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贏在自控力> 第四章 正確對待自己

第四章 正確對待自己

2024-10-11 17:38:48 作者: 李建珍

  所擁有的一切 讓自控成為一種習慣

  教育和人生經歷讓我們知道自控力的重要。但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壓力壓制,被本能控制,而忘記自控力。

  「南橘北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兩個成語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你有什麼樣的朋友圈,就可能有什麼樣的選擇和未來。因為身邊人是最容易對我們產生感染力的,從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我們也會對別人產生感染力,從而改變他人的行為。

  比如,現在家長都想方設法把自己孩子送進好學校,也由此催生了「學區房」問題,究其根源,家長們或有親身經歷,或有一定認知,認為在好學校能接觸到更多好老師、好同學,對自己的孩子比較容易產生良好的影響,而在一般學校,自控力還比較弱的孩子就可能受到不好的影響,進而影響他的一生。事實也是如此,在一些重點高中錄取率較高的初中私立學校,同班同學都是力爭上遊,受到影響,自己的孩子必然也要努力上進,爭取考上理想的學校。

  再比如,奧運會中中國桌球團隊屢屢獲得金牌,被稱為「夢之隊」,這與他們隊員群體有關係。桌球隊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世界冠軍,當他們退下來後,便成為新球員的陪練,或從事其他行業。試想,在這樣一個群體中,不僅技術能通過訓練提高,自控力極高的前輩的優良作風也得以傳承,所有人都是為國家而戰,不考慮個人私利。這種思想互相影響,怎能不出冠軍群體?

  這是正能量的影響力,而負能量也有影響力。比如,中學禁止學生騎電動車上學,但是總有學生偷偷摸摸騎去,而原本看到禁令不打算騎的同學看騎的同學不僅沒有受到處罰,還有各種方便,而且還很「酷炫」,於是不顧危險跟風。再比如,道路邊上沒有停車位,不許隨便停車,我們明知亂停車是違規的,但偏有司機把車隨便停在路邊,其他司機看到了,也跟著停,馬上會停一長串,如果沒有警察抄車牌、貼罰單,很快這個地方就自動變成「停車場」。

  由此可見,我們很容易感染別人的目標,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會把草率的行為當作目標。

  壓力也會讓我們失去自控力。

  

  當我們沒有太大壓力時,我們知道抽菸酗酒、暴飲暴食、拖延症等的惡果。我們有意志去控制自己,以避免菸酒過度和過分增重危害健康,避免拖延影響工作和生活。但在壓力下,比如:失戀,或者被炒魷魚導致情緒崩潰,我們就會把原先加以提防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壓力把我們引向了錯誤的方向,讓我們失去了理性,被本能支配。當拖延患者想到自己已經遠遠落後於進度的時候,他們會萬分焦慮,這反而讓他們繼續拖延下去,不去面對落後於進度的事實。但當我們的壓力漸漸緩解,我們便會看到自己因缺乏自控力造成的損害。

  當遇到壓力時,我們該怎麼減壓呢?美國心理學家協會的調查發現,最有效的減壓方法包括:鍛鍊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朋友相處,按摩,外出散步,旅遊,冥想或做體操,培養有創意的愛好;最沒效果的方法是:購物、賭博、抽菸、喝酒、上網、追劇、玩遊戲、暴飲暴食……

  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正能量的人,多與正能量的人來往,看到錯誤的行為不要仿效,避免更大的傷害和損失。如果自己沒有自控力,就可能因為犯錯而被別人控制。自控力不夠的人需通過一些方法鍛鍊自己的自控力,達到令自己滿意的程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