯兩盞酒下肚,梵羽不禁對吳三立刮目相看,從陽穀縣捕頭直接提拔到東平府總捕頭,這樣的跨級升遷,如果後台不硬的話根本不可能。
「朝裏有人好做官,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沒什麼稀奇的。」吳三立說道。
兩人正聊著,忽然一個身形高大的男子走了過來,男子潔面無須,衣著簡樸,但擋不住一股富貴之氣逼人而來。
「這位公子,在下可否坐下討杯酒水喝?」男子不怒自威,目光平靜得猶如一潭死水,看著梵羽淡淡的說道。
吳三立看到男子出現在桌前,嚇得身子一震,幾乎下意識的就要下跪,男子目光微移,看了他一眼,吳三立立馬便老老實實的坐著不動了。
這頓飯吳三立做東,梵羽不方便做決定,便向吳三立道:「吳捕頭意下如何?」
吳三立尷尬的笑了笑,支支吾吾的說道:「那什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我、我……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