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經營才完美
2024-10-11 17:28:43
作者: 周禮
人生唯有經營,才會走向完美。從謀劃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開始,張良的聲名就廣為大家所知。雖然行動沒有成功,但是卻奠定了這之後張良在反秦義士中的江湖地位。單槍匹馬,想要解決國讎家恨,那是不可能的。作為一介書生,張良不可能振臂一呼,挑起反秦的大旗,因此依附在某個軍事集團做幕僚,借力打力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就成了張良的最佳選擇。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是漢高祖劉邦對留侯張良的評價。如果沒有張良的出謀劃策,在楚漢相爭中,還不一定鹿死誰手呢?從鴻門宴,嶢關、藍田之戰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些讓人叫絕的謀劃,哪一樁沒有張良的貢獻呢?兩個軍事集團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劉邦善於識人用人,因此才得以在秦朝末年的大爭之世中脫穎而出,以弱勝強,最終擊敗有勇無謀的楚霸王項羽,成為西漢的開國君主。張良先幫著劉邦與秦朝斗;幫著劉邦與項羽斗;又幫著劉邦、呂后與功臣斗;同時還要留一份心思與劉邦、呂后斗。張良在鬥爭中,將自己的畢生所學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成就了劉邦,也成就了自己。
張良作為智慧的化身、歷代謀士的典範,最讓人嘆服的就是功成名就後卻能全身而退,這在鳥盡弓藏的西漢初期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張良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關鍵就在於得到了黃石公贈予的《素書》。《素書》是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發揮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揆度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以此認識事物、對應事物、處理事物的智能之作。《素書》不僅是一部修身處事的格言集,而且是一部治國統軍的政論書。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素書》得天下,這就是張良得以功成名就的原因。張良及其事跡,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甚至被神話為白雲祖師,位列仙班,然而關於張良和《素書》之間的前因後果,知道的人就不甚了了了。
博浪沙行刺秦始皇未遂後,為避禍,張良隱居在下邳。一天,張良閒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讓張良撿上來替他穿上。張良儘管不滿,但仍然照做了,老人讚嘆道:「孺子可教也。」並約張良五日後凌晨再到橋頭相會。五天後,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結果晚老人一步。老人憤憤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五日後再來!」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他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老者於是送給他一本書,這就是傳說中的《素書》,贈書者就是黃石公。從此,張良日夜研習《素書》,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一部《素書》改變了張良的人生軌跡,這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案例。而最為關鍵的是,張良沒有死讀書,而是將《素書》的理論跟自己的人生際遇結合起來,活學活用,科學經營自己的人生。人生得意之時,不忘失意之日。這一點,縱觀古今中外,又有多少功成名就者能夠做到張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