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大事件(四)
2024-12-25 08:54:22
作者: 張濤1985
王振宇幾乎是一夜沒睡,來自後世的他深知新中國成立之前讓中國遲遲無法實現統一和發展的兩個國家不是別人,正是日本和蘇聯。尤其是蘇聯,到了1949年那個局面了,居然還做著把中國一分為二,劃江而治的打算,幸好偉大領袖本質上還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所以蘇聯的企圖沒有得逞,不然長江以南的同胞還不幸福死。不過這一世因為王振宇的緣故,祖國統一的步伐明顯加快,快到蘇維埃還沒來得及輸出革命就基本完成統一了。所以在這個英法同樣虛弱無力,美國孤立主義依舊橫行的時代,日本就很不湊巧的成為了中華民族走向民主團結富強統一道路上唯一的絆腳石。
正當王振宇認為只要打敗日本踢開絆腳石,接下來的所有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順風順水的時候,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了,奉系這邊突生異變,張作霖死了。
王振宇思索了大半夜,又命人去把熊希齡、唐紹儀、顧維鈞請來,這三個人從孫文簽發命令免去熊希齡政務院總理職務之後就住在武漢一直沒回南京。而王振宇顯然並不是沒有能力收拾孫文,而是沒時間。
實際上自濟南會戰日軍受到重創並被困濟南城後,日本方面頭山滿等人就急吼吼的跑到了南京和武漢,以日本海軍對上海,南京實施報復性打擊為威嚇,恐嚇王振宇放棄對濟南日軍的包圍。王振宇又豈是嚇大的,日本發動海軍來攻他是一點都不怕,光是德國佬幫忙設計的江防要塞都夠日本人喝一壺了。他真正擔心的是自己如果全殲濟南日軍,導致日本全面動員並對對華作戰,自己是否吃得消。要知道歷史上這個時期的日本還處於大正時代,軍國主義並不是很強大,日本歷任政府在對華問題上也都是主張分步走,慢慢蠶食的政策。根據王振宇的記憶,1922年前,日本的主要擴張方向還不是中國,而是在俄國的西伯利亞,只是由於諸多不可以明記史料的原因,日軍最後居然被看起來很是弱小的蘇聯紅軍從遠東地區趕了出來。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王振宇還是希望日本不要舉國之力和自己玩命,畢竟目前自己手上的工業生產能力也只是勉強和日本持平,真玩命,鑑於自己內部的真實情況,王振宇的信心還真有點不足。誰敢保證自己麾下的將領不會指揮失誤,誰敢保證自己的工業生產不會出現異常,誰又敢保證自己的麾下沒人心存反念。這次和日本作戰,國民黨就表現的反跡十足了。氣得王振宇都大罵孫文是大漢奸,所以見好就收的心思也就存下了。
「熊老,唐老,還有少川兄,今天請你們來只有一個目地,結束山東的戰事,暫時和該死的小日本修好,具體的辦法還需要你們幾位經常辦外交的老洋務來想。」王振宇一如既往的客氣,這也是下頭人願意拼命替他做事的緣故,待遇優厚,對人客氣,這樣的老闆放在後世那就是標準模範的存在。
「文正啊,出什麼事情了?咱們不是在山東占上風嗎?為什麼要議和?」最緊張的是熊希齡,他和孫文鬧翻後那就鐵定是和王振宇綁在一條船上了。
王振宇擺擺手道:「熊老不要急,我軍此戰必勝,小日本不死也要脫層皮,青年軍什麼時候讓大家失望過啊!可是張作霖死了,現在東北和華北的局勢自然也就跟著亂了。我想了許久,一口氣吃成胖子是不現實的,我的想法是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對日戰爭,把精力放到完成國內統一上來。。。」
又是一個上午的會議,大家拿著日本原敬首相密使加藤送來的密信,研究了大半天,最後由顧維鈞分析出了一個並不太好的結論。
「按照原敬的設想是維持當前的局面不變,維持日本在華利益不變,然後解開濟南之圍,讓日軍體面的從濟南撤到青島。」
王振宇思考了許久:「少川,你去和日本人談,可以強勢一點,不用怕,大不了翻臉大打就大打。現在要打,他們還真占不到便宜,我就不信他們還能雙線作戰。和談其實不好談,我們能讓步的東西其實不多,因為我這裡有幾個原則你是一定要堅持的。」
說著王振宇就站了起來,背著手踱步道:
「第一、主權問題不要談了,寸土必爭,無論是青島還是旅順,也就是日本人說的關東州,我都是要收回來。日本人就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經濟上我們可以做出補償,日本軍隊絕對不允許存在於中國的領土上。
第二、經濟核心問題不要談了,交通、礦產資源這種事關國際民生的項目肯定是不會讓他們日本人操在手裡的,所以滿鐵公司我肯定是要收回來的。
第三、日本人在東北地區的經濟投資可以轉讓,也可以繼續經營,但必須守法,如果做不到,可以由我們的中華開發公司統一溢價收購。
第四、日本人在東北的開墾居民可以繼續居住開墾,但是必須按照我國法律法規經營。同時日本人不再享有外交豁免權。
第五、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庚子賠款問題留待和英法等國一起討論。」
王振宇想了想不等顧維鈞開口又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少川兄啊,你要知道我們在列強環伺的前提上要談崛起是不容易的,所以許多付出是必要的,要有長遠眼光和方向。至於付給日本人的錢,可以先定總額,支付方式最好是分期付款,我可不希望日本人拿著一筆巨款武裝他們的軍隊然後再來揍我!」
顧維鈞認真做完了記錄,看了一遍,開口道:「大帥,我估計日本人肯定不會答應,因為一旦答應,就意味著他們付出巨大代價的日俄戰爭到這算是白打了。說不定他們寧可把五萬軍隊都犧牲掉也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
王振宇也覺得自己有點太理想化了,他一屁股坐了下來然後饒有興趣的看著顧維鈞這個優秀的外交官道:「那你們說說,咱們該怎麼搞法?」
顧維鈞想了想欠身道:「卑職認為既然是要讓日本人放棄如此巨大的利益只有一個辦法,給他們尋找到新的利潤點。只有這樣日本人才有可能放棄他們在東北的既得利益。據卑職所知,日本人一直有一個龐大的計劃,就是大陸計劃。他們一直渴望在亞洲大陸獲得一塊土地,朝鮮只是他們的跳板,但是朝鮮實在不是什麼發展的好地方,所以他們才會不斷的從我們中國奪取土地和資源。只是我們中國太敏感了,日本人擴張的步伐越大,英美的反感程度就越高。卑職這半個月一直在國安局外交檔案室里研究日本新任首相原敬的外交政策,發現這個人對我們來說是友好的存在,雖然他支持了山東之戰。但是從他的執政思想來說,他對於我們的危害並不大。原敬認為日美英三國進行合作對國家的將來極為有利。反之,如果日本與美國關係疏遠那將是十分危險的。原敬認為迄今日本以武力對中國實行擴張主義政策,從而引起日本與歐美各國間的摩擦,招致日本在國際上受到孤立。他反對大隈內閣對華提出二十一條也是出於認為這樣做會刺激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不僅損害日中友好關係,西方列強還會猜疑日本對中國懷有野心,使日本在國際上倍受孤立。在不干涉內政的方針下,原敬把日中友好做為對華基本政策。而最新的情報顯示,隨著山東戰局日軍處於不利甚至傾覆的態勢情況下,原敬已經考慮免去陸相,這次山東之戰的主要策劃者田中義一的職務了。」
王振宇摸著下巴想了想,歷史上的原敬確實有平民首相和和平首相之稱,不過他的運氣並不是太好。當時中國北方的北洋軍閥政府和孫中山領導的南方政府對立,原敬確定了由中國南北政府達成妥協建立統一政府,日本將和這個統一政府建立友好關係的基本政策。原敬內閣成立後,立即禁止向中國北方政府借款和出口武器。基於這種構想,原敬內閣決定通過美國提議的新對華貸款團向中國提供貸款。原敬內閣的基本對華政策是以與美英協調為前提,本著不干涉內政的精神而確立的,意味著迄今日本以軍事力量把中國置於勢力範圍之內,將其作為鐵、煤等資源供給地和日本製品出口市場的大陸政策發生巨大轉換。雖然原敬堅持確保日本在滿蒙(中國東北和內蒙古)的利益,但畢竟他還是想通過經濟活動加強日本在中國的影響力。
現實並沒有象原敬想像的那樣發展。在巴黎和會上,如何處理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權益問題成為焦點。日本主張有繼承這些權益的權力,中國則要求歸還山東,雙方發生對立。日本以不參加國際聯盟相要挾,逼迫歐美列強承認了日本對山東的特權。中國表示強烈抗議,1919年5月,在全中國範圍內爆發了要求歸還山東主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群眾運動(即「五?四」運動)。抵制日貸等反日運動高漲,中日關係惡化。同時,要求民族自決的民族主義運動在朝鮮半島也爆發出來。同年三月朝鮮爆發了要求從日本殖民地下解放出來的三?一運動。原敬內閣為了與中國改善關係,開始出現歸還山東權益的動向。(最終實現返還是在1923年華盛頓裁軍會議上由原敬的繼任者高橋是清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