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面前見才器
2024-10-11 16:50:25
作者: 西武
一個人要面臨大事,真正的品行才顯得出來。遇到大事和難事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擔負責任的能力,在患難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克服困難的力量。平時聲稱自己「遇事果斷」的人,一旦危機臨身,往往不知所措,還會滿腹牢騷。個性越是柔順的人,遇到困難越是倉皇失色。因此,若要試探一個人的膽識、勇氣,就得告訴他可能面臨的災禍和困難,並接二連三地交給他去處理,從中觀察他的反應。
南北朝時,北齊的奠基人高歡為測驗幾個兒子的志向與膽識,先是給他們每人一團絲,要他們自己整理好。別的人都想方設法整理,唯獨二兒子高洋抽出腰刀一刀斬斷,並說:「亂者當斬。」高歡看了後很讚賞這種做法。
接著,高歡又給他們每個人配幾個士兵,讓他們四面出走,隨後派一個部將帶兵假裝攻擊他們。其他幾個兒子都嚇得不知所措,只有高洋指揮所帶領的士兵與這個部將格鬥,最後這個部將脫掉盔甲說明情況,但高洋還是把他捉住送給高歡。因此,高歡對高洋很是讚賞,說:「高洋的見識和謀略都超過了我。」後來高洋果然繼承了高歡的事業,成為北齊的第一位皇帝。
通過多年的觀察,我覺得人才大致可分為大器、中器、小器三種:
大器之才,即使工作繁重,也毫無怨言,不會拘泥於小事。該做的事一定全力以赴,對於沒有價值的事也不會耿耿於懷。該說話時,就抒發己見,不該說話時,就保持沉默,能適時地進退。這種人,已具備了領導的才華,將來的成功是可以預知的。
中器之人,平時好像與大器之人差不多,可是一旦面臨抉擇,就會左右搖擺,舉棋不定。
小器之人,為人處事多以自我為中心,遇有不順心的事就大發牢騷,甚至譴責他人,聽不見別人的忠告,最終也會失去別人的信任與幫助。
所以在重用一個人之前,人們都喜歡人為地創造一個逆境,觀察對方是否具備足夠的勇氣戰而勝之。
古羅馬有個皇帝,常派人觀察那些第二天就要被送上競技場與猛獸空手搏鬥的死刑犯,看他們在等死的前一夜有怎樣的表現。如果發現死刑犯中有能夠呼呼大睡而面不改色的人,被派去的人便在第二天早上偷偷將其釋放,並訓練成帶軍的猛將。中國有個皇帝,在接見新來的臣子時,總是故意叫他們在外面等待,遲遲不予理睬,再偷偷看這些人的表現,並對那些悠然自得、毫無焦躁之容的臣子刮目相看。美軍高級將領麥克阿瑟將軍一生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經常與死神捉迷藏。一次,德軍的炮彈落在了他指揮所的近旁,他卻鎮定地對部下說:「放心,整個德國也造不出一顆能打死麥克阿瑟的炮彈。」那些養鳥的行家,在選鳥的時候,都要故意去驚嚇那些鳥,他們決不選那種稍受一點兒驚嚇,就撲撲拍翅、亂成一團的鳥。
前面例子中的強者,很可能天生就有較強的穩定性或忍耐力。但換個角度來想,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接受堅忍的訓練,一隻鳥從小就在人群里待,那麼會不會有較佳的表現呢?
前美國總統的父親約翰·甘迺迪,為了讓兒子見識場面,曾經專程帶著甘迺迪飛到巴黎去參加一個交際盛會。因為他不僅要求孩子有好的禮貌、懂得如何與人寒暄,更希望孩子有風度、有格調!所以有人說:老甘迺迪是從約翰·甘迺迪小的時候,就訓練他做總統。
許多日本公司,在每年冬天的時候,都送員工到寺廟裡接受戒律的考驗。其間,員工要忍受沒有暖爐的嚴寒,夜裡不准躺著睡覺,打坐時稍有不專心,就要被戒板抽打,且不許喊痛。正因為如此,他們能忍別人所不能忍,專注於別人所不易專注的事情,因而在國際商業舞台上有傑出的表現。
換句話說,領導者在考察下屬的能力時,不但要看其平時的「能量」,還要看其在關鍵時刻的「質量」;不但要看其「顯能」,還要看其「潛能」。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在平時的工作中表現突出,處理事務井井有條,有板有眼。但是在關鍵時刻,其能力就「伸不出」「展不開」,遇到突發性的事件或棘手的問題時,他們往往顯得束手無策,一籌莫展。而有些人在平時似乎能力平平,很不「耀眼」,但在關鍵時刻,卻能力挽狂瀾,扭轉乾坤,表現出驚人的駕馭局勢的能力。還有的人無論平時還是關鍵時刻都身手不凡。凡此種種,都應當做全面而又細緻的觀察,才能得出比較準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