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與發展

2024-10-11 18:04:47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在如今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常發現,當孩子剛上學時,他們對競爭的準備要比合作更充分,而對競爭的訓練在學校生涯中會持續下去。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個災難。拼命沖在前面試圖打敗其他人所造成的災難,不亞於落在後面完全放棄努力。

  以上兩種情況下,他們都會變得只對自己感興趣。他們的首要目標將不再是貢獻和合作,而是盡力為自己獲取利益。正如一個家庭是一個整體,所有成員都應是其中平等的一部分,班級也應如此。如果受到這樣的教育,孩子們才會真正相互喜歡,享受合作。

  我看到過許多問題兒童,通過與同學的交往和合作,他們的整個態度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我想特別提一個孩子的例子。

  他來自一個自己覺得家中每個人都對他有敵意的家庭,到了學校,他認為大家也都會對他有敵意。他在學校的表現很差,父母知道後,在家又懲罰他。

  這種情況屢次發生:孩子在學校成績很差,在學校被教訓了一頓,成績單拿到家後又被懲罰一頓。

  被教訓一次的經歷已經很讓人沮喪了,雙倍懲罰可謂更殘忍。難怪這個小孩成績極差,又是班上的破壞分子。

  最後,他發現有一位老師理解他的處境,還向其他孩子解釋他的困窘。

  這個孩子原以為大家都是他的敵人,後來他接受了大家的幫助,相信他們都是自己的朋友,而最後,他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進步。

  有一些人懷疑,能否真的教會小孩這樣相互理解和幫助,但我的經驗是,孩子對這些事情的理解往往比大人要好得多。

  有一次,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來我這裡,女兒兩歲,兒子3歲。小女孩爬上了桌子,把她母親嚇壞了。她害怕得無法動彈,大叫:「下來!快下來!」小女孩完全不予理會。3歲的男孩說:「在那兒別動!」女孩立刻安全地爬了下來。他比母親更了解妹妹,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做。

  為了加強班級的團結與合作,有人提出的一個建議就是讓孩子進行自治。但對於這類事情,我們必須謹慎行事,要有老師在旁指導,並且要確保孩子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

  否則,我們可能會發現孩子們對於自治並不十分認真,而是看成一種遊戲。結果,他們會比教師更嚴厲苛刻,會利用開會來獲取個人威望,相互責備,或爭取優勢地位。因此,從一開始,教師就要觀察和提出建議,這一點非常重要。

  評價孩子的發展

  假如要評定兒童的智力、性格和社交能力,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進行某種形式的測試。事實上,有些測試有時可以拯救一個小孩。

  例如,一個男孩成績很差,老師希望他留級。對他進行智力測試後,我們卻發現,他可以上更高的年級。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永遠也無法預料孩子未來發展的潛力。

  智商只能用於了解孩子的困難是什麼,以便我們尋找方法解決困難。根據我的經驗,如果智商測試沒有提示真正有心理障礙,只要我們找到正確的方法,總能改變結果。

  我發現,如果允許孩子把智商測驗當作遊戲,熟悉這些測驗,了解測驗的原理,增加經驗,他們所得的智商分數就可以提高。總之,智商不應被看作由命運或遺傳決定,成為限制孩子未來成就的一個因素。

  孩子本人和父母也不應被告知他的測試分數。孩子並不清楚測試的目的,可能會認為它代表著一個最終判定。教育的最大問題不是在於孩子們身上的局限,而是在於他們認為什麼是自己的局限。

  如果孩子知道了自己的所測智商分數偏低,他可能會失去希望,認為自己不可能獲得成功。在教育中,我們應該將精力用在增強孩子的信心和興趣上,以消除他們基於自己對生活的解讀而為自己設立的局限。

  學校成績報告單也是一樣。老師可能會給一些孩子很差的評語,希望以此激勵他們更加努力。然而,如果孩子父母很嚴厲,他們可能會害怕拿著這樣的評語回家。他們可能會不敢回家,或塗改評語。有一些孩子甚至會在這種情況下自殺。

  因此,老師應該事先想想可能會造成什麼後果。教師不對孩子在家裡的生活及其影響負責,但他們必須考慮到這些事情。

  如果家長望子成龍,而孩子帶回來一張很糟糕的成績單,可能會遭受斥責。假如老師比較仁慈寬容,孩子可能會受到鼓勵,繼續努力以取得成功。如果孩子在學校的評語總是很差,所有人都認為他是班上最差的學生,他自己也會相信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然而,即使是最差的學生也能取得進步。在最傑出的偉人中,也有許多例子可以證明,即使學校里的差生也可以恢復信心並取得巨大的成就。

  非常有趣的一點是:無須成績單的幫助,孩子們自己普遍能對自己和別人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斷。他們知道誰最擅長數學、拼寫、繪畫和玩遊戲,也知道每個人在班上的排名順序。然而,他們最普遍的共同錯誤認識是,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做得更好了。

  看到別人排在自己前面時,他們不相信自己還能迎頭趕上。假如孩子的這種態度根深蒂固,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即使長大成人後,他們也會計算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認為自己總會落在後面。

  大部分孩子在班裡的不同學期中,所排列的名次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他們總是靠近前列、處於中等或是墊底。我們認為這一結果並非由天生遺傳因素所致,其實是他們的思想束縛了自己的能力。

  在班上排名靠後的孩子可能會突然改變,開始取得驚人的進步,這並非罕事。孩子應了解自我設限產生的錯誤,老師和孩子都必須破除這一謬論——遺傳決定一個人的智力和能力。

  先天因素與後天培養

  在教育的所有錯誤中,相信遺傳決定成長是最嚴重的。它給了教師和家長為自己的錯誤尋找藉口的機會,放鬆努力,並輕而易舉地逃避對孩子的責任。任何逃避責任的行為都應遭到反對。

  假如教育工作者真的把能力和智力的發展完全歸咎於遺傳,我看不出他有任何希望能在這一行做出任何成績來。相反,假如他認識到自己的態度和努力對於孩子的影響,就無法用遺傳的觀點來逃避自己的責任。

  在此,我指的並非生理遺傳。生理缺陷的遺傳對人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我相信,只有個體心理學理解了此類遺傳問題對於心靈發展的重要性。兒童能意識到自己的生理缺陷,而這一缺陷對他們自身發展的影響,則取決於兒童對這個缺陷的判斷。

  影響心靈的並非缺陷本身,而是兒童對缺陷的態度。因此,假如兒童有生理缺陷,有一點尤其重要,那就是要讓他了解,這並不會影響其智力和能力的發展。在上一章中,我們也已經看到,同樣的生理缺陷既可能成為激勵人更加努力的因素,也可以成為阻礙他發展的障礙。

  當我第一次提出這個觀點時,許多人指責我的觀點不科學,認為這是與事實不符的個人觀念。然而,我得出的這個結論,正是基於我個人的經驗,而且支持這個觀點的證據也在不斷增加。

  現在,許多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也開始持同一觀點,並且摒棄了流傳了幾千年的遺傳學觀點。只要人們希望逃避責任,對人類行為持宿命觀,遺傳決定性格特徵的理論便肯定會出現。

  最簡單說來,這種理論相信小孩一出生就已經決定是善是惡。這種說法當然很容易就可以證明是無稽之談,只有迫切想要逃避責任的人才會堅持其存在。

  與其他性格表現相似,「善」與「惡」只有在社會背景下才有意義。這兩種概念是在社會環境下、在人類同胞中成長的結果,隱含了一個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有益於他人」,還是「有礙於他人」。

  孩子在出生前並沒有這個意義上的社會環境。出生時,他們有潛力朝任何方向發展。他所選擇的道路取決於從周圍環境和自己身體所接受到的印象和感覺,以及對這些印象和感覺的解讀方式。最重要的是,將由他所接受的教育決定。

  智力的遺傳也是如此,儘管這方面的證據可能不那麼明顯。智力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興趣」,而我們已經看到,阻礙興趣發展的不是遺傳,而是沮喪和對失敗的恐懼。

  毫無疑問,大腦的實際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是遺傳所得,但大腦是工具,而非思維產生的源頭。腦部的缺陷只要不是嚴重到目前知識無法克服的地步,便可以通過訓練來加以彌補。在非凡的能力背後,我們發現的不是異常優越的遺傳因素,而是持續不斷的興趣和訓練。

  即使我們發現,有的家庭數代以來為社會貢獻出許多才華橫溢的人才,但也不能將其原因歸於遺傳。相反,我們可以假設家庭中某一成員的成功成為激勵他人的因素,家庭傳統和期望使孩子能繼承他們的興趣,通過鍛鍊和練習訓練自己。

  因此,例如我們知道偉大的化學家李比希的父親是一位藥店老闆,就沒有必要去假設他的化學才能是不是來自遺傳。進一步調查後,我們發現他所處的環境使他能追求自己的興趣,在其他大部分孩子還對化學一無所知的年紀,他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化學知識。

  莫扎特的父母喜歡音樂,但莫扎特的才能並非來自遺傳。他父母希望培養他對音樂的興趣,儘量鼓勵他。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周圍的整個環境都充滿了音樂。

  在傑出的人物中,我們經常發現他們有「很早的開始」:有的從4歲起彈鋼琴,有的在很小的時候起就寫故事給家裡人讀。他們的興趣持久,訓練自發而廣泛。他們從不氣餒,從不猶豫,也從不退縮。

  假如教師認為孩子給自己設定的限制固定不變,那麼他絕不可能成功地打破這些限制。假如老師對某學生說「你在數學方面沒有天賦」,那麼他自己當然會更輕鬆,但只會使這個學生泄氣。我自己也有過這方面的親身經歷。

  我曾經幾年下來都是班上的數學白痴,認為自己完全缺乏數學方面的才能。幸運的是,有一天,我出人意料地成功解出了一道將我的老師都難倒了的題目。這次出乎意料的成功,完全改變了我對數學的態度。

  以前,我對這門功課已經完全失去了興趣,現在,我開始喜歡上數學,抓住每一次機會來提高自己的能力。結果,我成了全校數學最好的人之一。我認為,這次經歷讓我看到了特殊天賦或天生才能理論的荒謬之處。

  個性發展

  對於任何學習過如何了解兒童的人而言,區分他們不同的性格和人生態度都是一件簡單的事。兒童的合作能力表現在多個方面,包括他的姿勢、觀看和傾聽的方式、與其他兒童的距離、與人交往是否自如、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假如他忘了作業或丟了課本,我們可以推斷他對功課不感興趣。我們必須找出他如此厭學的原因。假如他不參與其他孩子的遊戲,我們可以看出他有一種孤獨感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假如他總是尋求別人的幫助,我們可以看出他缺乏獨立性,時時希望得到別人的支持。

  有一些兒童只有在受到表揚和讚賞時才會做作業。許多受寵的小孩只要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功課就會做得非常好。假如他失去了受特殊關注的地位,麻煩就開始了。

  他們在不受關注之時,會失去所有興趣和信心。數學經常會給這類孩子帶來很大困難。如果只是要他們背幾個公式,他們的表現會十分令人讚賞,但只要讓他們自己加以運用,他們就束手無策了。

  這看上去似乎只是一個小小的不足,但總是尋求他人幫助和支持的孩子,可能會給他人利益帶來巨大的危害。如果不改變這一態度的話,他的一生都會一直乞求別人的幫助。他的整個人生都不會為別人的利益做出貢獻,而是成為別人永遠的包袱。

  想要時時引人關注的孩子還有另一類表現——如果情況不如意,他要想重新獲得關注,就會搞惡作劇,擾亂班級秩序,使其他孩子分心,讓大家都討厭他。責備和懲罰對他毫無效果,他樂在其中,寧願受懲罰,也不想被忽視。

  在他看來,他的不當行為帶來的不快,似乎正是為了獲得關注所付出的正當代價。許多孩子把懲罰看作對自己的挑戰,看作一場競賽或遊戲,看誰能堅持得最久。他們總是會贏,因為結果掌控在他們手中。因此,與父母或老師對抗的兒童有時會在受罰時笑臉相對,而不是愁眉苦臉。

  除了那些把懶惰當作攻擊父母的手段的孩子外,其他懶惰的孩子一般都雄心勃勃,但同時又害怕失敗。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有的孩子將任何事都看成失敗,這會讓人大吃一驚。

  有很多人認為,除非把其他人都甩在身後,否則就是失敗。即使事情做成功了,只要還有別人做得更好,他們也會認為這是失敗。懶惰的孩子從未經歷過真正的挫敗感,因為他從未面對過真正的考驗。他逃避問題,拖延做出是否與他人競爭的決定。

  大家都認定:只要他不那麼懶,就一定能克服困難。他總是沉浸在快樂的白日夢中:「我要是做的話,什麼事都能做成。」一旦失敗,他就會將事情輕描淡寫,自我安慰:「我只是懶,而不是沒有能力。」以這種方式來維護自尊。

  有時,老師會對那些懶惰的學生說:「如果你用功一點,可能會成為班上最聰明的學生。」假如什麼都不做就能獲得這麼高的讚譽,那他為何還要努力學習來冒這個險?也許他一旦不再懶惰,他才華未顯的名聲就會到頭了。到時候,人們會根據他的實際成就來評價他,而不是可能取得的成就。

  懶惰的孩子的另一個優勢是:如果他做了一點點事,就會得到表揚。每個人都希望他終於開始改過自新了,迫不及待地鼓勵他繼續進步。如果同一件事情換成勤勞的孩子來做,可能其他人都不會注意到。這樣,懶惰的孩子就一直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他是被寵壞的孩子,從嬰兒時期就學會指望通過他人的努力來獲得一切。

  還有一類孩子很容易辨認,就是經常在同齡人中扮演領頭人角色的。人類確實需要領袖,但需要的是能為大眾謀福利的領袖。遺憾的是,這類領袖較為罕見。

  大部分兒童想當領頭人只是因為喜歡支配和控制別人,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才會和同伴玩到一塊。因此,這種孩子的未來並不光明,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困難。兩個這樣的人如果在婚姻、事業等其他社會關係中相遇,結局往往不是以悲劇告終,就是以鬧劇結束。

  每個人都想找機會主導他人,建立自己的優越感。有時,家裡的長輩看見被寵壞的孩子對自己指手畫腳時,會大笑,縱容他。然而,教師很快就看到,這樣的性格發展並不利於他們過上適應社會發展的生活。

  自然,孩子們各不相同,我們的目標也絕非一刀切,用同一模子塑造他們。然而,我們想做的是,幫助他們改掉那些明顯會導致失敗和困難的習慣。這些習慣在童年期會相對比較容易更正。

  如果任其發展,會對孩子成年後的生活造成嚴重甚至是毀滅性的後果。童年時期的錯誤與長大成人後的失敗有直接聯繫。極端情況下,沒有學會合作的孩子未來可能會成為神經官能症患者、酗酒者、罪犯或是自殺者。

  患有焦慮性神經官能症的孩子會害怕黑暗、陌生人或新的環境,而憂鬱症患者則是愛哭寶寶。在當今社會,我們不能指望接觸到所有家長,幫助他們避免錯誤,尤其是那些最需要給予忠告的家長往往都是最不容易接受勸告的父母。

  然而,我們卻可以接觸到每一名教師,通過教師去接觸到所有兒童,努力糾正他們已經發生的錯誤,訓練他們過上一種獨立勇敢和樂於合作的生活。這也是謀求人類幸福的最大保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