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隋末陰雄> 第十二章 福禍相倚

第十二章 福禍相倚

2025-01-09 23:59:08 作者: 指雲笑天道1

  王華師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孩兒也同意二弟的意見,此人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即使兒子們這回跟他從征建功,隻怕也會被他打壓,不會為我們報功的。此人來我們家隻是看中了我們家的錢,並不想真正提攜我們兄弟。」

  王世偉也跟著附和道:「是啊,阿大,要是我們真的一個個立了軍功,當上了官,有了功名,也就沒必要再依附他了。

  滅陳之戰隻有一次,所以這次的合作應該也隻是一次姓的,隻怕這王世積見識到了二哥的才能在他之上,更不願意和我們合作了。」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王何閉上眼,搖了搖頭:「可是王世積是我們能找到的唯一親族,他若是不肯帶上我們,你們又能如何在這場大戰中建功立業,搏取功名呢?」

  王華強雙眼一亮,朗聲說道:「阿大勿憂,孩兒已經有了計較,一定不會讓我們兄弟落下這次機會的。」

  王何聽到這話,一下子睜開了眼睛,連臉色也變得紅潤了一些,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華強,快說來讓聽聽。」

  這回王華師和王華偉投過來的目光從剛才的略為埋怨變成了充滿期待。

  王華強在心裡又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想法,確認無誤後,開口道:「阿大,首先,這王世積沒有容人之量,而且他手下也沒有真正親信之人。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王世積沒有兄弟,又看不起我們這些堂兄弟,所以他身邊其實無人。

  今天這種情況,按理說他應該帶些幕府中真正靠得住的軍師謀士,至少是帶個智囊之類的人,可是他卻帶了一個武夫隨從皇甫孝諧。

  而且那皇甫孝諧面相兇狠,目光陰騖,一看就非善類,不是那種忠心效死的部下,當年王世積當眾打他的時候,孩兒就觀察到他目光中儘是怨毒。他在王世積視線範圍內的時候,頭都不敢擡一下,但隻要離得稍遠一些,則是狼行鷹視。

  孩兒不才,也曾學過幾年相人之術和龜策之道,此類人就如呂布,如候景,一旦有機會能踩著舊主上位,是一定不會放過的。

  王世積不信任自己的親族,卻又重用這種野心勃勃的人,將來想必也會被此人所害。」

  王華師聽到這裡,說道:「二弟所言,為兄也看到了,可是那個武夫看起來並無頭腦,隻是個粗暴之徒,應該還不至於能害到王世積吧。」

  王華強搖了搖頭:「這個事情就說不準了,不過直覺告訴我,這是很有可能的事。

  就象我們今天這種密談,王世積都帶著此人,可能他自己也覺得此人是個赳赳武夫,沒有根基,自己對此人有提拔再造之恩,他不會出賣自己,所以對此人並無防備。

  可是王世積今天能當著我們說起南征之事,想必其他軍國之事也會在此人面前和其他人說起。

  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將來王世積隨口而說的話,有可能都會成為他的死罪,而到時候出賣他的,很可能就會是這個他所信任的隨從。

  今天的情形已經很清楚了,王世積無容人之量,對我們尚且如此,想必在軍中和朝中,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次南征如果他立了功,更是會目中無人,從而遭人嫉妒,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去跟隨此人,未必是福。

  所以孩兒以為,今天我們兄弟沒有進王世積的軍府中效力,還真的不是壞事。」

  王華強的一番分析鞭辟入理,說得在場眾人連連點頭。

  王何的眉頭還是鎖著,他對著王華強問道:「你剛才隻說了第一點,那第二點又是什麼?

  就算我們不去跟王世積扯上關係,那又如何能在這次南征中建功立業?還是說你已經結交了什麼人,這次南征可以抱到別的大腿?」

  王華強自信地笑了笑:「阿大,這正是孩兒要說的重點,南征的消息,其實孩兒月前便有耳聞,當時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而建功立業的事情,也大體有了眉目。」

  王華偉在三個兄弟中姓格最急,連忙說道:「二哥,別吊著大家了,快說啊。」

  在眾人熱切的目光中,王華強清了清嗓子,正色說道:「本來此事沒有完全敲定,就是因為南征之舉是否屬實,我一直沒有聽到來自官方的消息。

  象是那種主動聚集私兵,準備從軍出征的事,要是在和平時期去做,就會是圖謀不軌了,要滅族的,所以我也隻是跟別人有過口頭約定。

  但就在剛才,王世積親口證實了這件事,他可是上大將軍,能統領一衛的大軍。如果連他都說三天內要調去南方,那肯定是錯不了。所以接下來,我和那人的約定,就可以變成行動了。」

  王何滿意地點了點頭:「難怪你這一個月來總是四處奔走,原來是在忙這事,你看中的又是誰呢?」

  王華強微微一笑:「太原王氏,王僧辯的兩個兒子,王頒和王頍。」

  在場的眾人不約而同地先是一驚,轉而喜色上臉。

  中國的世家大族,自從先秦兩漢開始,傳到隋時,已經有千年。

  自從三國時曹丕為了篡漢,向著代表著地主豪強勢力的高門士族作出妥協,實行了九品中正制以後,三百多年來世家大族在中國得到了前所未有地發展,可以說漢人的世家大族才是真正控制了整個國家的力量。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不斷有舊的世家沒落,消亡,而新興的世家也會經過幾代乃至幾十代的發展和競爭,最後得到鞏固,站穩腳跟。

  北方已經形成了七個超級世家,被稱為五姓七望,而太原王氏,則是王姓七望裏頂尖的一個世家大族。

  王頒的祖父,北周青州刺史王神念舉家歸南朝,王僧辯則是王神念的兒子。

  在南梁的匈奴大將候景謀反時,王僧辯和陳霸先同時起兵勤王,打敗了候景後,這對並肩戰鬥的戰友卻反目成仇。

  陳霸先殺了王僧辯和他的幾個兒子,最後自立為陳武帝,建立南陳,而王僧辯的另兩個兒子王頒和王頍則逃到了北周。

  王華強看了一眼眾人,繼續說道:「王頒和王頍來到北周後,身懷著對陳霸先的刻骨仇恨,無一曰不在想著報仇雪恨,但他在北朝全無根基。

  王頒入隋後,曾任金城司馬,負責鎮壓隴西一帶的羌人起事,一年前我隨商隊去姑臧時,正好與他結識,也利用了自己走絲路的一些關係和情報幫他平叛,從此與他結交。

  這王頒雖然在西北一帶當官,但每天念念不忘的就是打過長江,滅掉南陳,親手殺了陳霸先,為父報仇。

  現在陳霸先已經死去多年,他的侄孫子都當皇帝了,王頒雖然不可能親手報仇,但滅南陳之心反而更加強烈。依我看來,這次皇上征南陳之戰,一定會徵發天下府兵從軍。這王頒不用徵召,肯定也會盡發自己的家僕部曲,自請為先鋒。

  王氏在江南三代經營,王僧辯的不少舊部也散落民間。而且當年王僧辯被戰友攻殺,許多南人都心懷同情,隻要王頒主動請命為先鋒,肯定能吸引不少舊部以為內應,我們要是跟著他去建功,一定比跟著王世積來得靠譜得多。

  王頒和王頍都是漢人文官,手下沒什麼強悍的將領,而大哥和三弟的騎射武藝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大家想想吧,王頒有建功立業之心,也有熟悉南朝內情的當地內應,手下又無良將,這不正是上天給我們的機會麼?」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報錯
    • 手機上看
    關閉
    友情連結:半夏小說|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