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就刷個短視頻,古人先上癮了?> 第32章 吃餃子都能吵起來?

第32章 吃餃子都能吵起來?

2024-05-10 11:10:39 作者: 求你別追了

  【餃子作為傳統食物,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冬至、聖誕、春節、重陽等節日,吃餃子都是不可或缺的習俗。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躺著」。】

  【關於餃子的起源,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傳說。據說東漢時期的張仲景為了治療耳朵凍傷的百姓,發明了餃子,被稱為「嬌耳」。

  這個傳說並非毫無根據,雖然小麥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但直到漢朝以後,隨著碾、磨等農具的發明,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麵食。

  因此,將餃子的誕生追溯到東漢時期是合理的。在東漢的庖廚俑手中,就出現了帶有花邊的餃子形食物。】

  【在1990年,新疆吐魯番鄯善縣出土了一些餃子,這些餃子可以追溯到700年前的魏晉時期。

  從外觀上看,這些餃子與現代餃子相似,但在古代,餃子的名稱可能並不為人所知。

  實際上,「餃」這個字直到明朝的《正字通》才出現。

  那麼在此之前的餃子被稱為什麼呢?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根據三國時期的《廣雅》記載,有一種形狀類似月牙的食物被稱為餛飩。】

  【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餃子就是餛飩。

  南北朝時期的顏氏家訓中也有記載:「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這說明在當時,餛飩已經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食物。

  現如今,北方和湖北的一些方言中,仍然將餃子稱為餛飩。】

  【然而,據學者研究,當時的餃子吃法可能與現在用水煮後撈出來吃的方式不同,而是將餃子與湯混合食用。

  這種吃法至今仍保留在河南、陝西等地區,人們還會在湯中加入香菜、蔥花、蝦皮等佐料。

  直到唐朝時期,餃子才演變成現代吃法。

  當時,餃子被稱為牢丸,到了宋朝,則改稱為角兒。

  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各種不同種類的餃子,如水晶角兒,它類似於現在的蝦餃。

  煎角兒,自然就是煎餃。

  辣麵角兒是一種獨特的烤制餃子,與它類似的還有駝峰角兒,這些名字可能是根據形狀來命名的。

  此外,還有專門為素食者準備的素食角兒,以及看似神秘且高大上的食羅角兒。】

  【餃子在北方地區還被稱為扁食,這個名字可能源於蒙古語。

  關於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古老。

  根據明朝的《酌中志》記載,正月初一需要喝柏椒酒,吃水點心,這裡的水點心指的就是餃子。

  到了清朝,《清稗類鈔》中提到從正月初一到初五為破五,舊例要吃水餃子五天,而在清宮中則稱為煮餑餑。

  乾隆皇帝非常喜愛吃餃子,甚至在大年時還舉行過盛大的進煮餑餑儀式。

  至於餃子形似元寶,因此被認為代表招財進寶的說法,其實是現代的傳說。】

  ……

  特種兵式旅遊西安的視頻很快播放完了,接下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視頻,不過這個視頻確實在介紹餃子。

  本來這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視頻,各個時空各個朝代中,有的人看著關於餃子的介紹,忍不住還要吃餃子。

  別有人忍不住會心一笑,畢竟千百年後的後代們,還和自己吃一樣的食物,思索一下還是挺讓人感慨的。

  然而讓無數的古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評論區不僅一點也不和諧,反而吵了起來。

  ……

  "南方人確實不太愛吃手工餃子。

  我個人的感受來說,手工擀皮的餃子,皮太厚了,不夠細膩,也不怎麼入味,餡雖然好吃,但餃皮就跟麵粉團團一樣。

  可能是南方人吃習慣了雲吞那種細膩的薄皮,實際上雲吞就是南方人的餃子,也叫水餃,有些蒸餃也不錯,皮又薄又軟。

  所以簡而言之,南方人不是不愛吃餃子,只是習慣了吃口感細膩的「薄皮餃子」,而手工擀皮的餃子做不到那種「薄皮」,對南方人來說「口感不好」,所以不太愛吃,自然也就不會去特意做了。"

  "餃子對我來說跟方便麵地位差不多"

  "比方便麵地位略微高點,和零食差不多。

  主要是家中基本不備麵粉,從買來到做好得四五個小時。有這時間想吃的心情早消耗了,而且也有許多其它更方便快捷的選擇。"

  "如今,南北方飲食差異已逐漸淡化,更多的是個人口味的差異。

  以餃子為例,南方人可能自己擀麵皮較少,但市場上有成品餃子皮和絞好的餡料供選擇,餃子也有各種包法,如包成各種形狀或直接手捏。

  如今,南北方的美食在餐館中隨處可見,人們換著口味吃,這種南北方飲食的對立觀念實際上已無意義。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飲食習慣,能被普遍接受的食物,大家都會嘗試。

  畢竟,在如今的網絡、交通、物流如此便利的時代,還有什麼食物是我們沒有接觸過的呢?

  就像折耳根,以前北方人很少見,但現在也能吃到。

  這只能說明,每個人的口味和喜好都是不同的。"

  ……

  唐朝。

  李世民的臉色變得怪異起來。

  本來只是一個介餃子的歷史的視頻,但是評論區裡面卻全都在吵架,點開評論區有人甚至超了好幾百樓……

  到最後開始了混戰,從地域歧視到人身攻擊,可以說火藥味相當的濃烈。

  看到這些人吵架,李世民也有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過年吃不吃餃子,居然成了這麼重要的事情……

  尋常百姓,過年能有充足的食物,就已經稱得上是富庶了。

  "這些後人們,雖然衣食不缺,但是卻沒什麼禮儀,為了一個區區的口味,居然吵成這個樣子。"

  "看樣子下民依舊非常的愚昧,不然的話不會如此有辱斯文。"

  在李世民看來,飽讀詩書之輩,應該都是彬彬有禮的。

  就算彼此意見不一,雙方也是要進行爭辯和討論,但那也應該局限在一個範圍之內。

  彼此的攻擊謾罵,甚至說出一些污言穢語,絕不是君子所為。

  所以李世民覺得,這麼做的人都是一幫沒有文化的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