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中國史> 走,咱們去把歐陽修暴揍一頓

走,咱們去把歐陽修暴揍一頓

2024-10-11 17:42:38 作者: 歷史君

  01

  北宋文壇盟主、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並取得巨大成就、「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有點「忘恩負義」。

  據《歐陽修年譜》記載,堪稱神童的歐陽修,十歲那年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

  該文集的作者是唐代大文豪韓愈,古文運動倡導者,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韓愈之文的特色,大致有如下幾點:「發言真率,無所畏避」,敢於講真話,敢於突破社會上的流俗之見;自然隨便、如話家常、無所拘束、生動活潑;突破傳統、變幻莫測、別開生面……

  這樣的文章,才是活文章,而不是死氣沉沉的「殭屍」。

  也許從那時起,歐陽修幼小的心中,便播下了詩文革新的種子。

  他為什麼要革新?因為當時文壇流行的駢文,除了文風華麗,一無是處,充滿了大話、套話,瀰漫著死板、陳腐之氣。

  他要把這潭死水,變為活水。

  

  為什麼說他「忘恩負義」呢?因為他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寫的就是這樣的文章,也可以叫作一種八股文吧,並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

  公元1030年,他又以這樣的文章,在宋仁宗主持的殿試中,二甲進士及第。

  而據主考官晏殊後來對人說,歐陽修本該是狀元,但因鋒芒太露,眾考官想挫挫他的銳氣,「促其成才」,便人為地不讓他奪魁。

  「鋒芒太露」就不是才,這樣的邏輯,也是沒誰了。

  無論怎麼樣,成就了歐陽修的正是這樣的「八股文」,對他來說也算是「有功之臣」,他卻要把這「有功之臣」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並讓其徹底消失,確實有點「忘恩負義」。

  02

  改變,當然首先得從自身做起。而改變的契機,源於他的上司。

  進士及第後,朝廷給歐陽修安排工作,授他為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任西京(洛陽)留守推官。

  公元1031年三月,二十四歲的歐陽修赴洛陽上任,與大他五歲、被譽為宋詩「開山祖師」的大詩人梅堯臣成為至交,閒暇之餘,兩人常在一起切磋詩文。

  而他們的閒暇,明顯比其他同事要多,因為他們有一個好上司。

  他們的上司名叫錢惟演,是吳越王錢俶第七子。

  作為西京留守,錢惟演對他們這幫文化人,尤其是青年才俊,不是一般的好,單位瑣碎的行政事務,基本上不讓他們承擔——你們這幫「臭文人」,寫詩作文才是你們的本行,沒事就給老子寫文章去吧。

  他還公然支持他們吃喝玩樂——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玩」出來的,你們盡情去玩吧。

  有一次,歐陽修和單位幾個年輕同事到嵩山遊玩,傍晚時分,忽然天降大雪,他們正想回去,以便第二天按時上班,錢惟演卻派人送來幾個好廚子和歌伎:領導說了,單位沒什麼事,你們不要急著回去,好好在嵩山賞雪,什麼時候賞夠了,再回去也不遲。

  這樣的領導,別說來一打,一輩子能遇到一個,也足夠幸運了。

  歐陽修又想起了韓愈的文章,想起了當初立下的志向,而這種毫無壓力的環境,正適合將他當初的志向,變成現實。

  尤其幸運的是,錢惟演這個上司,與歐陽修的文風革新理念一拍即合,在其大力支持下,歐陽修等文人,創作了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留下了許多千古名篇。

  錢惟演本人也是個文學家,博學能文的他,在文學上的建樹也不小,而且著述甚豐。

  作為「西崑體」骨幹詩人,錢惟演卻沒有許多文人「文人相輕」的臭毛病,而是喜歡獎掖後進,超過他的人越多,他越高興,他對歐陽修、梅堯臣等年輕人的提攜,成為當時的佳話。

  然而後來,錢惟演仕途失意,離開了洛陽,他們這段佳緣,也隨之結束。

  歐陽修等人為他送行時,雙方都流下了依依不捨的熱淚。

  03

  改變自己容易,改變別人卻不容易,而要改變整個社會的陳腐文風,更是難上加難,這可不是發一個文件所能解決的,何況那時候的歐陽修還不具備發文件的權力。

  儘管如此,相應的權力,還是來了。

  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二月,經過之前不斷被貶等波折,五十歲的歐陽修終於「混」到了一個重要位置,做了禮部貢舉的主考官,「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

  他開始利用這個權力,有意識地糾正「不正之風」,經他之手錄取的考生,比如後來成為「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蘇轍、曾鞏三人,都有文風平實的特點。

  這等於是向全國讀書人,尤其是青年學子宣告:你們若不做出改變,還繼續玩老一套,那就是自毀前程。

  歐陽修此舉,可謂比發十個「中央文件」還管用,對當時文風的轉變,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人根深蒂固觀念的轉變尤其難,不少考生,依然牢牢抓住陳舊、古板的「太學體」不放。

  所謂「太學體」,是指流行於當時的一種險怪奇澀的文體,肇始於宋仁宗慶曆年間,始作俑者是太學講官石介。

  04

  由於是太學講官,石介的好惡,自然會對學子產生不小的影響,不少學子,便以他的好惡為好惡,所謂上行下效,他們把這種怪誕詆訕、流蕩猥瑣的文體,像抓寶貝一樣,牢牢抓住不放,對歐陽修提倡的「文體革新」,不屑一顧。

  一些考生也中毒不淺,不把這個主考官放在眼裡,依然在考試時大玩「太學體」——什麼平實的文風,去他的吧,師傅還沒教呢,等師傅教了再說吧。

  結果毫無懸念,他們統統落榜。

  這種考生為數還不少,可謂人多勢眾,歐陽修此舉,等於犯了眾怒。

  無法接受這種結果的考生,紛紛走上街頭「示威遊行」,矛頭直指歐陽修,有人甚至喊出「打倒歐陽修」的口號。

  更有甚者,揚言攔住歐陽修,先暴打一頓,然後再與他理論。

  好在皇帝大人站在歐陽修一邊,他充分相信歐陽修的人品和判斷力。

  由於歐陽修有皇帝的支持,鬧事的考生們像泄了氣的皮球,癟了。

  既然歐陽修有皇帝支持,不朝他指明的方向轉變,肯定是不行了。

  劉幾,「太學體」領袖,此次參考栽在「太學體」上面後,立馬改過自新,下一屆更名劉輝再考,順利考中。

  帶頭大哥都「屈服」了,其他人自然紛紛跟進。

  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當天下文風按照他的意願為之一變,歐陽修欣慰地笑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