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情緒穩定> 一個人的修養,看他如何發脾氣

一個人的修養,看他如何發脾氣

2024-10-11 17:36:32 作者: 曉君

  兩個仇人狹路相逢,其中一人蠻橫地說:「我從不給狗讓路。」另一人微微一笑,側身讓道:「我正好相反。」生活中從來不乏不順心之事,生氣時的表現體現了一個人真正的修養,修養好的人總是善於控制情緒。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喜歡學習?」孔子回答:「顏回,因為他從不遷怒於人。」「不遷怒」的君子比起一言不合就暴躁跳腳的人,確實更令人信服。所以,要想成為生活的強者,就要先學會控制情緒,

  孫正在餐館吃飯時,相鄰的餐桌坐著幾個穿著考究的中年人,看著挺有素質。一個人站起來敬酒時,恰逢服務員端盤上菜,兩人不小心撞在一起,菜盤一下子摔了個粉碎,還弄了客人一身油。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服務員趕忙道歉,還拿紙巾給客人擦拭。

  「你眼睛是不是瞎呀?」客人開始罵罵咧咧。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服務員一邊收拾,一邊不停道歉。可是客人絲毫沒有要放過他的意思:「說對不起有用嗎?我這一身衣服可是名牌啊。」他要求服務員賠償,罵人的話越發不堪入耳。滿大廳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人身上,大家看著這人一身講究的穿著,一個個都感到詫異。孫正實在受不了那人沒素質的吼叫,滿臉鄙夷地結帳離開。

  日常狀態下,人常常戴著面具,生氣時最容易暴露本性。生氣時對弱者的態度,可以反映一個人人品和修養的高度。平日裡裝得多麼溫文爾雅、人模人樣,一旦生氣,就會原形畢露、髒話連篇,所謂的素質早就飛到九霄雲外,這樣的人絕對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為什麼總說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遠離那些發脾氣、沒修養的人,因為發脾氣時壞情緒會傳染,自己發泄痛快了,身邊的人卻會因為你的痛快而不痛快。

  胡適在《我的母親》里寫道:「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這比打罵還難受。」其實冷靜下來仔細一想自己剛才的態度,自己都會覺得可笑,然而說出去的話覆水難收,只能看著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糟。亂發脾氣就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所有人。

  為了表明自己不好欺負,在被冒犯的時候,就一定要以很拽的方式懟回去,拒絕「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然而對方也不想當善馬被人騎,於是衝突愈發激烈,最後兩敗俱傷。只有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才能不受對方影響,不亂發脾氣,成為情緒的主人。

  有一次,台灣作家李敖的老師殷海光忽然想到某個政敵的行徑,不由怒火萬丈,氣得飯都吃不下。後來殷海光不幸得了胃癌,只活了49歲,心情鬱悶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他的政敵卻活到了89歲。

  

  李敖從老師的經歷中得到教訓:「無論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都不生氣,我跟你逗著玩,我贏你,活過你。」不過李敖「不生氣」的境界比不上宿敵余光中,一向號稱不生氣的他常在各種場合痛罵余光中。

  有人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碴罵你,你為什麼從不回應?」余光中回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的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他不僅不生氣,還能幽默對待。

  面對指責辱罵,選擇坦然接受,並用它強化內心,這並不是懦弱無能,恰恰是修養高深的體現。一個人生氣時,最能看出他的修養。但是「有修養不代表沒脾氣」,美國著名心理醫生派克說過:「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一定要學會生氣。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自己憤怒的情緒,有時候需要委婉,有時候需要直接,有時候需要心平氣和,有時候不妨火冒三丈。」學會生氣,不做情緒的奴隸才是最好的修養。

  很多事根本不值得發脾氣,可有人就「理直氣壯」地憤怒到了不講理的地步。比如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究其原因不過是坐過了站,最後卻導致車上的人墜江而亡。有時發脾氣的人就像一個「巨嬰」,心情不順就肆意發泄,嚴重影響了事情的走向和結果。

  生氣源自內心欲望的不滿足,由於人性中難免會有欲望,所以「不生氣」很難。即使做不到「不生氣」,至少也要做到有修養地發脾氣。

  生活中我們可能常會被人誤解,這時不必和對方爭個高低,如果你是對的,沒必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沒資格發脾氣。沉默是金,大度為懷,自己心中有數就行。盯著他人過錯不放很容易激起對方不滿,不如藉此審視一下自己,免得以後也犯自己曾討厭過的錯誤。

  面對挫折,生氣會迷失心智,在逆境裡心平氣和就是勝利。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反倒正中別人下懷,穩定心智才能看明白利害得失。

  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製造更大的麻煩,不如提升自己的人格修養,讓情緒為我所用,在燦爛一笑之中創造美好人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