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九宮太一
2024-11-21 08:28:48
作者: 一葉style
李冰搖了搖頭道:「先祖只是在夢中傳授八卦之精妙,卻並未言及九宮之事。張大哥,九宮為你道家所必修,你何不講解給我聽聽?」
張遠山頷首道:「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於十五。則彖變之數若一,陽動而進,變七之九,象其氣之息也;陽動而退,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
見李冰臉露迷茫之色,張遠山解釋道:「「所謂太一,是北辰有一大神,他所居住之所稱為太一。又因為太一常行於八卦日辰之間,所以又叫天一。太一星君游於八卦日辰之間,息於紫宮之內外。」
「太一星君是主氣之神,行跡為四正四維,就如其身邊為一個個方格似的。太一星君以八卦神所居,所以每個格子又稱之為『宮』。太一星君每次下凡,猶如古時天子出巡狩獵,察看天下之事。」
「也正如天子每次巡視完畢後,則返回皇宮,太一星君也是如此,下行八卦之宮後,每行四必還於中宮。中宮所在,實為北辰之所居,因此稱之為九宮。」
「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於子,陰起於午,是以太一下九宮,從坎宮始。坎中男,始以言無偏也。自此而從坤宮。坤。母也。」
「又自此而從震宮。震,長男也。又自此而從巽宮。巽,長女也。所行者半矣。還息於中央之宮。既又自此而從乾宮。乾,父也。自此而從兌宮。兌,少女也。又自此從於艮宮。艮,少男也。又自此從於離宮。離,中女也。行則周矣。」
「所行即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為一周。一周之後還於中央,再行又從一始。後來,這樣的『行』法被道家稱之為『禹步』,據說到一定時候行者本身就會『隱形』。」
「九宮分為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九宮在奇門遁甲中代表地,大地,為奇門遁甲之基,是不動的,奇門遁甲分為天、地、人、神四盤,四盤之中唯有地盤是不動,為坐山。」
張遠山搖頭晃腦地說了一大通,見眾人都茫然不知所措,不禁莞爾失笑道:「這些東西,太高深莫測了,不要說你們了,就是我也只是一知半解。」
眾人都點了點頭,張遠山這才注意到李冰默然不語,微閉雙眼,正在作凝神苦思樣,不禁心中暗暗感到驚奇。
張遠山暗息思忖:李冰為什麼會這個樣子?難道我剛才說的那些話他正在領悟之中?這太不可思議了!
張遠山轉而又想道:「李冰得許多奇遇,資質已非常人可比,昨夜又得李淳風託夢悟八卦之理,或許他還真的能一下子突悟道家術數也未必可知。」
李冰過了許久,才睜開了雙目,臉露喜悅之色道:「經常從各種演義小說中聽到的九宮八卦圖,其實就是把九宮圖與八卦結合起來。術數《奇門遁甲》中的『八門』,也正是我們剛經歷過的陰八卦中的八門。九宮圖共有九個格子,去掉中央的中宮,其四周共有八個方格,而這八個方格,就如八個房間,中宮則如一個大廳,這八個房間都有一門與中宮相連,所以稱為八門。」
張遠山大驚,細忖了一會道:「李冰,你剛才說的,似乎已經超過了我師傅的見識。你是從哪學來的?不會是你先祖李淳風教你的吧?」
李冰笑而不語,只是微笑著搖了搖頭繼續道:「任八門變化無窮,中宮卻始終立於中央之地而不為所動。就不正象我們的乾陵之旅嗎?我們雖然經歷了許多事,但所有事都圍繞著一個目的,那就是要破解乾陵的秘密。」
「如今陰八卦已過,我們當直面九宮。八門都圍繞九宮而居,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重回乾陵的時候了。」
眾人都欣喜極了,趙婉兒更是迫不及待地問道:「李冰,那我們回到乾陵後要怎麼做?」
李冰喜形於色地道:「張大哥剛才說過,九宮之根本為大地。所以我猜我們回到乾陵後,那九宮之數,應該與大地有關。大家想一下,會不會是讓我們尋找乾陵地宮的入口呢?」
施麗婭搖了搖頭道:「這絕不可能!乾陵歷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無數盜賊打過主意,都堅不可破,甚至連地宮門都沒找到。雖然解放後村民因修路採石無意中炸到了乾陵地宮之門,可也無法進入乾陵內部。國家因考慮到對文物的保護,在沒有絕對的把握前,是不允許打開乾陵地宮的,我們怎麼能進得地宮?」
施麗婭的話擊中了大家的心事,剛才還熱烈的氣氛頓時不見了,眾人皆愁眉苦臉地互相看著。
施麗婭見掃了大家的興,不好意思地說道:「對不起,我知道這樣說會掃興,但我不得不說,因為這是事實。我認為,可能我們要進的還不是乾陵的地宮,而是另個地方。」
趙婉兒焦急地道:「施姐,你想到什麼了?快說呀,人都快給你急死了!」
施麗婭抬頭看著窗戶外漆黑的夜空,似是穿梭到了盛唐時代,無限嚮往地道:「當年,武后臨朝,後廢太子,自立為君,改國號為周。雖然改朝換代,可朝廷內一乾重臣卻仍為武則天重用,和高宗皇帝在位時並沒多少區別。」
「狄仁傑、張柬之等能臣仍兢兢業業地輔助武則天治理天下,他們並非背叛李唐,而是他們清楚武則天雖為女身,可不失為一代明君。若天下反武擁李,則天下勢必大亂。眾臣助武則天治理天下,也竭力保護李唐宗親,指望以後武則天能還政於李唐,恢復大唐天下。」
「因此,我認為保持武則天和李唐宗親之間密切聯繫的,就是李唐、武周兩代王朝的朝廷棟樑之能臣。乾陵選址,也因擁李唐的袁天罡和同樣擁李唐也重武氏的李淳風認知不一而起,但兩人在死前都認識趨於一致,為身後之事作了周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