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熊孩子」
2024-10-11 17:12:04
作者: 心一
一位老人在一個小鄉村里休養。令他煩惱的是,附近住著一群十分頑皮的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讓老人根本無法好好休養。
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然後告訴他們:「你們使勁地喊,我將給每一個叫喊的人一些獎勵,並且叫的聲音越大,得到的報酬就越多。」每次,他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
等到孩子們已經習慣於獲取獎勵的時候,老人便開始逐漸減少給他們的報酬。最後,無論孩子們怎麼叫喊,老人一分錢的獎勵也不再給他們了。結果,孩子們認為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正,心裡想著「不給錢誰還給你叫」。從此,再也聽不到這群孩子大聲吵鬧了。
一個人的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的話,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在理由。
關於人們的這個心理特點,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專門的實驗。他讓大學生做被試者,在實驗室里解答有趣的智力難題。
實驗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所有被試者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將被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者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被試者無報酬;
第三階段,休息時間,被試者能夠在原地自由活動,並把他們是否繼續去解題作為是否喜愛這項活動的指標。
實驗組被試者在第二階段確實很努力,而在第三階段繼續參加解題的人數則很少。這說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控制組被試者中有更多的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說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德西在實驗中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工作動力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降低。此時,動力強度會變成兩者之差。這就是德西效應。
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一個企業老總經常向人抱怨自己的高級人才大量流失:「我已經連續給他們漲了很多次工資了,怎麼看不到一點成效呢?」就薪金這個角度來看,原有的外在報酬如果距離令人才滿足的水平太遠,直接激勵的原有強度又不足,必然導致「德西效應」。如果人才覺得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都不盡如人意,即使外在報酬不斷增加,也無法達到他的預期。這樣的話轉投他處是必然的結局。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職員努力工作,就不要給予職員太多的物質獎勵,而要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學習,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錢和獎品去獎勵孩子的好成績,而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並且認為學習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用外在理由支持的行動是不會長久的,只有自動自發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