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執著求精終成畫
2024-10-11 17:33:32
作者: 周禮
以畫馬著稱的徐悲鴻先生滯留法國的時候,一位將軍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請他作畫。他當眾揮毫,以淋漓酣暢的墨意、收放自如的筆法,片刻工夫,便畫出一幅形神兼備、鐵骨錚錚的奔馬圖。將軍豎起大拇指,連聲稱妙。旁觀者沒一個不驚嘆的。
悲鴻先生不獨畫馬筆法絕妙,他筆下的人物畫也獨樹一幟。1915年,在上海讀書的徐悲鴻得知在上海炒地皮發跡的猶太人哈同創辦了倉聖明智大學,公開徵求傳說中造字先師倉頡的畫像,便應徵了一幅。創作倉頡像的時候,徐悲鴻十分認真,他查閱資料,勾勒草圖,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倉頡像送到哈同府上的時候,哈同夫婦及在座的社會名流無不稱好。畫像被懸掛在哈同花園廳堂里。事後,哈同夫婦設答謝宴,陪同赴宴的徐悲鴻的好友黃警頑看了倉頡畫像後感慨地說:「你真行,竟能想像出如此構造的四隻眼睛。」悲鴻朗聲一笑:「倉頡像是我一點一滴考證出來的,倉頡有四目在王充所著《論衡》中有清清楚楚的記載,哈同那樣的洋人,只會附庸風雅,哪裡懂什麼中國藝術,這次應徵我是逢場作戲,但作畫我是一點兒也不含糊的。」
悲鴻先生傲骨錚錚,愛國如命;痴心虔誠,愛畫如命。1939年的一天,在異國他鄉奔忙的徐悲鴻走在修築滇緬公路的士兵中間。他們豁出命幹活的情景,讓他想起了《列子·湯問篇》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和抗戰中的祖國人民。「抗戰要勝利,不正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嗎?」他暗暗發誓要將傳說與現實融於一體畫出來。於是他著手寫生,尋找模特兒,畫出了很多人體、肌肉、臉孔的速寫。兩個月後,畫出了大型油畫《愚公移山》,可他面對這幅油畫,覺得很不滿意,一氣之下捲起扔進了火爐。經過反覆權衡考慮,徐悲鴻改畫國畫,完成了不朽之作《愚公移山》。印度國際大學校長泰戈爾看了這幅畫,感動得雙眼濕潤,為畫面表達的蘊含,也為徐悲鴻對待藝術精益求精的態度。
從《倉頡像》到《愚公移山》,其間相隔了二十四年,徐悲鴻先生對藝術的執著虔誠之心沒有絲毫改變,對祖國前途命運的關注從來沒有停歇過,每作一幅畫,必是有血有肉,有肝有膽,有意境有蘊含,有繼承有創新。正因為這樣,才造就了一位世界級的藝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