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做一個「不安分」的人> 世界只給「不安分」的人提供機會

世界只給「不安分」的人提供機會

2024-10-11 18:48:05 作者: 郭浩

  世界只給「不安分」的人提供機會。與狼共舞,儘管可能會被咬得遍體鱗傷,但收穫同樣超乎想像。

  人的一生到底應該如何度過?從懂事起,父母便會教育孩子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讀書時,告訴孩子應該認真學習,不應該逃課、早戀;畢業後,告訴孩子應該找到穩定工作,不應該無所事事;長大了,告訴孩子應該找個合適的人結婚生子,不應該一人獨自飄搖。

  

  孩子這一生,就這樣被家長、社會固有的傳統思想局限在一個固定的框子裡,如同機器上的一個個零件,被安排在某個固定的位置上,只有安分守己地運轉,才不會被當成壞零件從隊伍中剔除。試圖走出這個框子的人,會被人們議論,甚至被批評、嘲諷。這種「不安分」,仿佛是一種可恥的行為,甚至是成長過程中的「反面教材」。然而真的如此嗎?

  首先,應該明確什麼是「安分」。詞典里對「安分」給出的解釋是:守規矩,安於本分。很難說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褒義詞。這是一個團隊必不可少的穩定因素,每一個社會、每一個團體都需要守規矩的人,但同時「安分」也是一種機械式的活法。

  如果每一個人都是無比安分的人,不質疑規則,不挑戰規則,那麼這個社會也將是一潭死水,無法流動更新。「安分」讓人們成為這個社會工廠中一個個盡職盡責的零件。很多時候正是「不安分」,才讓人們有機會擺脫「零件」的身份,成為那個真正掌控機器的人。

  這些「不安分」之人往往是人們熟悉的勵志故事主角。

  十八歲考上哈佛大學的比爾·蓋茨,入學一年後就不安分地退學了。雖然這個任性的選擇,讓比爾·蓋茨失去了在世界頂尖大學畢業的機會,但他卻創辦了全球知名的微軟公司,讓人類進入智能化時代成為可能,並且至今他已經23次蟬聯世界首富。

  同樣輟學於哈佛大學的「不安分」學生還有扎克伯格。作為「臉書」創始人,他接受BBC採訪時說:「在我最初建立『臉書』的時候,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整個世界都溝通起來。」他當時正在讀大二,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個星期就創建了名為Facebook的網站。該網站一經開通立即火爆,如今已成為全球重要的社交網站之一。扎克伯格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被冠以「第二蓋茨」的稱號。

  畢業於大連陸軍學院的王健林,畢業後沒有繼續自己在部隊中的幹部工作,而是「不安分」地選擇轉業下海經商。現如今,他創辦了萬達集團,並成為了全中國眾所周知的企業家,更成為了中國的地產首富。

  如這般「不安分」的名人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不難發現,生活中各行業的成功人士很多都是不那麼安分的人,他們大多做出了和常人不同的選擇,打破了常規,並因此取得了成就。

  當成千上萬的人都乘坐同一列火車,行駛在人生固定不變的軌道上的時候,人們所看到的、所認識到的、所了解到的都沒什麼不同,也因此很多人都如同電腦程式中的複製粘貼一樣,既安分又平庸。

  然而總有那麼一群人,是那麼的「不安分」,同樣是從人生起點駛向人生終點,他們沒有選擇和其他人一樣坐在擁擠的火車上,而是選擇了在路邊行走或奔跑,或是其他的前行方式。坐在火車上的人們看著他們,總會嘲諷他們的愚蠢:這樣自己一人行走,迷路了怎麼辦?有危險了怎麼辦?

  其實這些「不安分」的行者才是這個社會進步的希望。正是他們的探索,開闢出了一條條通往不同方向的軌道。也正是因為他們在無邊的世界中行走著,摸索著,所以他們才能看到更多、經歷更多、成長更快,人生也就擁有了更多。

  世界只給「不安分」的人提供機會,這句話是盛希泰提出來的。盛希泰是洪泰基金創始人、資深投資銀行家、兩家一線證券公司打造者、前華泰聯合證券公司董事長。他返回母校,和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時,曾說:「世界只給『不安分』的人提供機會。與狼共舞,儘管可能會被咬得遍體鱗傷,但你的收穫同樣超乎想像。」

  1992年,盛希泰從南開大學會計專業碩士畢業後,來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初到深圳,他對資本所帶來的一片繁榮景象看花了眼,一切都是那麼的新奇又充滿誘惑,讓初出茅廬的盛希泰倍感震撼。

  當年,他年輕氣盛,去深圳闖世界,第一眼便看中了風生水起的君安證券公司,並決心從君安開始,投身到資本市場的洪流之中,轟轟烈烈地創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在股票全線飄紅的年代,君安證券受應聘者歡迎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只見人力資源部地板上堆滿了簡歷,來自中國各大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前仆後繼、絡繹不絕地湧來,其中不乏富有經驗的強者,競爭無比激烈。

  看到這一情景,盛希泰意識到,他被選中的希望渺茫。於是,他身上的那份「不安分」的精神出現了,他沒有如千千萬萬個應聘者一樣,乖乖地先是交上簡歷,然後等著公司的審核、通知等一系列的招聘流程,而是轉身離開人山人海的人力資源部,徑直走向公司的總經理助理的辦公室,毫不猶豫地敲響了門。

  回憶起多年前的對話,他仍然記憶猶新:「當時那位經理打開門,詢問我是不是來求職的,我說是。」經理自然讓他去隔壁人力資源部投交簡歷,他拒絕並說:「我要和您談談。」經理感到十分驚訝:「為什麼要跟我談呢?我非常忙,現在正在完成一個文案,一會就要飛外地,根本沒有時間來管理應聘的相關事宜。」他無比堅定地說:「我需要找說了算的人談。請給我十分鐘的時間,我一定不會讓您後悔的。」

  盛希泰說服經理對他進行十分鐘面試,並最終用超凡能力征服了經理,被直接聘用了。就是這份「不安分」,讓盛希泰抓住了人生中一個寶貴的機會,從此在職場嶄露頭角,後來更是大放異彩,創造出一片新天地。

  現在回憶起來,盛希泰認為就是這份求職經歷,為他的創業帶來了啟發,讓他在關鍵時刻抓住了時機。他之所以能抓住這個重要的機會,正是因為他打破了常規,用自己的實力獲得了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很多時候,過於安分,會讓人產生一種奴性,思想和行為因此受到固有規則的「綁架」。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規則是人們決不能打破的,例如法律。但是更多的時候,很多人會被一些習慣所形成的社會潛在規則束縛住,做事情束手束腳,思想固化,機會也就很難降臨到這些人的頭上。「不安分」,就是要超脫所謂的規則,讓思想自由起來,從各個角度去看去學習,以看到更多機遇,並創造更多途徑去抓住機遇。

  世界願給「不安分」之人提供機會。一方面,因為他們有太多的與常人不同之處,容易引起他人注意,這樣便有更多機會發揮所長;另一方面,只有強者才能抓住機會,所以在超脫規則、打破規則的同時,不要忘記充實能力,以「不安分」的特質打破束縛,抓住機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