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三大研發

2024-05-07 13:59:41 作者: 為虎作倀

  李晟的想法沒問題。

  但可惜的是,沒考慮到自己所在時代的特殊情況。

  強行傳播的後世口音,在這個時代壓根沒人能聽懂。

  反而那所謂的字母拼音,讓林博文研究了半天,都是不得其門而入。

  

  終於,搞了幾天看的頭大的林博文,再次找到了李晟。

  「你有更方便的辦法?」

  李晟看著林博文,微微皺眉。

  自己那套拼音法,後世用了多少年都沒問題。

  乃是最方便的讀書入門之法。

  能有什麼問題?

  不料,林博文卻取出了一個冊子。

  「掌柜請觀此冊!」

  林博文捧著這冊子上前,說道。

  李晟定睛看去。

  但見書冊之上,赫然寫著兩個整齊的大字:

  《切韻》!

  李晟聽說切韻之法,是這個時代讀書識字的辦法,只是並不清楚。

  草草翻了一下,李晟微微有些驚訝。

  這書里,赫然清清楚楚的標註了足足一萬兩千多字!

  基本涵蓋了所有的常用字。

  以及一大部分的生僻字!

  堪稱聲韻之學的典範!

  「這書是誰寫的?」

  李晟好奇問道。

  「回掌柜,此書如今大唐隨處可見,乃是前隋名士陸法言所著!陸學士乃是當世聲韻大家,自《切韻》一出,則六朝韻書皆廢。如今天下學韻,必用此書!」

  林博文給李晟介紹著。

  陸法言?

  李晟腦海中不由的浮出一個人影。

  那是一個面色十分嚴肅、頭髮花白的老人:吳縣公,陸德明。

  這人和陸德明都姓陸,莫不是姑蘇陸氏?

  等到林博文解釋一番後。

  李晟才搞明白,兩人不是一個祖宗。

  陸法言祖上,乃是鮮卑大貴族,鮮卑姓氏步六孤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為漢姓氏陸氏。

  陸氏一系,百多年來,一直是北朝煊赫之名氏。

  至第八代陸爽之時,正值隋文帝登基,陸爽以其才名擔任太子楊勇的太子洗馬,成為楊勇的門客。

  陸爽的兒子陸法言,也蔭官八品散官奉承郎。

  本來,陸發言秉承著父輩遺澤,並著太子楊勇登基後,就能繼承陸家的政。治遺產,成為一代名臣。

  但可惜,楊勇有個好弟弟。

  叫楊廣。

  楊勇被廢後,隋文帝遷怒已經去世的太子洗馬,不僅被剝奪了身後名,而且連累陸法言,也因此被罷官、剝奪一切功名。

  當時的陸發言人到中年,已經三十六歲。

  整理父家遺物,完成父親的夙願,便也成了陸法言的人生第一大事。

  於是便陸續擺放父親生前的一眾好友,人稱漢聖的劉臻、留下《顏氏家訓》的顏之推、丞相盧思道、大隋東方朔李若、聲韻學大師蕭該、文帝御用筆桿子薛道衡、太子舍人魏澹等……

  這幫人,平均年齡60歲。

  都是當時眾所周知的大賢。

  加一起,相當於後世的社科院了。

  陸法言才眾家之長,潛心研學,終於帶著父親的心愿,完成了《切韻》一書。

  如此書籍,已然將漢語的切韻之法,推演至完善。

  只是因為被太子楊勇牽連,因此這楊廣為首的新太子集團,自然是不可能重用陸法言的。

  所以《切韻》即便誕生了,依然沒有受到官方重用。

  但卻在民間流傳極廣。

  「這書來頭竟然這麼大?」

  李晟詫異的看著這書冊。

  若是林博文所言為真。

  那這冊書籍自然是眼下用於漢字教學的最佳書籍。

  於是,李晟很快研究了一下。

  隨著李晟的研究。

  越發的發現,這部書的切韻之法,的確非常完善,可以說在切韻這個辦法上走到了完美。

  但雖然如此,卻依舊十分繁瑣。

  別的不說,光是那高達193個韻,就已經讓李晟頭大了。

  而且,這將近兩百個韻,還是明顯經過刪減的,韻律太窄,無法涵蓋大部分文字。

  用這套辦法學出來的口音,註定千奇百怪。

  雖然勉強能聽懂。

  但絕對達不到後世那種人人口音如一的程度。

  但儘管如此,卻並非一無所獲。

  至少,這部韻書上,採集了大量當代文字的讀音讀法。

  若是配合拼音進行修正,毫無疑問會非常快速。

  李晟當即拍板。

  讓林博文親自帶著自己寫出的拼音草稿,前往洛陽尋找這位陸法言。

  按照年齡計算,這位現在恐怕也已經是六十多歲了。

  若是運氣好,說不定還能見到這位當代韻律學大師。

  自己雖然懂拼音,但那畢竟是後世時代的產物。

  貿然直接在這個時代推廣,自然是困難重重。

  若是能請得動這位大師,讓其想辦法,吸收拼音和切韻兩種韻律學辦法,說不定能弄出一套更。新的、更能適應大唐的全新韻律之法!

  若是成功,自然皆大歡喜,靠著印刷工場的存在,迅速將這些教學書籍傳播。

  若是失敗也沒辦法,那就兩套辦法同時推行。

  李晟是個拿來主義者,自然是什麼好用用什麼。

  到時候做個對比實驗不就清楚了。

  林博文很快出發。

  李晟出門查看工場。

  整個工場再次開工。

  除了一小部分人,正在印刷萬年曆。

  大部分工人,則都轉向了雪花紙的製造。

  隨著雪花紙的出現,極度受到長安士子和讀書人、乃至於官府部門的歡迎。

  整個長安已經掀起了使用雪花紙的熱潮。

  市場大量需求,李晟自然不會錯過機會。

  直接加大產量。

  但對於眼前的製造速度,李晟依舊不滿意。

  李晟已經貼出公告。

  誰能進一步提高紙張製造的速度、質量、降低紙張的成本,都可以領取相應的獎金。

  最少一百文錢,最高上不封頂。

  在此刺。激下,不少百姓都根據經驗,改進了一些印刷過程中的小技巧。

  甚至有幾個有技術的工人,甚至製造出了一種特殊的切紙機,非常實用,大大提升了紙張成品速度。

  眼下,整個工廠已經形成了三大研發方向。

  第一,就是造紙術的繼續改進。

  第二,則是班老頭帶著阿大,製造熱氣球的進度一步步推。進。

  第三處最為特殊,也是李晟最為的期待的,便是阿二則埋頭磨鏡片 。

  若是能早點磨出符合李晟要求的鏡片,那望遠鏡和顯微鏡就有盼頭了。

  只有這兩樣工具的出現,李晟才能發起改造大唐世界觀的熱潮。

  從思想上真正的轟動整個大唐。

  才能促使這個封建社會,往自己想要方向去發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