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淑妃省親
2024-05-07 09:09:07
作者: 寒曉
唐妤霜和唐嶼 一個時辰之前就已經換好了衣裳來到了正院,唐嶼 到了這邊就一直拉著唐妤霜的手死死的不鬆開,對於小小年紀的他來說,無論是老太太這邊,還是二叔二嬸那邊,全都是非常可怕的地方。也只有他和姐姐的那個院子,才是他的家,他能放心玩耍的地方。
酉時初宮裡來人說淑妃已經出宮了,府里的人便全都起身,在老太太的帶領下來到府門前,站成兩排等著,老太太,二老爺二太太,三老爺三太太全都換上了朝服官袍,唐妤霜站在三太太的後面,時不時的轉頭看站在另一排三老爺身後的唐嶼 。只要遇上了唐嶼 的眼光,就笑著點頭鼓勵一下。
而她身後,站的是二房院的嫡女唐雪荔,也就是唐妤霜的二妹,接下去是二房庶女唐雪萍,接著是三房嫡女唐夢嬌。
唐雪荔比唐妤霜小一歲,性格上來說,比唐雪萍深沉多了,她是二太太的親生女兒,二太太在這個女兒身上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的, 的嬌婉溫柔,心思敏捷。昨天二太太在上房院那邊逞威,唐雪荔就沒有過去,一直沒露面。
唐雪萍不用說了,二太太將她 的衝動暴躁,毫無城府,一直當成為自己衝鋒陷陣的棋子。而唐雪萍也非常樂意這樣,似乎二太太能用到她,是她的榮幸!唐雪萍也明白她自己的身份。
最後站的三房的嫡女唐夢嬌,比唐雪萍小一歲。三房院在忠靖侯府是非常低調的,只因為三老爺是老侯爺的庶子。
這一排就站著這些人,另一排站在最前面的就是二老爺,接下來三老爺,然後就是大少爺唐嶼 ,二少爺唐學榮,三少爺唐學則是二房的庶子,之後的四少爺唐孟環是三房嫡子,今年才三歲。
眾人在門口候了小半刻,二太太就湊近了老太太的耳邊壓低了聲音道:「老太太,娘娘那邊是不是故意的?也許還沒出宮呢,卻叫咱們這邊乾等,幾年沒回府了,總要給您一個下馬威?」
老太太站在最前面,臉色淡淡的,聽了二太太的話並沒有說什麼,隻眼神陰鷙的盯著前方。
又過了一刻,街道前方依然是沒有人過來,老太太心中的怒氣已經是一點點的積聚,宮門口到忠靖侯府用不了半刻的時辰,即便是淑妃娘娘從自己殿裡動身的時候,太監就先騎馬來侯府叫大家準備,這麼長的時間也應該過來了!
剛剛二太太說的下馬威,如果開始老太太還不能肯定,現在卻也是確鑿無疑了!老太太陰鷙的眼睛轉而看向了另一個隊伍,將隊伍中唐嶼 那小小的身影橫了一眼。
唐嶼 人小不懂事,卻無意將老太太要懲罰唐妤霜的事情說給了宮裡的劉瑜太監,淑妃娘娘還沒來就給自己下馬威,必定是因為這個。
正想著,先聽見旁邊有下人輕聲的提醒:「來了,來了。」
接著就看到街角那邊先是走過來了數十個太監,跟著太監的是數十個宮女嬤嬤,然後就看到一頂十六抬大紅呢子繡花大轎子出現在街角。
這邊等候的人忙都站直了身子。
等到轎子到了跟前,眾人馬上就跪了下去,口稱:「臣等恭候淑妃娘娘大駕。」
地上鋪著紅氈毯,轎子就停在了紅氈毯頭,這大轎子還有個兩層的台階,台階上同樣鋪著紅地毯,幾個嬤嬤上前在轎子旁,轎帘子掀開了,先出來了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兒,頭上帶著玉冠,身上穿著紅袍,腰中一指寬的犀牛腰帶,有點虎頭虎腦的,出來了還先看了看跪著的眾人,這才下台階。
幾個嬤嬤伸手護著七皇子下來。
接著從轎子裡出來一位三十五六歲的婦人,梳著牡丹髻,髮髻正中戴著鎏銀鏤空鑲珠滿綠琉璃水鑽發冠,側面插著鎏金九尾鳳步搖。身穿大紅色金銀絲鸞鳥朝鳳繡紋朝服,腰中戴著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宮絛上面掛著一塊碧玉滕花玉佩,一塊碧玉鑲金雙勾玉佩,白皙富態的一雙手扶在轎子門,手腕上一對金鑲紅寶雙龍戲珠手鐲發出了一聲清脆的響。
淑妃從轎中出來,同樣也是先將跪著的眾人看了一眼,這才在嬤嬤的攙扶下下了台階,下來了之後,首先將跪在前面的老太太伸手攙扶了起來,笑著道:「母親請起。正要出門的時候,又被皇上叫住,皇上賞賜了府里哥兒們一些禮物,讓本宮一塊兒帶著來,母親等急了吧?」
老太太大喜過望的又要跪下:「皇上和淑妃娘娘的大恩厚德,臣妾等實在惶恐。」
「請起,都起來吧。」淑妃娘娘扶住了她,又掃了一眼眾人。看到唐嶼 跪在三老爺後面,還在偷看前面的三老爺,見三老爺起身了,這才準備爬起來,淑妃娘娘嫣然一笑,過去伸手親自把他給扶了起來,笑著在唐嶼 頭上揉了揉:「 哥兒都這麼大了?」
闔府人都在這兒,嚴格按照順序站著,因此淑妃娘娘絕對不會認錯了。
唐嶼 就抬起頭看了看這位姑姑,道:「 哥兒今年七歲了。」說著好奇的看了看跟在淑妃後面的七皇子。七皇子正也好奇的看著他和他身後的唐學榮,小孩就容易被小孩吸引,幾個小孩兒正互相的打量著。
別的人看到淑妃鬆開了老太太,卻去親手把唐嶼 扶了起來,大家面上表情各自不同,老太太眼神發冷,二太太表情陰鷙,尤其在看到自己的兒子唐學榮就跪在後面,淑妃都沒有伸手,由著他自己爬起來之後,二太太的臉色更顯得極端的難看。
唐妤霜雖然臉上神情不變,不過心裡清楚,劉瑜回宮一定是給淑妃娘娘說了老太太責罰自己的事情,淑妃的舉動也肯定就是在給自己姐弟撐腰。
眾人各懷心事,面色也各異的進了府門,一直來到了上房正堂,少不得又要重新的行禮起身,按照順序坐下了,一一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