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猛火油櫃

2024-05-08 08:34:33 作者: 一桿老煙槍

  明軍三萬人馬乘船駛入沽河之中,浩浩蕩蕩往北行進。

  沽河自古以來就是山東東部地區一條重要河道,由大沽河、小沽河、膠水河匯流而成,入海口還算開闊。

  三四月份,積雪消融,雪水流入河裡,成為春汛。此時河水暴漲,給明軍船隊帶來了方便。

  但不管怎麼說,河流與海洋不可同日而語,水面窄了,水流淺了,故而明軍船隊動用的是小型戰船,糧食、火炮也沒有多帶。

  沿著沽河北上,進入登州地界,便是大沽河水道了,水流減少,河道更窄。

  鄭成功完全不把這些情況放在心上,只管催促前行,他對將領們道:「攻打萊陽城,首要的是拿下大沽河東岸的萊西縣城。只要收復了此地,萊陽城便無遮無攔暴露在我軍兵鋒之下。」

  長平公主站在船頭,耳朵里聽著鄭成功的話,眼睛裡看著船隊行駛的情況,心裡暗想:「三萬水師湧入小小的大沽河裡,船隻滿滿當當阻塞了河道,難以機動,萬一敵人有伏兵,如何迎敵?」

  她轉頭對鄭成功道:「忠孝伯,我看咱們還是舍船登岸,從陸路殺往萊西縣城。」

  「走陸路太慢了,而且我先前已經說過,我軍的優勢在水上,不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公主殿下,請您放寬心,今日下午就能兵臨萊西城下了。」

  

  長平公主皺了皺眉頭,不再說話。

  又行出數十里,到了下午申時,船隊來到一處河灣。從此處河灣登岸,便能去往萊西縣城。

  最前面的數十條戰船率先駛入河灣,後面的則擠在河道里,延綿數里。河灣處長著一片蘆葦盪,枯黃的蘆葦葉隨風飄搖,一眼看不到頭。

  見到此種景象,長平公主頓時警覺起來,道:「忠孝伯,此地險惡,快讓船隻就近靠岸,將士們立即登岸吧。」

  鄭成功也看出了端倪,道:「嗯,倘若蘆葦盪里有伏兵,確實有些棘手!來啊,傳我將令……」

  話沒說話,卻聽得鼓聲隆隆,蘆葦叢劇烈搖晃起來,數十條小舟從蘆葦盪里殺了出來。

  「果然有伏兵!」鄭成功喊了一聲,叫道,「迎敵!」

  到了此時,鄭成功仍舊沒有把這些敵人放在眼裡。也不怪他托大,實在是這起群伏兵太寒酸了。

  他們駕駛的小舟一看便知是臨時徵用的漁船、渡船,在明軍龐大的戰船面前顯得微不足道,仿佛雞蛋碰石頭。再看船上的敵人,頂多每一條船有十人左右,全部加起來不足五百人。

  在鄭成功眼裡,敵軍裝備沒眼看,人數又少,何足懼哉?

  敵軍戰船駛出蘆葦盪之後,急速前行。距離明軍最前方的戰船還有數百米,敵人突然掀開船上的苫布,抱起一個個土罐往水裡傾倒東西。

  不多時,水面上飄著一層黑得發亮的油,且氣味十分特殊。

  長平公主叫道:「是石油,敵人想要火攻!」

  我國人民發現和使用石油的時間為世界最早,據稽考,至遲在三千多年前就已開始。

  《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是關於石油最早的記錄。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中寫道:「高奴縣有洧水可燃」,則是最早的關於石油產地的記錄。

  後來,我國古代人民,除了把石油用於機械潤滑外,還用於照明和充當燃料。到了唐宋時期,石油已經普遍在戰爭中使用。

  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他在百科全書《夢溪筆談》中,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並且預言石油在未來會「大行於世」。

  故而長平公主知道石油,不足為奇。

  又因為受到皇帝陛下的影響,長平公主認真拜讀過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此書把長期流傳下來的石油化學知識作了全面的總結,對石油的開採工藝作了系統的敘述,愈發加深了長平公主對石油的認識。

  也不知道敵軍到底帶來了多少罐石油,倒了一罐又一罐,河水變得膩膩乎乎黑黑亮亮,氣味刺鼻。

  長平公主並不知道,山東濰坊一帶盛產石油。當初張尚賢留意到此物之後,派人打井採掘,暗地裡儲存了不少,此時正好派上用場。

  「快攔住他們!」鄭成功吼道。

  士兵們要開槍放炮,長平公主跺腳道:「不要用火器,用弓箭壓制住他們的勢頭,其餘人快速離船上岸,敵人要點火了!」

  水師弓箭手們放了一陣箭,敵軍冒著箭雨把帶來的石油全部傾倒一空,放火點燃小舟,而後紛紛跳進河裡,游回蘆葦盪里去了。

  數十條小舟熊熊燃燒,飄蕩在河面上的石油也著了火。火趁風勢,風吹火燎,眨眼之間,河灣里成了一片火海,濃煙直衝雲霄。

  那數十條小舟衝撞下來,舟中還堆積著硫磺、火藥、乾柴等物,又是濃煙滾滾,又是火花四濺,許多戰船都被點燃了。

  鄭成功大驚失色,慌忙傳令道:「河灣里的所有戰船靠岸,捨棄船隻保命要緊!河道中的戰船快速後退,遠離火海!」

  要想在河灣里調轉船頭逃離火海,肯定做不到了。鄭成功還算沉著冷靜,沒有因小失大,這種時候只有放棄戰船,保住將士們的性命才是正理。

  明軍士兵們爭先恐後慌慌張張往岸上逃,人太多了,擁擠不堪,有許多人從踏板上掉進了河裡,有幾處地方發生了踩踏事件。

  如果情況只是如此,明軍的損失也不會太大。偏偏就在明軍處於混亂狀態,士兵們上岸還未站穩腳跟之時,張尚賢親自帶領著一萬精兵殺來了。

  眼見殺來上萬清兵,鄭成功大驚失色,叫苦不迭:「我小看了張尚賢,輕敵了!」

  兵法有雲,敵軍半渡而擊之。意思就是在河邊打仗時,等敵人處於渡河慌亂狀態之際進行攻擊,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張尚賢先是用火攻打亂明軍陣腳,使得明軍無法從容登岸,再帶領大隊人馬趁勢掩殺而來,殺明軍一個措手不及。他確實是個才幹非凡之人,算得上儒將了。

  鄭成功急忙召集起身邊三千多人,硬著頭皮正面迎敵,想要與敵軍硬碰硬。

  他的想法很好,先用三千人纏住敵軍,給其他士兵們爭取到上岸的時間。敵軍只有上萬人,而明軍有三萬將士,一旦等明軍全部上岸集結完畢,就能形成優勢,扭轉戰局。

  不得不說,鄭成功是個優秀的主帥,能在倉促慌亂間想到最好的對敵之策。

  可鄭成功還是低估了張尚賢的能耐,三千人馬迎上前去時,清軍布陣以待,竟不趁亂往前衝殺。等布好陣型,明軍即將衝到眼前時,清軍陣中突然用車子推出來上百個奇特的大銅櫃。

  清兵一番操作,桶櫃猝然噴出烈焰,那烈焰長達兩丈。

  明軍士兵們埋頭往前沖,壓根就沒有料到清兵還有這麼一手,許多人霎時間被燒得皮開肉綻身上起火,慘叫起來。

  清軍所用的大銅櫃,名為猛火油櫃。

  《武經總要》記載,猛火油櫃以猛火油(即石油)為燃料,用熟銅為櫃,下有4腳,上有4個捲筒,捲筒首大尾細,尾開一小竅,大如黍粒,首為圓口,徑半寸,櫃旁開一竅,捲筒為口,口有蓋,為注油處。管上橫置唧筒(原始活塞機械),與油櫃相通,油櫃裡注滿了石油。

  唧筒前部裝有「火樓」,內盛引火藥。臨敵發射時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使火樓體內形成高溫區,同時通過傳導,預熱油缸前的噴油通道形成預熱區,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壓縮空氣,使猛火油經過火樓噴出時,遇熱點燃,從火樓噴口噴出烈焰,形若火龍,用以燒傷敵人和焚毀戰具。

  猛火油櫃,在北宋初年便出現了,一度成為作戰攻防利器來使用。到了明朝,隨著火器日益發達,猛火油櫃逐漸被淘汰了。

  偏偏張尚賢是個喜歡讀古書的人,也喜歡鑽研古時候的作戰兵器,他發現山東濰坊盛產石油時,就按照古書的記載,讓工匠們打造猛火油櫃。

  猛火油櫃高大笨重,其實只適合用來守城。張尚賢也是因為手中裝備不多,迫不得已把猛火油櫃運用到野戰之中,這就是清軍為何要布陣的原因。

  同時,考慮到猛火油櫃無法靈活移動,張尚賢別出心裁發明了一種小型噴火器,用銅葫蘆代替油櫃,以便於攜帶、移動。

  當明軍這三千士兵們被烈焰壓制住時,數百個清兵攜帶著銅葫蘆殺了出來,銅葫蘆嘴裡噴著火焰,他們所到之處,明軍士兵只有退避躲讓的份,壓根沒有還手之力。

  鄭成功好不容易集合起來的三千士兵,又陷入了混亂之中,人人自顧不暇,逃跑的逃跑,潰敗的潰敗。

  不多時,鄭成功身邊只剩下一千多人。而張尚賢早已注意到了鄭成功,雖然不知道他便是明軍主帥,但從穿著打扮上看必定是明軍大將,故而指揮著士兵們從四周包圍而來,把鄭成功圍在了垓心。

  等鄭成功意識到危險時,身前全是清兵了,他暗叫不妙:「吾命休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