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焦點
2024-11-19 09:34:06
作者: 戒念
「即便是強盜也會用句替天行道來當遮羞布,歐洲的那些老牌列強和新晉列強們打仗雖然不會是因為正義而戰,但這點臉皮還是要的,就是不知道選擇哪個偶然事件而已,就算有這樣的事件發生,雙方還要討價還價,距離開戰還需要一段時間……現在可以公開招募工人,在原有生產線上培訓工人,保密制度照常實施,能拖上一時算一時,等我們的兩座工廠竣工後,就開始大批生產裝甲車……」譚延說道。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還有我們在英國部署下的一些倉庫問題,按照計劃一共有二十八位我們信得過的商人,其中包括爪哇共和國的六位,從1910年開始到現在一共建立了大型儲備倉庫二十七座,中小型倉庫共計二百餘座。這幾年來一直都是正處於建設當中,還有一座大型倉庫和十餘座中小型倉庫正在建設當中……包括糧食、化工產品、日用生活品都被按計劃的開始儲存到這些倉庫中,武器是不可能大量運進英國本土的,少量的武器走私相對於安全來說收益不大,所以就此取消,不過像特種潤滑油、火炮復進油等一些重要軍事物資在這些倉庫中也有不少存儲,這些化工產品一向都是德國的強項或是英國無法生產的軍事物資……」溫基岩說道。
「這些年我們從德國引進的技術專利,相關生產設備也是不少,所產出的產品除了滿足軍方的需要之外,受限於民用市場開發不足,工廠生產規模一直未能有較大起色,如果考慮到當初的技術和設備引進投入,這幾年來在化工方面我們虧本的項目還是比較多的……也許我們的產品和德國貨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總比沒有的強,世界大戰給我們創造一個高端化工產品市場,德國沒有海上控制能力,到時候原先德國產品的市場將會被我們所占據……」譚延將手中地文件放在茶几上笑著說道。
溫基岩笑著說道:「這確實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不過在這方面國內的私人資本投入比較少,與內務部有關係地幾個愛國商人倒是可以加以引導一番,當然這需要總統的扶助……」
溫基岩話中的意思譚延心中很清楚,因為現在國內化工行業,尤其是高端化工產品的生產,百分之五十的份額都是譚氏資本的化工廠生產地,國有化工企業占了另外半壁江山,其他私人資本所占比例幾乎是微乎其微。
不過譚延也注意到了,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大學地畢業生甚至是在校生都對化工行業非常感興趣,正如後世的一些學子投入到it領域創業一樣,在這個時代化工行業,尤其是中國的化工行業則是一片創業的樂土。
譚氏資本在中國的許多領域都掌握著至關重要的技術專利,再加上資本優勢的支持,若是放在後世那就是一個比微軟還要強勢的龐然大物,再加上譚延的身份,這就更使得譚氏資本在中國幾乎是無敵地。事實上譚延並不介意自己手中掌握的技術專利進行擴散,只是他心中更顧忌化工行業對中國的污染。溫基岩並不是鼓動他進行技術擴散或是對他壟斷的行為抱怨,只不過他知道譚延打算在曹妃甸、寧波、保定三個地方成立大型化工開發區——由譚氏資本提供土地、技術、資金一條龍服務,將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所創建的化工企業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環節所產生的廢料統一收集處理,而譚氏資本將會獲得開發區內企業的一定數量的股本,但絕對不是控制。
關於大型化工開發區還只是處於一個運作階段,這也是針對歐洲戰場上化學武器將要成為主戰力的前景而設,只是運作起來遠比當初想像地要困難的多——化工企業地生產性質遠比其他行業要危險的多,所造成地污染也不是一點半點,很多技術上的困難還無法解決。在這種情況下,譚延也只能在化工工業區地布局上想想辦法,同時也嚴格控制小化工廠的布局和數量,儘可能的以綜合化工工業區的方式出現,走集約型和規模型的綜合路線。
歷史有著驚人的慣性,時間都已經進入八月份,譚延在焦急的等待著來自歐洲的消息,同時全國十大軍區司令員,國務院各主管部門官員都被約束到北京,以各種藉口不得離開北京,以免歐洲發生變化弄得自己措手不及——雖然各個方面他都已經準備了數年之久,這甚至比那些將要捲入戰爭漩渦中的國家準備的時間還要長,而且更加充分,從物資準備到外交策略無一不是推演極為成熟,相信即便是將中國放在歐洲來打這麼一場仗,至少自保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過到現在譚延都沒有什麼可得意的,因為他很清楚中國目前的狀況並不是正常發展而來的,中國的根基還很薄,一次失敗雖然不至於像日本那樣變得萬劫不復,但至少讓自己在國際
受窘倒是真的。將中國的高層官員都留在北京以待這本身就是最大限度的挖掘所有潛力——在譚延的強力支持下,中國高層將會團結在一起向一個方向奮鬥,他雖然不是一個有強烈人格魅力的政治家,但是他手中不乏摧毀一個人或是一個團體的力量。
七月中旬的時候,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邊境地區增兵一個步兵師外加一個騎兵團,這些情報都是直接從奧匈帝國的電報中截取到的,本來譚延認為至少在七月下旬的時候奧匈帝國會在邊境地區挑起事端以拉開大戰的序幕,可是奧匈帝國居然什麼都沒有做,這實在是出乎譚延的預料之外。不過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邊境增兵的舉動本身就是一種走鋼絲的行為,那位原本應該死在塞拉耶佛的斐迪南大公居然還在高唱「吞併塞爾維亞」的論調,不過此時他已經回到奧匈帝國了。。
八月的北京天氣燥熱,前幾天剛剛下過的一場大雨在炙熱的陽光下一點清涼的痕跡都沒有留下來,一輛黑色地藍山轎車在街頭上飛馳而過,轉入中南海——內務部部長老k和溫基岩終於等到了譚延所需要的情報。
「塞爾維亞時間十八日凌晨三點,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邊境地區發生了爆炸,根據奧匈帝國的官方消息是指責塞爾維亞一方炸毀了一列正在經過橋樑地火車,這列火車是軍列,上面最重要的一位人物是奧匈帝國師長……」老k對照文件一絲不芶的念著。
「至少也是個少將銜?」譚延淡淡的問道,也許期待已久的消息傳來時,心中反而平靜下來,奧匈帝國的無賴果然沒有讓他失望,至於戰爭地正義與否,這只是原則政治上的考量而非利益政治所關心地內容。
老k聽後一愣說道:「情報有限,這是一封甲級加急電報,內容不會很多,很多具體情況需要後續的情報支持……」
譚延擺擺手說道:「是不是個少將師長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奧匈帝國已經擁有向塞爾維亞開戰的理由,而塞爾維亞是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前哨站,這足矣將奧匈帝國和俄國扯入戰爭當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協約國和同盟國都不會放棄這次機會,畢竟手中的刀都磨得夠快了,他們已經等不下去了!」
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確實是等不下去了,最近二十年間各主要歐洲國家擴充兵力非常厲害,德國常備陸軍已經從二十年前的四十萬一口氣擴充到現在的九十八萬,法國、俄國、奧匈帝國等也都不甘示弱,幾乎都是增長了兩倍地常備軍力量。再加上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不管是老牌列強還是新晉列強,龐大的軍力對國家的負擔都不是不容忽視的事情,中國也是在這兩方面努力的尋求平衡點—中國海軍雖然沒有進入世界前三,但是每年的海軍戰艦保養、訓練等費用加起來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不過除了中國陸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萬,為世界之最之外,基本上中國在軍費開支上還尚且平衡,對國民經濟並沒有造成嚴重的損害。與俄國所謂地一百四十萬常備軍訓練、武器裝備低下不同,中國的綜合軍事力量是世界公認地強大,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甚至是像協約國或是同盟國這樣強大的國家聯盟,想要重演七十年前鴉片戰爭地那一幕已經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也正是因為如此,歐洲兩大集團開始將目光轉向漩渦之外地美國和中國,其中中國更是重中之重——中國在海軍是同盟國極為看重的,而中國的陸軍力量更為協約國所側目。相比之下美國對中國的優勢則非常薄弱,以前美國以每年至少兩艘甚至三艘戰列艦開工的速度,在戰列艦的數量上占據了絕對優勢,但是中國的東雲級戰列艦一出,美國所有的戰列艦全部過時,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擴張趨勢嘎然而止,甚至在考慮菲律賓的地位問題。
相對於中國的一百五十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陸軍部隊而言,美國緊急擴充到十六萬的陸軍讓人很難相信它會對歐洲戰場能夠起到什麼作用。歐洲大陸對美國的顧忌是美國的生產能力,並且在運輸上明顯優於中國,鑑於同盟國的地理位置,美國將會成為協約國的生產基地,而中國想要發揮作用就必須要參戰,否則對同盟國而言他們能夠得到中國的幫助將會大大縮水。
中國在未來大戰中的站隊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所關注的焦點,不僅歐洲大陸極為關注,美國比歐洲大陸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在巴爾幹半島問題已經由幾個台前的小國互斗演變成幕後的巨頭走上前台直接博弈的當口,中國對世界大戰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國是距離歐洲比較遠,但是如果中國的一百五十萬軍隊湧入相鄰的俄國,那沒有誰會保證俄國能夠挺住,至少烏拉爾山以東的廣袤領土將會
念的被中國所吞併,這點是俄國最為緊張的。
在巴爾幹半島局勢變化的極為惡劣的今天,歐洲各國都開始有意無意的採取各種外交手段,試圖兵不血刃的解決這場爭端,但是手底下卻已經開始做著最後的戰爭動員。德國龐大地戰爭機器已經進行滿負荷運轉,根據內務部的情報顯示,德國已經開始按照施里芬計劃進行兵力調動,最大的軍事冒險行動已經開始,不管結果如何德國已經無法放手了。
與歐洲地外交博弈不同,發生在中國的外交博弈更具有實際意義——歐洲各國的外交斡旋無論結果如何都是走向戰爭,而爭取中國的支持對兩大集團來說則更具有實際意義。誰也沒有想到發生在歐洲的事情爭論的第一個焦點卻轉向了中國——中國地黑龍江號戰列艦目前正在德國做著友好訪問,同時兩國還進行了一次聯合海上演習!
德國毫不掩飾的表明了自己要購買這艘東雲級戰列艦地念頭,甚至用黃金交易也在所不惜,而英法則明確的希望中國不要將這艘戰列艦出售給德國,但卻沒有拿出應有的誠意。英法的態度讓譚延感到非常惱火,總理沈靜明確的對英國駐華大使史密斯表示:「中國沒有任何違反中英相關協定的行為,中國與德國的軍火交易是屬於正常的貿易行為!」
英國的海軍部門繼續向政府施壓,因為強大地英國海軍將會毫無問的奪取最後的勝利,但是面對一次投放近九噸彈藥的東雲級戰列艦,大英帝國的海軍將會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艘戰列艦留在德國!
英國所面臨的局勢非常緊張,現在在德國漢堡港的不僅是一艘黑龍江號戰列艦,更是一支包括兩艘大型裝甲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在內的中國艦隊。也許外界海軍專家對中國的東雲級戰列艦上地九門十六寸主炮的戰力都還表示一定地懷,但是不管英國人願不願意,中國在大型裝甲巡洋艦和驅逐艦方面的造詣確實是非常令人驚嘆地,除了那艘戰列艦之外,剩下的這些艦隻足矣成為一支精銳地破交艦隊,對此英國也是頗為顧忌。。
對英國而言,解決問題的最佳的辦法自然是說服中國保持中立並且將那支訪問艦隊撤出德國,只要那支艦隊一天在德國,那對英國而言都是巨大的隱患。不過中國的外交工作顯然對英國極為不利,對於英國的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只能激怒中國,而根據情報人員反饋的信息,德國打算用德國在紐幾內亞島的東部及其俾斯麥群島和日本的種子島做為交換來獲得中國的這支訪問艦隊和一部分物資補貼,這更是對英國極大的震動。
毫無問德國的交換條件是極為優厚的,雖然中國最近幾年已經停止了其在南洋的擴張,但是在中國的強力支持下,中國與其扶助的爪哇共和國將荷蘭逼得只剩下蘇門答臘島一塊領地。紐幾內亞島被中國和德國平分,對德國而言紐幾內亞島在戰爭時期無是一塊雞肋,除非取得歐洲戰爭的絕對勝利,否則是沒有辦法保證其海外領地的安全的。紐幾內亞島的莫爾茲比港是澳大利亞的門戶,中國若是獲得了全部的紐幾內亞島,毫無問就會徹底奠定其在東南亞的強勢地位。
英國是不會出賣其在東南亞的地位的,自中國強勢崛起之後,英國在遠東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利益可言,只是做為日本的第一債務國對日本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已,但是日本政府顯然開始調轉船頭搞「中日友好親善」,這與英國當初扶植日本的利益不符,可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英國固然接著債務國的身份控制著日本的海關等經濟命脈,但若是沒有中國,日本遲早也是餓死的命運,自從伊藤博文第二次出山之後,日本外交關係政策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歐美派日暮西山,親中派則聲勢漸為浩大起來。
日本外交關係的重大調整也是迫於中國實力的變化,但是數十年來仇中思潮的蔓延哪裡是短時間內能夠改變的,日本政府在伊藤博文的主持下依舊採取這樣親中的政策並非自願,不過是實屬無奈而已。中國似乎對此置若罔聞,在譚延的控制下中國固然在經濟方面出讓一部分利益,但是更多的是針對日本採取替代英國徹底控制的方法。尤其是在軍備上更是對日本毫不放鬆,日本到現在不要說超無畏艦,就是前無畏戰列艦也沒有一艘,日本海軍的總規模控制在三萬噸的水平上——日本不是不想發展海軍,但是中國緊緊的扼住了日本的經濟咽喉,19111年日本曾提出向中國購買北洋級戰列艦未果之後轉而尋求英國,不過當中國問訊直接提高對日本紡織品進口關稅之後,日本立刻便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