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24-10-11 16:41:21 作者: 盛唐

  宋朝時期,有一個自幼習武、體力強大的人在岸邊撐渡。他力氣特別大,因此他使用的撐杆是一根重達百斤的鐵篙。

  他在撐渡時,立下了一個規矩,船上必須裝滿一百人他才開船,少一個人也不開。有時候,滿船的客人坐在船里等待唯一一個渡客,每個人都非常不滿,由於懼怕撐船人的勇力,沒有人敢忤逆他,只得忍氣吞聲。

  有一天,船上又坐滿了九十九個人,撐船人按照老規矩,不等到坐滿一百人就不開船。渡客們紛紛叫苦,他也不願理睬。突然,船中的一個渡客大聲喊道:「時間早就過了,為什麼還不渡河?」撐船人傲慢地說:「這裡有一根一百斤重的鐵鑄撐篙,你如果趕時間的話,自己拿去撐好了。」客人說:「這有什麼難的?」說著,渡客拿起撐篙,雙手一合,直直的鐵篙就被彎成了一個U形。

  撐船人見眼前這位身手不凡,定是高人,於是對渡客客客氣氣地說:「小人有眼不識泰山,這邊馬上開船。」渡客說:「習武之人要知道學無止境,切不可狂妄自大。」之後,雙手一捋,彎曲的鐵篙又變成了直線。

  後來,撐船人了解到,原來這個身懷絕技的渡客是一個武將,因為要送文書到對岸的衙門才趕著渡河的。從此以後,撐船人放棄了非百人不渡的規矩,而且更加勤奮地修習武藝,戒掉了狂妄,謙遜待人。

  

  在生活中,常常聽人說「這個人修養真差」「這個人看起來真有修養」,可是,到底什麼是修養呢?在中國古代,形容一個男子有修養,人們會說「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形容一個女子有修養,人們則會說「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到了二十一世紀,雖然科技在改變著世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但是,對於「修養」的要求卻從來沒變過!

  所謂修養,不是簡單地養成了文明有禮的習慣,學過了千家文、百家詩,用知識武裝了頭腦,更不是用金錢堆砌的華服美築,用名聲堆積出來的頭頂光環。修養是不隨心所欲,不唯我獨尊,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

  說白了,修養是一種自我克制的能力,控制自己內心中的原始欲望,不去做那些不該做的事。而且,真正的修養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正如《論語》中一句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許,這是對修養的最好詮釋。

  說到修養,人們最容易想起刻板、無趣的英國人。英國人素來以他們的良好修養和貴族氣著稱。在飛機上,如果你旁邊坐的是一個美國人,他會在幾個小時的飛行中,將他的工作、感情經歷,甚至是祖宗十八代都講出來。如果是一個英國人,他則只會彬彬有禮地跟你打招呼,簡單地討論一下天氣而已。

  在英劇《唐頓莊園》的第三季第五集裡,伯爵家善良、單純的三小姐Sybil死於難產。Sybil在臨盆的時候,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兩個迂腐的醫生因為意見不合吵了起來,最後耽擱了最佳治療時間。

  在Sybil的葬禮上,伯爵家的人沒有表現出號啕大哭,或者滿臉淚水的悲傷,除了Cora有些接近瘋狂之外,其他人都是眉頭緊皺,然後毫不慌亂地進行著葬禮的儀式。參加葬禮的所有人都像例行公事一般,矜持,有禮,缺乏感情的流露。

  看慣了韓國偶像劇的觀眾一時對此不太適應,因為所有人都沒有期待中的那麼悲傷。究其原因,還要從英國人的修養講起。

  伯爵家是英格蘭的貴族,而貴族家庭追求的是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平靜和克制。他們並不是不悲傷,只是悲傷在心中,不輕易表達在臉上。而且,他們不希望因為自己的悲傷帶動了別人的傷心,甚至給其他人添麻煩。實際上,這是一種內斂的行事風格,也是替他人考慮周全的行為修養。

  就像《伊莉莎白一世》里女王辭別安茹公爵時說的那樣:「我悲傷,卻不能顯露我的不滿,做了的事卻必須申明無意去做,我外表沉默,內心卻有萬語想說,我是自己卻又不屬於自己,我內心冰冷卻已是燃盡的塵埃,由一個我變成了另一個我。」這是一種矜持的表達感情的方式,也是一種獨特的英式教養。

  唐朝時,唐高宗聽說張公藝家中九代人居住在一起,就親自去他家中,問他如何讓這麼多人和睦地住在一起。張公藝沒有說話,在紙上寫下一個「忍」字。高宗感動地流下眼淚,並賞賜給張公藝許多綢緞。

  孔子曰:「百行之本,忍之為上。」忍讓是一種做人的智慧,也是一種克制的修養。能忍的人並不是甘受他人的擺布,忍氣吞聲,而是一種內心充盈,無所畏懼的表現。因此,往往越強者越能忍,弱者一旦被碰到內心痛楚,就要亂喊亂叫,尋釁報復了。

  作為一個人對品質、對道德、對生命的感悟,修養是一個人經過訓練和培養的內化水平。一個人是否具有禮儀修養,不靠金錢、地位、容貌來判斷,而是看他是否具有寬宏氣度、淡泊情緒和高雅氣質。

  《論語·憲問》中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說的是充分提高和完善自己,使之成為君子。「為人」,說的是做給別人看。在孔子看來,學習、修養,一切都是為了提升自己,不是作秀,也不是為了沽名釣譽。就像真正的道德,做與不做,不是為了滿足旁觀者的期待,不是為了獲得他人的好評,而是順應個人的感情,為了自己心安。修養便是如此,「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關閉